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师范学院
  1. 溶液的过饱和度越大,晶核越容易形成,所形成的晶粒尺寸也越小。反之则将得到较粗大的晶粒。( )

  2. A:对 B:错
    答案:A:对
  3. 电极过程以一定的净速度,也即控制步骤的速度进行时,可认为非控制步骤的平衡状态几乎没有遭到破坏,即近似地处于平衡状态。( )

  4. A:对 B:错
    答案:对
  5. 在化学镀中,镍的沉积速度随镀液的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6. A:错 B:对
    答案:错
  7. 当溶液中存在着某一组分的浓度差,即在不同区域内某组分的浓度不同时,该组分将自发地从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移动,这种液相传质运动叫做分散。( )

  8. A:错 B:对
    答案:A:错
  9. 电解池的部件包括外电源,双电极,电解液,外电路。( )

  10. A:错 B:对
    答案:对
  11. 原电池的欧姆电阻与电动势方向相反,其端电压小于电动势。( )

  12. A:错 B:对
    答案:对
  13. 19世纪70年代,亥姆荷茨(Helmholtz)首先提出了双电层概念。1887年阿累尼乌斯 (Arrhenius)提出了电离学说。( )

  14. A:对 B:错
    答案:A:对
  15. 在给定的放电条件下,电池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放出的电量称为度量。( )

  16. A:错 B:对
    答案:B:对
  17. 非特性吸附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

  18. A:对 B:错
    答案:B:错
  19. 使用量最大的电池是锰干电池。( )

  20. A:错 B:对
  21. 由电极表面上脱附下来的氢分子聚集并生成气相,然后以氢气泡的形式从溶液中逸出称为新相生成步骤。( )

  22. A:对 B:错
  23. 在析氢反应机理中电化学脱附理论控制步骤为电化学反应步骤。( )

  24. A:错 B:对
  25. 由外电源提供电能,使电流通过电极,在电极上发生电极反应的装置叫原电池。( )

  26. A:对 B:错
  27. 单位体积的容量或单位质量的容量称为比容量。( )

  28. A:对 B:错
  29. 对于许多金属来说,在很宽的电流密度范围内,析氢过电位与电流密度之间不呈现塔菲尔关系。( )

  30. A:对 B:错
  31. 对Stern模型的两点重要修正是水偶极子定向及对结构的影响(“电极水化”),短程作用引起的吸附(特性吸附)。( )

  32. A:对 B:错
  33. 为了完整而直观地表达出一个电极过程的极化性能,通常需要通过试验测定过电位或电极电位随电流密度变化的关系曲线,这种曲线就叫做极化曲线。( )

  34. A:错 B:对
  35. 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一般只有Pt,Pd,Rh和Ir等贵金属可作为氢的依附金属,其他都不能。( )

  36. A:对 B:错
  37. 从φ0到某一电位φ之间的平均电容称为积分电容 。( )

  38. A:对 B:错
  39. 电化学极化正比于电极真实面积。( )

  40. A:对 B:错
  41. Gouy—Chapman分散层模型认为由于静电作用和粒子热运动这两种矛盾作用对立统一的结果,使电极/溶液界面的双电层将由紧密层和分散层两部分组成。 ( )

  42. A:对 B:错
  43. 如果电极上有电流通过时,电极失去了原有的平衡状态。电极电位将因此而偏离平衡电位。这种有电流通过时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的现象叫做电极的极化。( )

  44. A:对 B:错
  45. 凡是能在电极/溶液界面发生吸附使界面张力下降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物质。( )

  46. A:对 B:错
  47. 电镀是利用电化学方法将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并沉积在金属或非金属制品的表面上,形成符合要求的平滑致密的金属覆盖层。( )

  48. A:错 B:对
  49. 电极过程的研究方法包括( )。

  50. A:找出电极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 B:测定非速度控制步骤的热力学平衡参数或其他热力学参数 C:弄清电极反应的历程,确定电极过程的各个单元步骤 D:测定速度控制步骤的动力学参数
  51. 影响析氢过电位的主要因素有( )。

  52. A:电极表面状态 B:温度 C:电极材料性质 D:溶液组成
  53. 电解液的分散能力的测定方法有( )。

  54. A:弯曲阴极法 B:交流电桥法 C:远近阴极法 D:赫尔槽法
  55. 有关浓差极化说法正确的是( )。

  56. A:与表观面积称正比,与真实面积无关 B:搅拌对其有影响 C:电极材料及表面状态对其无影响 D:双电层结构对其无影响
  57. 关于Gouy—Chapman分散层模型的优点说法正确的是( )。

  58. A:对Cd~φ作出了较完满的解释 B:可以解释微分电容曲线的平台区 C:能较好地解释微分电容最小值的出现 D:能解释电容随电极电位的变化
  59. 影响镀液覆盖能力的因素有( )。

  60. A:基体材料的本性 B:电镀溶液的本性 C:电镀的时间 D:基体材料的表面状态
  61. 镀镍层的特点( )。

  62. A:镀镍层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良好的耐蚀性 B:镍镀层应结构致密,表面光滑平整 C:镍镀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常用于需要硬度和耐磨性的场合 D:镍镀层的孔隙率较高
  63. 有关主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

  64. A:主盐浓度高,溶液的导电性和电流效率髙 B:浓度过低,沉积速度慢,但其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均较浓溶液好 C:浓度过高,镀层结晶较粗,镀液的分散能力下降。 D:能够在阴极上沉积出所要求的镀层金属的盐
  65. 电镀对镀层的要求( )。

  66. A:镀层厚度要均匀,以保证制品或零件的使用寿命 B:镀层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良好的耐蚀性 C:镀层应结构致密,表面光滑平整 D:镀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必须牢固,不允许出现镀层起鼓或爆皮等现象
  67. 镀层质量的要求( )。

  68. A:镀层厚度均匀一致等 B:镀层平整 C:镀层与基体结合牢固 D:结晶细致、紧密、孔隙率低
  69. 下列化学史中说法正确的是( )。

  70. A:1905年塔菲尔(Tafel)提出描述电流密度和氢过电位之间的半对数经验公式-塔菲尔公式 B:1887年阿累尼乌斯 (Arrhenius)提出了电离学说 C:1889年能斯特(Nernst)提出电极电位公式,对电化学热力学做出重大贡献 D:1870年物理学家伏打(Volta)发明的第一个化学电源
  71. 改善镀液覆盖能力的途径有( )。

  72. A:加强镀前处理 B:施加冲击电流 C:增加预镀工序 D:增加施镀时间
  73. 电化学科学的应用包括哪些方面( )。

  74. A:化学电源 B: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C:电化学工业 D:金属的表面精饰
  75. 与电镀相比,化学镀有哪些优点( )。

  76. A:可以直接在塑料等非导体上形成金属镀层 B:镀层具有特殊的化学、机械或磁性能 C:在结构复杂的镀件上可形成较均匀的镀层 D:不需要电源,镀件表面无导电触点
  77. 下列有关静电吸附说法正确的是( )。

  78. A:与界面无关 B:与电荷符号、数量直接相关 C:这类吸附是有机物的共性 D:静电作用下,异号离子相互吸引产生吸附
  79. 氧吸附特点有哪些( )。

  80. A:氧吸附后电极表面对其它活性粒子的吸附能力下降 B:吸附使双电层结构变化并可形成表面膜(如钝化现象) C:吸附行为很复杂, 吸附粒子是氧原子与各种含氧粒子 D:吸附过程显著不可逆性
  81. 影响离子运动速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

  82. A:温度 B:溶液pH C:溶剂粘度 D:离子的本性
  83. 电极/溶液界面的基本结构包括( )。

  84. A:Helmholtz模型(紧密层模型) B:Gouy—Chapman分散层模型 C:Stern模型 D:热运动
  85. 关于Helmholtz模型(紧密层模型)的缺点说法正确的是( )。

  86. A:完全忽视了紧密层的存在 B:解释不了Cd~φ曲线变化规律 C:没有触及微分电容曲线的精细结构 D:解释不了微分电容曲线“平台区”的出现
  87. 任何电极过程都必定包括的单元步骤有( )。

  88. A:液相传质步骤 B:前置转化步骤 C:反应后的液相传质步骤 D:电子转移步骤
  8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90. A:发生电极极化时,阴极的电极电位总是变得比平衡电位更负,阳极的电极电位总是变得比平衡电位更正。因此,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向负移称为阴极极化,向正移称为阳极极化 B:如果电极上有电流通过时,电极失去了原有的平衡状态。电极电位将因此而偏离平衡电位。这种有电流通过时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的现象叫做电极的极化 C:在电化学中,人们习惯把发生在电极/溶液界面上的电极反应、化学转化和电极附近液层中的传质作用等一系列变化的总和统称为电极过程 D:有关电极过程的历程、速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内容就称为电极过程动力学
  91. 下列那些是电子转移步骤的基本动力学参数( )。

  92. A:交换电流密度 B:电极反应速度常数 C:外电流密度 D:传递系数
  93. 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在于( )。

  94. A:溶剂为水和非水 B:全解离和非全解离 C:离子间作用强和弱 D:电解质为离子晶体和非离子晶体
  95. LiCl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115.03 x 10-4 S·m2·mol-1,在298K时,测得LiCl稀溶液中Li+的迁移数为0.3364,则CI-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为( )。

  96. A:76.33x10-4 S·m2·mol-1 B:113.03x10-4S·m2·mol-1 C:38.70x10-4S·m2·mol-1 D:76.33x102S·m2·mol-1
  9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98. A:可以根据是否有极限扩散电流密度的出现来判断整个电极过程是否由扩散步骤来控制 B:当电极过程由液相传质的扩散步骤控制时,电极所产生的极化就是浓差极化 C:对于非稳态扩散过程,不存在确定的扩散层厚度 D:当电解液中没有大量的局外电解质存在时,电迁移的作用可以忽略
  99. 下列电池中,电动势E与Cl-的浓度无关的是( )。

  100. A:Ag|AgCl(s) |KCl(aq)|Hg2Cl2 (s)|Hg B:Ag|Ag+(aq)|| Cl- (aq)| AgCl(s) |Ag C:Ag|Ag+(aq)|| Cl- (aq)| Cl2 (g,100kPa)| Pt D:Ag|AgCl(s)|KCl(aq)| Cl2 (g,100kPa)| Pt
  101. 等温下,电极-溶液界面处电位差主要决定于( )。

  102. A:相关离子浓度 B:电极与溶液接触面积的大小 C:电极表面状态 D:电极的本性和溶液中相关离子活度
  103. 电池在恒温恒压及可逆条件下放电,则系统与环境间的热交换Qr值是( )。

  104. A:ΔrHm - TΔrSm B:TΔrSm C:0 D:ΔrHm
  105.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106. A:电解池通过l F电量时,可以使1mol物质电解 B: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C: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D: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107. 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迁移数是指( )。

  108. A:正离子迁移速率/所有离子迁移速率之和 B:正离子迁移的物质的量/总导电量的法拉第数 C:正离子迁移的物质的量 D:正离子迁移电荷数/负离子迁移电荷数
  109. 在电解AgNO3时,电极发生极化,则( )。

  110. A:阴极附近Ag+浓度增加 B:两极之间电势差增大 C:阴极的还原电极电势增大 D:电解池电阻减小
  111. 若向摩尔电导率为1.4×10-2S·m2·mol-1的CuSO4溶液中加入1m3的纯水这时 CuSO4摩尔电导率为( )。

  112. A:增高 B:降低 C:不能确定 D:不变
  113. 在电池Pt| H2 (g,pΘ)| HCl(1mol·kg-1)||CuSO4(0.01 mol·kg-1)|Cu的阴极中加入下面四种溶液,使电池电动势增大的是( )。

  114. A:0.1 mol·kg-1 Na2S B:0.1 mol·kg-1 Na2SO4 C:0.1 mol·kg-1 CuSO4 D:0.1 mol·kg-1 氨水
  115. 下列关于理想极化电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116. A:理想极化电极不发生电极反应 B:电极电位恒定不变 C:交换电流密度趋近于零 D:不可逆电极
  117.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适用于( )。

  118. A:无限稀电解质溶液 B:理想稀溶液 C:弱电解质溶液 D:强电解质溶液
  119. 离子运动速度直接影响离子的迁移数,它们的关系是( )。

  120. A:离子迁移数与离子本性无关,只决定于外电场强度 B:同种离子运动速度是一定的,故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其迁移数相同 C:在某种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运动速度越大,迁移数越大 D:离子运动速度越大,迁移电量越多,迁移数越大
  121. 用同一电导池测定浓度为0.01和0.10 mol·dm-3的同一电解质溶液的电阻,前者是后者的10倍,则两种浓度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

  122. A:2∶1 B:1∶1 C:5∶1 D:10∶1
  123. 下列关于零电荷电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124. A:零电荷电位在电极过程动力学的研究中较为方便 B:零电荷电位不一定为零 C:零标电位在研究电化学热力学应用广泛 D:零电荷电位的数值受多种因素影响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3)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