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认为,全身保命,不如(  )。

A:无用 B:有法 C:有用 D:有才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  )。

A:犬马 B:土芥 C:腹心 D:国人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生之谓性。”这句话出自(  )。

A:孟子 B:庄子 C:孔子 D:告子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老子》一书共有(  )多字。

A:6000 B:5000 C:7000 D:4000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庄子笔下的“至人”(  )。

A:无己 B:好名 C:无功 D:无名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老子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这里所说的“不可为”是指(  )。

A:不能做事 B:无法做事 C:无法故意作为 D:不能故意作为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孔子所说“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是指(  )。

A:颜回 B:子路 C:子贡 D:曾参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老子认为,圣人没有缺点,是因为圣人(  )。

A:有能力 B:把缺点当作缺点 C:有智慧 D:有才干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孟子说:“(  )把放弃天下看得如同丢弃草鞋一样。

A:禹 B:舜 C:黄帝 D:尧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关于人性问题,孔子认为(  )。

A:人性本恶 B:人性不同 C:人性本善 D:人性相近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与老子“道法自然”不同,庄子主张(  )。

A:天下无物 B:道法天地 C:道通为一 D:万物不齐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其中“鄙事”是指(  )。

A:低级的事 B:琐碎的技艺 C:不值得做的事 D:卑鄙的事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孔子有“三畏”,其中不包括(  )。

A:畏大人 B:畏圣人之言 C:畏小人之言 D:畏天命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静”,寂静就“覆命”。回归本来状态就叫“常”,认识到常理就叫做“(  )”。

A:净 B:明 C:朴 D:纯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汉书·艺文志》认为哪一家不入流(  )。

A:农家  B:杂家 C:小说家  D:纵横家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知其不可而为之”说的是哪一个学派(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被孟子称为“德之贼”的是(  )。

A:中道者 B:狷者 C:狂者 D:乡愿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庄子认为,自然界发出的声响是(  )。

A:天籁 B:地籁 C:物籁 D:人籁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的“立”是指(  )。 

A:人格独立 B:立身处世 C:经济独立 D:事业有成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庄子笔下蝉与小鸟代表的是(  )。

A:凡人 B:至人 C:圣人 D:神人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其中“五音”包括(  )。

A:商 B:羽 C:角 D:宫 E:式 F:徵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下列关于“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现象界相对立 B:创造万物 C:是自在之物 D:不可描述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老子认为,作为一个圣人应该做到(  )。

A:光而不耀 B:廉而不刿 C:方而不割 D:直而不肆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在孔子的话语体系里“天”的含义比较丰富,其中包括(  )。

A:自然之天 B:意志之天 C:命定之天 D:想象之天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孟子所说的“四端”包括(  )。

A:辞让之心 B:是非之心 C:恻隐之心 D:羞恶之心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在孔子的语境里,“德”字的含义有(  )。

A:德行 B:德性 C:品德 D:功德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孔子晚年整理的文化古籍主要包括(  )。

A:《诗》 B:《周礼》 C:《春秋》 D:《易》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孟子将朋友分为哪些类型(  )。

A:乡愿 B:中道者 C:狂者 D:狷者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关于君子的进退,孟子认为(  )。

A:选择进退,要自己决定 B:选择进退,由国君决定
C:选择了进,要发挥作用 D:选择了退,要给出理由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人生往往面对各种选择,选择是有标准的,孟子认为这些标准是(  )。

A:听从内心的呼唤 B:服从天命的安排 C:瞄准人生的正 D:学会各种手段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孔子有一套相当成熟的治国理念,包括(  )。

A:各司其职 B:使民有方 C:名正言顺 D:人才兴邦 E:为政以德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庄子所说的“人间世”,就是人世间。人世间的生活形形色色,其中包括(  )。

A:干谒国君 B:教授太子 C:全身养生 D:出使应对 E:行忠尽孝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庄子主张“抛却成见”,因为(  )。

A:成见影响判断 B:成见人人皆有 C:成见与道同行 D:成见不是客观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庄子》一书的语言,包括(  )。

A:重言 B:文言 C:卮言 D:寓言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孔子所说的“成人”是指(  )。

A:身体长成 B:久约不忘平生之言 C:见危授命 D:见得思义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孟子认为人生要经受历练,包括(  )。

A:苦其心志 B:空乏其身 C:饿其体肤 D:劳其筋骨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孟子认为正确处理君臣关系,应该做到(  )。

A:君臣互相防
B:臣事君以忠 C:君臣交相敬 D:君使臣以礼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孟子指出一条非常明晰的学习路线(  )。

A:居之安 B:资之深 C:自得之 D:逢其源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庄子所说的“才全”的内容包括(  )。

A:完全自我
B:完全无我 C:与万物一体 D:保全天性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制定礼仪让百姓遵照执行,这是国君治理天下的通常做法。庄子认为,这种做法很不可取,因为()。

A:不好用 B:不好玩 C:不可能 D:不必要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A:错 B:对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庄子认为,要想说明“手指不是手指”,应该站在“不是手指”的角度;要想说明“马不是马”,应该站在“不是马”的角度。

A:错 B:对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庄子认为,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成见,却有是非,这是不可能的。

A:错 B:对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圣人虽然是“无是非”的人,但是他们却是“有分别”的人。

A:对 B:错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孔子认为,为父母守丧三年,是因为一个孩子生下来,三年以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

A:对 B:错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道即使非常隐微,天下也没有人能支配它。

A:对 B:错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善”只是人性的向度,所以“性善”并不是人性本善,而是“人性向善”。

A:错 B:对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庄子》一书中,《大宗师》是讲“德”的,《德充符》是讲“道”的。

A:对 B:错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孔子没有固定的老师。

A:对 B:错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在天人关系上儒家更强调“天”,道家更强调“人”。

A:错 B:对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老子认为,自然的法则,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人事的法则却不是这样,是减少不足的,来供给有余的。

A:对 B:错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活着时无法看到死后的状态,又不能用活人的视角去揣测死后的情形;死后的人无法活过来向活人讲述死后的生活,所以死亡后的生活就成了活人认知的一个死角。这种既矛盾又怪异的困境就是“吊诡”。

A:错 B:对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孟子认为,交朋友是结交他的品德,不能有倚仗心理。

A:错 B:对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天地之大德曰生。”意思是,天地的大德是“化生”。

A:错 B:对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自我完善不是目的,只有善待他人、与人为善,道德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A:对 B:错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孔子认为,只知勇敢行事而没有礼的节制,就会制造乱局。

A:对 B:错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庄子认为,死与生,是命中注定的,就像黑夜与白昼一直在交替,是个自然现象。

A:错 B:对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子路认为读书人不出来做官是不道义的。

A:错 B:对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庄子认为,宇宙万物,你喜欢它,它是合一的;你不喜欢它,它也是合一的。体验到合一时,它是合一的;体验到不合一时,它也是合一的。

A:错 B:对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老子所说的“无”,是指“无形体”与“无意为”;老子的说的“有”,是指“有作用”与“有所为”。

A:错 B:对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阅读下列文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走进《逍遥游》之前,让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现象界看成是“有”。那么“有”从何而来?如果说“有生于有”,就等于没有回答;如果说“有生于无”,就等于说“无中生有”。两种答案都不能令人满意。而老子回答却令人信服:“有”来源于“道”。“道”是一种无形体、无意为的存在,这种无形体、无意为的存在被老子定义为“无”,它是与现象相对的本体。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道”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庄子的回答是“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庄子·大宗师》)“道”是自己产生自己,在没有天地之前,它就存在。

世界万有皆源于“道”,是“道”运行到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庄子认为,“道”的运行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只有“道”而没有“物”的阶段,庄子称之为“不曾有物”;第二阶段是一物形成而混沌未开的阶段,庄子称之为“万物一体”;第三阶段是万物形成而没有差别的阶段,庄子称之为“万物齐一”。这三个阶段,是没有任何人为因素参与的阶段。可是,到了第四阶段,人类站在自己的角度认识与评价万物,并按照个人的好恶、偏私与成见使本来平等的万物有了高低贵贱的差别,于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就离我们渐行渐远了。庄子把前三个阶段物的自然状态叫做“天”,而把第四个阶段“物”的非自然状态叫做“人”。严格讲,人也是自然的产物,是一个客观存在;而人的主观性使人变成了一个存在的主体,庄子所反对的正是人的主体性而不是人本身。也就是说,庄子并不反对人类意识,而是反对以人类为主体的意识。为了讲清楚人类去主体化的必要性,庄子甚至还指出了人类认识的不同层次。

庄子根据认识水平的高低把人分为四个层次。能够认识到“不曾有物”的是“至人”或“真人”,能够认识到“万物一体”的是“神人”,能够认识到“万物齐一”的是“圣人”,只能认识到“万物不齐”的就是“凡人”或“常人”。“至人”能够体悟到了至虚至极的道体,他们把万物当作“道”的物化与具体化,认为万物只是“道”运行到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现象。任何一物都是与“道”同游,随“道”自化的结果。这样,万物的贵贱、长短、是非、乃至于生死都将变得毫无意义。人如果能够去除主体化,与道融通为一,就会同万物一样,与道同游、随道自化。庄子把这个与道同游、随道自化的生命历程叫做“逍遥游”。

庄子之所以把《逍遥游》安排在《庄子》一书的第一篇,就是要开宗明义,表明他的理论宗旨。在庄子看来,要想让人们明白这个道理,首先要调整考察世界的角度,那就是放弃人的主体立场,因为以人为主体考察世界万物,会产生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如果以人为主体考察世界万物,“物”就成了考察对象,而物并不是究竟真实,“道”才是究竟真实,这就与“道”的第一阶段“不曾有物”相背离,结果是,还没有开始考察就已经误入歧途。第二,如果以人为主体考察世界万物,人就变成了考察的主体,世界万物就变成了被考察的客体;考察一开始,世界就被主体与客体一分为二,这又与“道”的第二阶段“万物一体”相背离。第三,如果以人为主体考察世界万物,必然要对万物加以区分与评价,这又与“道”的第三个阶段“万物齐一”相背离。所以人类只有放弃主体立场,才有希望让世界万物重现真实。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进行主体转换。

    1、转换主体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北海有条鱼,名字叫鲲。(图4.1.1)鲲的体形庞大,不知有几千里。它变化为鸟,名字叫鹏。(图4.1.2)鹏的背部宽阔,不知有几千里。它奋起高飞时,双翅张开有如天边的云彩。这只巨鸟,在海风大作时,就会迁徙到南海去。南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这段寓言中的鲲和鹏都不是逍遥游的主角,逍遥游的主角依然是人。庄子为了说明人要想实现真正的逍遥必须首先化解主体的道理,特意虚构了鲲鹏转化的故事。借此说明,实现逍遥前进行主体转换的必要。在这则寓言中,有几个要素非常值得重视。一是“大”,眼界的放大。只有放大眼界,才能看到整体,看到全貌;二是“化”,角色的转换。如果不从鱼变成鸟,就永远不会了解鸟是怎么想的。三是“飞”,视角的变化。从北冥仰望天空,与从天空俯视地面,所看到的面貌是不一样的。四是“徙”,方位的变化。居住在北冥,就无法了解南冥的情况,只有到了南冥,才能了解南冥的情况。总之,庄子通过鲲鹏转换的比喻告诉我们:眼界不同,角色不同,视角不同,方位不同,所看到的内容也不同,所以,我们平时习惯用自己的眼界、自己的角色、自己的视角、自己的方位来考察世界,是有局限性的,考察的结果也是不可靠的。所以要进行主体转换,只有从一物转化为另一物,才可以体验到自我以外的任何一物都可以成为考察世界万物的主体,进而形成多个主体;多个主体,就等于没有主体,从而否定主体立场的意义。一句话,要放弃人类立场,学会用道的立场来考察世界。

然而,大鹏的举动,并不一定得到常人的理解。(图4.1.3)蝉与小鸟(学飞的小鸠)讥笑大鹏说:“我们一纵身就飞起来,碰到榆树、枋树就停下来,有时飞不高,落在地上也就是了。何必要升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去呢?”蝉与小鸟代表的是一般人的想法。一般人认为,只要是人就得从人的角度考察世界,这没有什么不对,也没有什么不好,根本没有必要改变考察世界的方式。

所以庄子说:菌虫没有活到一天就死了,它就无法知道一整天的光景是什么样子;(图4.1.4)寒蝉没有活到一年就死了,它就无法知道一整年的光景是什么样子;可是,楚国南方有一种叫冥灵的龟,(图4.1.5)以五百年为春季、五百年为秋季;上古有一种叫大椿的树,(图4.1.6)以八千年为春季、八千年为秋季。彭祖就更厉害了,(图4.1.7)他活了八百年才死,何止是了解一整天乃至一整年的光景,就连八百年的光景他都了如指掌。可见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庄子·逍遥游》)庄子也不是批评一般人的无知,而是强调,人们对于自己经验以外的事物既然无法了解,那么,要想看清世界的本质,就只能重新调整视角。毕竟很少有人愿意放弃主体立场考察世界,所以这里所说的“小知不及大知”,并不是说一般的人比明道的人知识少、智慧小,而是说一般的人与明道的人相比,他们还没有认识到转换主体看世界的重要意义。

庄子除了用“寓言”阐述哲理以外,还要用“重言”来证明所举事例的真实性。所谓“重言”就是借重古人或名人之言来提高说服力。文中所叙及的《齐谐》一书的记载和“商汤询棘”的一段对话,只是强调“鲲鹏转换”和“蜩鸠嘲笑”的故事真实可靠而已,对理解文意没有太大意义,在此可以不做解释。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阅读下列文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们习惯地把孔子和孟子的学说合在一起称为“孔孟之道”,而把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合在一起称为“老庄哲学”。老子和庄子的学说之所以被称为哲学,是因为他们所探索的问题更接近现代哲学意义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等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尤其是他们所提出的“道”是上古时期形而上学本体论最具概括力的哲学范畴。

     1、众人说道

用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来阐释老子所说的“道”,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道是本体。康德认为,本体是指与现象相对立的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按照这种说法,老子所说的道,就是与现象相对立的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客观地讲,这种说法确有道理。首先,道是物。老子在描述道的时候说:“有物混成。”(《老子》第二十五章)这充分证明老子确认“道”是一物。其次,道是“自在之物”。所谓“自在”,就是自己本来就存在。庄子论述“道”时说:“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庄子· 大宗师》)老子自己也说:“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第四章)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似乎是在天帝出现之前就存在了。最后,道“与现象相对立”。老子说:“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第十四章)道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实物的形象,这就叫做若有若无。迎着它看不到它的前头,跟着它看不到它的后头。综合以上三点考察,道确实是本体。不过在老子的表述体系中肯定没有“本体”一词,否则,他一定会说“道者,本体也”。当然,作为解释学词汇,完全可以用“本体”一词去解释“道”,但是解释之后,仍然令人难以明白“道”究竟为何物,这种解释就变得意义不大了。

第二种说法——道是本原。本原是一切事实的最初根源或构成世界最根本的实体。用这种说法来解释老子所说的道,只有前半句成立,而后半句似乎不能成立。首先,道是一切事实的最初根源,这句话成立。老子明确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至于道如何生一,一如何生二,二如何生三,我们下文还要详细论述,在此不展开讨论,但就这句话而言,不难看出“道”确实是一切事实的最初根源。“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第四章)”道是不可见的虚体,然而他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道是那样的渊深,它好像是万物的本源。其次,道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的实体,这句话似乎不能成立。泰勒斯认为,“水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的实体”,是因为在泰勒斯看来水是世界的基本元素;而在老子看来,道不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而是创造世界并内置于世界的力量。“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老子》第三十四章)”大道广泛流行,遍布于左右。“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老子》第三十四章)”它寄寓万物之中而不主宰万物,可以说它渺小;万物靠他而存在而它却不主宰万物,可以说它伟大。值得注意的是,“道”与万物的关系,一方面“道”寄寓于万物之中,通过万物体现它的存在;另一方面,万物因为“道”的力量而得以存在。这就告诉我们,“道”在创造万物的同时,也寄寓在万物之中,但它却不是构成万物的实体,而是主导万物的虚体。

第三种说法——道是规律。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规律是有迹可循的,它决定事物必然沿着某种趋势发展。用规律来解释“道”也成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这无疑是说,人、地、天、道、自然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是有迹可寻的。这种联系决定了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的必然趋势,由于“自然”是自己本来的样子,因此,人最终效法的还是道本身。

列举至此,问题出现了:既然“道”是本体,也是本原,还是规律,那么,用这三个概念中的任何一个概念来概括“道”的本质,都会挂一漏二。我们只有用另外一个概念来涵盖这三个概念,才可以全面地揭示“道”的本质。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首先突破一对概念:“有”和“无”。

2、有无之辨

研读老子,首先要解决一对概念,就是“有”和“无”。如果理不清“有”与“无”的内涵与外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无法理解老子所说的“道”和“德”,进而影响到对老子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解与把握。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shān)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

三十根辐条汇集在一个车轮的轴套上,有了轴套的中空部位,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的中空部位,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成房屋,有了室内的中空部位,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以便利,“无”发挥它的作用。

这里提到三件东西:毂、器、室。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中空,而恰恰是因为中空才有作用。这里所说的中空就是老子所说的“无”,可见“无”不是不存在,而是一种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存在。“无”虽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但是它可以发挥作用,这个作用就是老子所说的“有”,可见“有”,不是指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实物,而是指“有作用”。再换一个角度看,毂、器、室这三样东西都无意作为,但它们恰恰分别发挥了毂的作用、器的作用和室的作用,是有所作为的。这就充分证明了,老子所说的“无”,是指“无形体”与“无意为”;老子的说的“有”,是指“有作用”与“有所为”。二者都是存在。无形体而有作用、无意为而有所为正是“道”的一体两面,所以“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体。从无形体与无意上看,道就是“无”,从有作用与有所为上看,道就是“有”。

让我们再看一个关于有无之辨的例子。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

这句话如果直译,应该翻译成:万物从有中产生,有从无中产生。人们不禁要问:万物本身就是一种“有”,为何还要强调万物生于“有”呢?可见“万物生于有”的“有”,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存在,而是指道的“有作用与有所为”。也就是说,道一旦发挥作用、有所作为就会创造万物,即万物是在道的作用下产生的。“有生于无”,更是令人费解:如果有从无中产生,就等于说无中可以生有,而无中生有是不可能的,因为从无到有的过程缺少必要逻辑环节。实际上这里所说的“无”是指道的“无形体与无意为”,而“有”是指道的“有作用与有所为”。这样,“有生于无”的意思就是,道的“有作用与有所为”产生于道的“无形体与无意为”,换句话说就是,“无形体与无意为”的道,是“有作用与有所为”的。因此,“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正确解释是:万物产生于道的“有作用与有所为”,道的“有作用与有所为”产生于道的“无形体与无意为”。

    如果这样理解“有”与“无”,那么,历来被认为不好理解的《老子》第一章,就会迎刃而解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

道,如果能用语言来描述,就不是那个永恒的道。道,如果能用语言来命名,就不是那个永恒的名。无,所命名的是天地开始之前道的状态(即道的无形体与无意为时的状态);有,所命名的是万物开始产生时道的状态(即道的有作用与有所为时的状态)。所以永恒的无形体与无意为,要用它来观察道的奇妙;永恒的有作用与有所为,要用它观察道的界限。无形体与无意为,有作用与有所为,同出于道而名称不同,都叫玄妙,这个玄妙而又玄妙的道,就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


答案:关注公众号【题涯答案】免费查看

点赞(0)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