贵州民族大学
  1. 播州杨氏历代受封土职或土司墓葬已经找到15座,分属于五个墓地。即深溪镇皇坟嘴墓地、赵家坝墓地和( )。

  2. A:雷水堰墓地 B:团溪墓地 C:新蒲墓地 D:高坪墓地
    答案:高坪墓地###雷水堰墓地###新蒲墓地
  3. 贵州历史文化区形成的原因有( )。

  4. A:从大姓到各土司所发挥的独特团结纽带和凝聚作用。 B:包括汉移民在内的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C:土著各族群对贵州高原山地环境的适应与利用。 D:秦汉以来历代中央王朝的加强管理。
    答案:从大姓到各土司所发挥的独特团结纽带和凝聚作用。###秦汉以来历代中央王朝的加强管理。###土著各族群对贵州高原山地环境的适应与利用。###包括汉移民在内的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5. 下列能够反映贵州文物特点的器物有( )。

  6. A:铁器 B:海(贝巴) C:贯首衣 D:条脱
    答案:海(贝巴)###贯首衣###条脱
  7. 能够体现贵州多元一体历史发展的文物遗存有( )。

  8. A:贵安新区大松山墓地 B:遵义海龙屯遗址 C:修文阳明洞摩崖石刻 D:安顺地区屯堡文化村寨
    答案:贵安新区大松山墓地###遵义海龙屯遗址###修文阳明洞摩崖石刻###安顺地区屯堡文化村寨
  9. “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面对这种状况,司马迁的态度是( )。

  10. A:不避繁难,梳理五帝时代的历史。 B:结合民间传说故事结合《五帝德》《帝系姓》这些古文献的记载进行辨别。 C:在游历收获基础上求真。 D:否定了《尚书》的记载。
    答案:A/B/C
  11. 土司必须对中央王朝履行的义务有( )。

  12. A:接受征调 B:承纳赋役 C:开辟疆土 D:定期朝贡
    答案:接受征调###承纳赋役###定期朝贡
  13. 班固对司马迁的批评主要表现为( )。

  14. A:批评司马迁写作立场有偏颇。 B:批评其历史观过于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C:《史记》的文字有疏略、错漏和抵牾。 D:委婉批评其处事不够明哲,哀叹其人生屈辱的遭遇。
    答案:A/C/D
  15. 关于《周易》中的“原始要终”,合理的理解是( )。

  16. A:以掌握天地变通为“始”,以社会国家典制变通为“终” 。 B:原始要终的本质是寻求天人合一。 C:原始要终,就是追求天地变通之理而转换运用于变通典制之制作,即会通天人之际,使人知存亡进退得失善恶之理 。 D:史家所追求的“承弊通变、见盛观衰”,是建立在“原始察终”的基础上的 。
    答案:以掌握天地变通为“始”,以社会国家典制变通为“终” 。###原始要终的本质是寻求天人合一。###史家所追求的“承弊通变、见盛观衰”,是建立在“原始察终”的基础上的 。###原始要终,就是追求天地变通之理而转换运用于变通典制之制作,即会通天人之际,使人知存亡进退得失善恶之理 。
  17. 班固对司马迁的表彰主要表现为( )。

  18. A:充分肯定司马迁有良史之材。 B:认同司马迁在内容处理上,依据史料的丰俭程度,详近略远。 C:认同其对下层人群的历史书写态度。 D:赞扬司马迁的勤奋竭虑而不避烦难。
    答案:充分肯定司马迁有良史之材。###赞扬司马迁的勤奋竭虑而不避烦难。###认同司马迁在内容处理上,依据史料的丰俭程度,详近略远。
  19. 关于水西土司安国亨的说法,准确有( )。

  20. A:于万历时期重修过水西十桥。 B:鼓励开垦,体恤民情,颇得民心,曾不断参与平乱立功。 C:汉文修养颇高,能诗,擅书法,尤长楷书。 D:修文阳明洞“阳明先生遗爱处”摩崖是其所遗留。
  21. 关于贵州按察使唐鑑撰写的王阳明像题赞和赞诗,分析正确的是( ) 。

  22. A:接上了乾嘉实学的道路,但面对着刚刚结束的鸦片战争的清国社会,有了新的救世命题。 B:贬斥了阳明后学之流弊,尤其表彰阳明先生良知之学出自曾子子思孟子一脉,旨在救“四维不张,世变日亟”的现世。 C:为贵州寻找到了新的文化出路。 D:表彰阳明先生龙场悟道,认为阳明心学与孔孟之道相吻合。
  23. 贵州历史上的“四大土司”,分别是( )。

  24. A:播州杨氏 B:水西安氏 C:思州田氏 D:水东宋氏
  25. 关于可乐墓葬所见当地社会的总体认识,表述正确的有( )。

  26. A:汉武帝开拓以前,为土著主导的基于生存的开放——融合式发展阶段,体现为土著社会文化内部的浅层次发展、各区域之间的并列发展和周边强势文化驱动发展。 B:汉武帝开拓以后,形成以汉移民为主导土著参与的基于汉移民及其文化的新的发展,基本特点可概括为夷汉政治、经济文化、族体三位一体融合式发展。 C:土著人群制度规范性文化的核心尚未形成,文化结构空疏而不严密,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在文化力量的参与刺激。 D:一方面是文化来源多样,构成复杂,另一方面是文化结构松散,规则不稳定。
  27. 阅读顾炎武《亭林文集》卷二《金石文字记序》:“余自少时,即好访求古人金石之文,而犹不甚解。及读欧阳公《集古录》,乃知其事多与史书相证明,可以阐幽表微,补阙正误,不但词翰之工而已。比二十年间,周游天下,所至名山、巨镇、祠庙、伽蓝之迹,无不寻求。登危峰,探窈豁,扪落石,履荒榛,伐颓垣,畚朽壤,其可读者,必手自钞录。得一文为前人所未见者,辄喜而不寐。一二先达之士,知余好古,出其所蓄,以至兰台之坠文,天禄之逸字,旁搜博讨,夜以继日。遂乃抉剔史传,发挥经典,颇有欧阳、赵氏二录之所未具者,积为一帙,序之以贻后人。”从中可知( )。

  28. A:他亲自清理遗存,查访抄录碑文,已具有近代考古学家的某些素养。 B:顾炎武受到了欧阳修《集古录》的影响。 C:顾炎武周游天下,所至多搜求碑刻。 D:他把金石学与文献学融合起来。
  29. 汉代以后,继承实地调查精神的表现有( )。

  30. A:郦道元《水经注》对各地故城、陵墓、寺庙、碑碣以及其他史迹多有记录。 B: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对夷人风俗习惯的记载。 C:唐代对石鼓文的调查考释。 D:宋代对金石资料的广泛收集整理。
  31. 关于嘉庆年间围绕贵阳扶风山阳明祠的新建,说法正确的( )。

  32. A:程朱理学对阳明后学空疏学风的批判,与真正的阳明精神和心学传统本质上不矛盾,可以并行不悖。 B:背后承载的是对贵州学脉的认知和文化自觉性的重建,超越了阳明学与程朱理学之间的学派或儒学内部流派之争。 C:民间士人与宦黔官员并不满足于程朱理学的传播,认识到王阳明对贵州文教的重要意义不可轻易摒弃。 D:集聚了大批黔省官绅士人,极大地恢复了阳明学。
  33. 文化遗物要成为现实社会中的文物,必须具备( )

  34. A:可认知性 B:可感知性 C:可展示性 D:可保存性
  35. 关于北宋欧阳修疑古,说法正确的有( )。

  36. A:对司马迁《史记》关于帝王世系的质疑和批评。 B:都是以文献为证,进行逻辑和常识性推理,缺乏实物佐证。 C:对《诗经》大序作者提出质疑,认为不是子夏所作。 D:对《周易》十翼中的《文言》篇提出异议,认为不是孔子所作。
  37. 贵州历史文化区之下形成不同的亚区,原因有( )。

  38. A:存在不同族系民族的分布。 B:经济生产方式存在差异。 C:自然地理环境的区隔和差异。 D:中央王朝管理松散。
  39. 北宋金石学诞生的背景有( )。

  40. A:证六经补古史的需求。 B:理学和史学的繁荣。 C:辨别文献真伪的方法已有很好的积累。 D:实地调查求实求是精神的延续。
  41. 系统记述战国秦汉时期西南夷历史的文献有( )。

  42. A:《三国志》 B:《史记·西南夷列传》 C:《汉书·西南夷传》 D:《华阳国志·南中志》
  43. 贵州历史文化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

  44. A:明清以来形成的“上五府”“下八府”之别,大致是以贵阳为东西分界,兼具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双重意义,而黔中则发挥着凝聚东西南北的核心区域作用。 B:各区域内各民族长期稳定分布,虽然深刻地受到周边人群和文化的影响,但仍保留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在历史上形成了各自区域的历史文化特点。 C:在贵州历史文化区的形成中,黔北、黔东、黔中、黔西北这四个亚区发挥了支撑性作用,具有主体性,黔南和黔西南两个亚区则为辅助性区域。 D:自秦汉以来,都没有脱离过中国大一统历史轨迹。
  45. 汉武帝开拓南夷后,“夷”汉族群之间及其文化关系的特点有( )。

  46. A:土著最关心的多是与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物质文化,汉文化中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这类实用器物最易于进入他们的视野。 B:汉人的精神文化对土著来说难以理解,也很少能真正拥有获取这类文化的机会和场合。 C:土著文化因素总是存在,他们并未丧失自己的文化判断力。 D:既和平相处而又不对等。
  47. 关于安顺文庙石雕,正确的有( )。

  48. A:体裁广泛,技法多样,图案生动,寓意深远。 B:由当地的石匠制作完成。 C:大成殿前的整石镂空雕云龙石柱,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天圆地方”的天地观,而且集多种精湛石雕技法于一体,为目前国内绝无仅有。 D:著名古建筑专家夸赞为“石雕艺术的殿堂”。
  49. 汉魏以来对历史书写真伪问题展开讨论的有( )。

  50. A: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B:北宋欧阳修堪称宋代疑古第一人。 C:东汉王充《论衡·对作》。 D:唐代的刘知几著《史通》,专辟《直书》《曲笔》两篇。
  51. 除国内各大学图书馆、博物馆及私人收藏有大量“百苗图”外,还有相当部分,由近代西方学者通过购买而流出国外。( )

  52. A:对 B:错
  53. 从贵州锦屏《戒谕文》摩崖文体和表达方式来看,其性质当为宋代政府官吏与土著盟誓之辞。( )

  54. A:对 B:错
  55. 抗日战争中,镇远和平村成为管教战俘的国民政府第二日本俘虏收容所。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等称其为“和平村”,此名沿用至今。( )

  56. A:对 B:错
  57. 蜡染艺术不仅与数千年的彩陶文化有关,而且与我国西南和东南少数民族的铜鼓文化联系十分密切。( )

  58. A:错 B:对
  59. 《军门禁约》碑文内容主要涉及当时“夷”汉之间复杂的关系。( )

  60. A:错 B:对
  61. 宋代及其以前西南地区的纺织品普遍的原料是桑皮麻、构皮麻及葛藤纤维。( )

  62. A:对 B:错
  63. 《戒谕文》中善后事宜反映了宋代治边策略的转型,统治者欲从土著社会内部加以调控,管制武器,使土著走上耕织之道。( )

  64. A:错 B:对
  65. 贵州近代重要史迹类型,以革命遗址、会址、旧址为主,也有工业建设旧址,类型丰富。( )

  66. A:错 B:对
  67. 从明代开始“八番苗”群体以种糯稻为主,很少种植籼稻,且种植规模十分有限。( )

  68. A:对 B:错
  69. 《军门禁约》碑文中提出的四条处理办法是以被动的堵和截的方式为主,治标不治本。( )

  70. A:错 B:对
  71. 意大利藏《黔省苗图全图》所绘“八番苗”肩扛的禾把为糯稻。( )

  72. A:对 B:错
  73. 司马迁和班固继承了孔子的实地调查求实求是精神。( )

  74. A:错 B:对
  75. 贵州民族民间的蜡染实物,很多花纹图案细致古朴,保存了“朴素大方”的风格。( )

  76. A:对 B:错
  77. 贵州岩画属于中国西南涂绘类岩画系统,其主要特点是图像多用红色颜料绘制而成,而岩画地点多在江河沿岸的喀斯特悬崖绝壁处。( )

  78. A:错 B:对
  79. 黔南历史文化区在宋元时期曾经作为黔中区域人群与南宋广西地方政府马匹贸易的通道。( )

  80. A:对 B:错
  81. 相对高程越高,贵州中西部洞穴遗址呈下降趋势。( )

  82. A:错 B:对
  83. 安顺文庙大成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正脊两端为盘龙鸱尾,为供奉孔子及其十大弟子的主殿,在文庙整体建筑群中建筑等级最高。( )

  84. A:错 B:对
  85. 南宋史学家郑樵基于两宋与辽、西夏、金的对峙局面,对欧阳修正统史学观的修正,强调在更高宗旨上的动态的多元文化多政权的交会与互通,淡化了正统观,这是会通史学的又一次推进。( )

  86. A:对 B:错
  87. 罗文彬取消了嘉庆时期尹继善配祀阳明祠的地位。( )

  88. A:对 B:错
  89. 意大利藏《黔省苗图全图》所绘“八番苗”男子所挑箩筐中稻米为糯稻。( )

  90. A:错 B:对
  91. 郑珍并不信从阳明学,但尤其尊重王阳明。( )

  92. A:对 B:错
  93. 助力中国考古进入黄金时代关键是靠大量的新发现。( )

  94. A:错 B:对
  95. 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在考古文博领域运用广泛( )。

  96. A:对 B:错
  97. 唐宋时期的羁縻制时期,杨氏从入播草创基业、内部纷争、和谐发展,到南宋末期进入播州盛世。( )

  98. A:错 B:对
  99. 汉移民墓比较多的出现在南夷地区应该是汉武帝晚期及其以后的事情。( )

  100. A:错 B:对
  101. “百苗图”成书“雍正八年成书说”来源1883年英国驻华记者柯乐洪著《通过华南边疆:从广州到曼德勒旅行记事》。( )

  102. A:对 B:错
  103. 贵州兴义汉代铜车马的出土反映了汉王朝对南夷地区的开辟。( )

  104. A:对 B:错
  105. 《周易》所谓圣人制作之“典礼”,按照《礼记·礼运》,具体包含贯穿于家国人事的“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等礼仪规范。( )

  106. A:对 B:错
  107. 黔中历史文化区脉络是云贵高原历史发展序列中最清晰完整的,也是最复杂的,在西南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相当的典型性。( )

  108. A:错 B:对
  109. 碑刻研究应该把碑刻当作复杂的社会文化系统的有机部分,置于活态社会之中进行理解。( )

  110. A:对 B:错
  111. 中国史学的根源在《周易》会通之法。( )

  112. A:错 B:对
  113. 与唐炯不同的是罗文彬的思考,他是从地方历史文化脉络的角度,建立贵州人的历史文化自信。( )

  114. A:错 B:对
  115. 贵阳阳明祠原在贵山书院内,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由王阳明门人汤冔、叶梧、陈文学等数十人请建祠。( )

  116. A:错 B:对
  117. 瓦寨开场契约文书所反映的开场行为完全是民间自发行为,官方并未对其加以管理。( )

  118. A:错 B:对
  119. 增冲鼓楼是侗族文化的杰出代表和侗族建筑的艺术结晶,既保存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又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技价值。( )

  120. A:对 B:错
  121. 《日知录》作者( )。

  122. A:顾炎武 B:欧阳修 C:黄宗羲 D:王阳明
  123. “博甲本”所绘“八番苗”两位年轻的女子正用连枷给( )把脱粒。

  124. A:小米 B:麦子 C:籼稻 D:糯稻
  125. 杨粲墓位于( )。

  126. A:新浦墓地 B:高坪墓地 C:赵家坝墓 D:皇坟嘴墓地
  127.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评价清初某著名学者:“学问绝不能向书本上或讲堂上求之,惟当于社会日常行事中求之。为做事故求学问,做事即是学问,舍做事外别无学问,此(某)之根本主义也。以实学代虚学,以动学代静学,以活学代死学,与最近教育新思潮最相合。”这位学者是( )。

  128. A:颜元 B:顾炎武 C:黄宗羲 D:欧阳修
  129. 关于赫章可乐“套头葬”,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是( )。

  130. A:葬具的来源 B:文化内涵 C:形成的原因 D:墓主身份
  131. 关于蜈蚣桥头雨花寺,说法错误的是( )。

  132. A:旧名雨花庵,明时建。 B:寺之右有水曰桃花井。 C:为安氏土司所建。 D:曾为修文最大的寺庙之一。
  133. 下列关于侗寨鼓楼,说法错误的是( )。

  134. A:在侗族村寨,自古就有很多公共性建筑,鼓楼往往是其中最醒目的标志。 B:侗寨鼓楼是侗家聚众议事、排解纠纷、迎送宾客、对唱大歌和吹笙踩堂等重大活动的场所。 C:建造鼓楼的传统建筑是侗族人民的独创,与内地传统建筑在建筑技法上完全不同。 D:鼓楼往往与萨坛、风雨桥、戏楼和寨门形成一个系统的公共性和仪式性建筑群体系。这个建筑体系承载着侗族人民的社会文化信仰,在当下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功能。
  135. 天启年间提出以辟地开市和设保甲结合起来治理贵州“夷”汉关系的是( )。

  136. A:邹元标 B:张鹤鸣 C:李化龙 D:郭子章
  137. 关于墓志铭,说法不正确的是( )。

  138. A:志盖题名四周往往刻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图,以及十二生肖、天干地支、八卦符号等图案或纹样。 B:一般是方形砖石质地,由志盖和墓志铭两部分组成。 C:详细记载墓主生平事迹,埋入墓室内。 D:墓志从先秦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
  139. 最早提到西南少数民族“水锈铁”技术的是( )。

  140. A:《梦溪笔谈》 B:《岭外代答》 C:《桂海虞衡志》 D:《溪蛮丛笑》
  141. 杨庭硕先生及其研究团队李汉林、刘锋、潘盛之、杜薇等学者认为( )于嘉庆年间任八寨理苗同知,并以此基础上认定其所作《百苗图》成书于嘉庆五年。

  142. A:鄂尔泰 B:陈浩 C:李宗昉 D:张广泗
  143. “礼家明其制度,小学正其文字,谱牒次其世谥。”这句话出自( )。

  144. A:吕大临《金石学》 B:赵明诚《金石录》 C:欧阳修《集古录》 D:刘敞《先秦古器记》
  145. 贵阳阳明祠始建于( )。

  146. A:雍正时期 B:万历时期 C:嘉靖时期 D:嘉庆时期
  147. 贵阳阳明书院改为贵山书院的时间是( ),此后阳明祠不够被重视,至嘉庆年间,“旧阳明祠久圮”。

  148. A:嘉靖时期 B:嘉庆时期 C:万历时期 D:雍正时期
  149. 《百苗图》中描绘的“九股苗”猎杀猛虎的工具是( )。

  150. A:铁刀 B:编架弩 C:弓箭 D:弩机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3)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