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师范学院
  1.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出自《行路难》。( )

  2. A:对 B:错
    答案:错
  3. 司马迁的《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

  4. A:错 B:对
    答案:对
  5. 《三国志演义》以《后汉书》为蓝本。 ( )

  6. A:对 B:错
    答案:错
  7. 《古诗十九首》最早被收录在《昭明文选》中。( )

  8. A:对 B:错
    答案:对
  9. 《三国志演义》所用的语言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浅近文言。 ( )

  10. A:错 B:对
    答案:对
  11. 途中遇⾬,原本平常,⽽《定⻛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却展现出了苏轼独特的⼈⽣体验和处世态度。( )

  12. A:错 B:对
    答案:对
  13.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通过对爱情故事的叙述,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憾,从而获得一种慰藉,说明了文学作品所具有的补偿作用。 ( )

  14. A:对 B:错
    答案:对
  15. 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 )

  16. A:对 B:错
    答案:对
  17. 《三国志演义》类型化写法的的不足之处是程式化、脸谱化、简单化。 ( )

  18. A:对 B:错
    答案:对
  19. 《七月》是以时序的更替为主线交代了农民一年到头的劳作景象。( )

  20. A:对 B:错
  21. 蒲松龄在最后的异史氏里写道:“余于孔生,不羡其得艳妻,而羡其得腻友也。”蕴含着作者个人身世境遇的感慨,包含着作者在孤寂坐馆生涯中对知音、对交流、对慰藉的向往。 ( )

  22. A:错 B:对
  23. 李清照主张词自是一家。( )

  24. A:对 B:错
  25. 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这种“⼀肚⽪不⼊时宜”的态度,体现在其⼆千七百多⾸诗歌中,⼲预社会现实和思考⼈⽣的题材⼗分突出。( )

  26. A:对 B:错
  27. 《红楼梦》写出了复杂的人性和多面的生活。( )

  28. A:对 B:错
  29. 苏轼在逆境中的诗作依然是笔势⻜腾,辞采壮丽,并⽆衰疲颓唐之病。( )

  30. A:错 B:对
  31. 王维的山水诗融诗情、画境和道于一体,呈现出空灵的特征。( )

  32. A:对 B:错
  33. 辛弃疾有“词中之龙”之称,其文《美芹十论》条陈战守之策,并被朝廷采纳。( )

  34. A:错 B:对
  35. 李白擅长用跌宕的笔法描写复杂的心境。( )

  36. A:错 B:对
  37. 辛弃疾词的独特之处在于刚柔并济。( )

  38. A:错 B:对
  39. 苏轼认为⾃⼰是受命于天,苏轼⾃⼰要成为海岛上的箕⼦,把海南当作⾃⼰的家乡了。( )

  40. A:对 B:错
  41. 《三国志》中怒鞭督邮,是张飞所为。 ( )

  42. A:对 B:错
  43. 《牡丹亭》是汤显祖在明代万历年间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改编而成的传奇作品。( )

  44. A:错 B:对
  45.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相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

  46. A:对 B:错
  47.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出自《镜花缘》第一回。( )

  48. A:对 B:错
  49. 王维田园诗风格自然平淡,沈德潜称誉其为“语淡而味终不薄”。( )。

  50. A:错 B:对
  51. 《古诗十九首》标志着文人五言诗进入成熟阶段。( )

  52. A:错 B:对
  53. 清⼈赵翼评价苏轼:“以⽂为诗,⾃昌黎始,⾄东坡益⼤放厥词,别开⽣⾯,成⼀代之⼤观。” “别开⽣⾯”,确实是⾮常恰当地点明了苏轼的诗歌、包括其他各种⽂体创作实践中的创新 精神和艺术造诣。( )

  54. A:对 B:错
  55. 李白诗歌的跳跃跌宕的笔法主要体现在乐府和散文作品中。( )

  56. A:错 B:对
  57.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对王维山水诗画的经典评价。( )

  58. A:错 B:对
  59. 范进与吴敬梓的家世颇为相似,他身上有作者自身的影子。 ( )

  60. A:错 B:对
  61. 下列元代作品中有关三国故事的有( )。

  62. A:《单刀会》 B:《西蜀梦》 C:《五侯宴》 D:《三分事略》
  63. 沈谦将三位词人并称“词家三李”,这三位词人为( )。

  64. A:李贺 B:李煜 C:李白 D:李清照
  65. 下列属于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描写的真儒名贤有( )。

  66. A:杜少卿 B:王冕 C:匡超人 D:虞育德
  67. 《儒林外史》全书末尾写了“四大奇人”,他们的事迹对应正确的有( )。

  68. A:荆元做裁缝 B:季遐年写字 C:王太开茶馆 D:盖宽卖火筒
  69. 《红楼梦》的“如实描写”保持了( )。

  70. A:现实生活的多样性。 B:精神世界的丰富性。 C:逻辑的精确性。 D:现象的丰富性。
  71. 《聊斋志异》里倾向于把诗文唱和等文士的文学活动融入其中的故事有( )。

  72. A:《连琐》 B:《胡四姐》 C:《香玉》 D:《林四娘》
  73. 辛弃疾在官场所受污名是( )。

  74. A:治军不力 B:聚敛 C:用兵不当 D:奸脏狼藉
  75. 与李白处于同一时代的诗人是( )。

  76. A:王维 B:贺知章 C:李商隐 D:李贺
  77. 仕宦功业与别开⽣⾯的⽂学⾰新时期的苏轼⽂学作品的特点包括( )。

  78. A:艺术⼿法愈发成熟 B:记体散⽂叙述游历,记载⻛物,阐发哲理 C:叙事、抒情、议论⽔乳交融,体现出很强的思辨性和哲理性 D:品数ᰁ明显增多,题材愈加⼴泛
  79.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涉及到了哪两部古代文学作品?( )

  80. A:庄子的《逍遥游》 B:屈原的《离骚》 C:左丘明《左传》 D:司马迁《史记》
  81. 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 )。

  82. A:《聊斋志异》 B:《水浒传》 C:《金瓶梅》 D:《三国志通俗演义》
  83. 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 )。

  84. A:孟子 B:班固 C:荀子 D:司马迁
  85.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86. A:《世说新语》 B:《儒林外史》 C:《聊斋志异》 D:《官场现形记》
  87. 被贺知章称为“谪仙”的诗人是( )。

  88. A:杜牧 B:纳兰性德 C:李商隐 D:李白
  89. 古代诗人喜欢写“闺怨诗”,“闺怨”的意思是因为丈夫久久不归,妇女在闺中有了埋怨之词,即闺怨。那么,什么是“闺中”呢?( )

  90. A:家所在的巷口的门 B:馆室之内 C:小院子 D:女子的闺房
  91. 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中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下列这段话的解读,正确的是( )。

  92. A:是对当时的官方哲学的否定。 B:标志着民间文学的正式诞生。 C:表明文学开始与现实相结合。 D:是早期民主思想产生的体现。
  93. 程乙本《红楼梦》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 )所补。

  94. A:吴承恩 B:张潮 C:高鹗 D:吴道子
  95. 《儒林外史》作者借哪位人物之口批评了八股取士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使“一代文人有厄”( )。

  96. A:范进 B:王玉辉 C:马纯上 D:王冕
  97. 《三国志演义》现存最早的刊本是( )。

  98. A:明嘉靖壬午年刊本 B:明万历吴观明刊本 C:清康熙毛纶毛宗岗本 D:元至治年间刊本
  99. 李清照后期一词作中连用七对叠字,是词人在艺术上大胆新奇的创造,历来为前人所赞赏。这首词的词牌是( )。

  100. A:《鹧鸪天》 B:《鹊桥仙》 C:《声声慢》 D:《破阵子》
  101. 苏轼两度在朝的经历充分展现了其“⽴朝⼤节”,连当年的政敌( )都盛赞苏轼坚持独⽴政⻅、不迎合苟同的⽴朝⼤节。

  102. A:刘安世 B:辛弃疾 C:黄庭坚 D:司⻢光
  103. 《牡丹亭》又称作( )。

  104. A:《西厢记》 B:《红楼梦》 C:《还魂记》 D:《紫钗记》
  105. 谁评价《三国志演义》时说:“惟《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 )。

  106. A:章学诚 B:黄侃 C:胡适 D:鲁迅
  107. 苏轼是宋代诗歌最⾼成就的代表,在诗坛上,和( )并称,现留存诗歌2700多⾸。

  108. A:欧阳修 B:韩愈 C:辛弃疾 D:黄庭坚
  109. 汤显祖是( )著名的剧作家。

  110. A:明代 B:宋代 C:清代 D:元代
  111. 王安⽯的⽀持者宋神宗去世后,苏轼被( )召唤回朝委以任。

  112. A:黄庭坚 B:欧阳修 C:司⻢光 D:辛弃疾
  113. “高卧东山” 的典故与下列哪一位人物有关?( )

  114. A:阮咸 B:谢安 C:王羲之 D:王戎
  115. 青州十年,李清照和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收藏,继续撰写整理( )。

  116. A:《金石录》 B:《画品》 C:《魏晋名流画赞》 D:《录鬼簿》
  117. 苏轼位列“苏、⻩、⽶、蔡”之⾸,绘画⽅⾯⼜与⽂同成为“( )”的代表⼈物。

  118. A:岭南画派 B:湖州⽵派 C:常州画派 D:海上画派
  119. 《巴陵送李十二》是王昌龄在巴陵送别( )。

  120. A:李煜 B:李陵 C:李白 D:李贺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3)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