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造血及造血检验技术:本章主要介绍了造血干细胞以及造血检验的技术方法。造血检验的技术方法有很多种,其中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技术(包括骨髓常规检查及细胞化学染色)是造血检验最常规和最基本的方法。1.1学习导航:介绍《临床血液学检验》的历史、主要内容和本门课程学习的要点。
1.2造血器官:造血器官,包括胚胎期造血和出生后造血器官。通过学习要求大家重点掌握各期造血器官及其造血特征,熟悉髓外造血概念及特点。
1.3造血干细胞:各类血细胞均由造血干细胞发育而来,造血干细胞是由胚胎干细胞发育而来,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在造血组织中含量极少,形态难以辩认和识别,类似小淋巴细胞样的一群异质性细胞群。造血干细胞在造血微环境中各种调控因素作用下,按照一定的规律发育成为各种成熟的血细胞。
1.4造血微环境:1. 造血微环境由骨髓基质细胞、微血管、神经和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等构成。2.造血微环境是造血干细胞赖以生存的场所,对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调控等起重要作用。3.骨髓间质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的共性特征,在不同环境中可分化成不同种类的细胞。是骨髓造血微环境的重要成分,对造血及造血调控有重要作用。
1.5血细胞形态演变规律:主要从胞体、胞质以及胞核三个方面介绍了血细胞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1.6正常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粒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在骨髓中占整个骨髓有核细胞的40%-60%左右,是骨髓当中含量最多的细胞。粒细胞系统包括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及分叶核粒细胞,粒细胞是由于胞质中常含有许多颗粒而得名。粒细胞从原始到成熟的发育过程中,其胞体、胞质和胞核的形态变化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1.7正常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红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在骨髓中占整个骨髓有核细胞的20%-25%左右,是骨髓当中最重要的细胞之一。红细胞系统包括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和红细胞5个阶段,前4个阶段为有核红细胞,红细胞包含未完全成熟的网织红细胞和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红细胞从原始红细胞发育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中,其形态变化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1.8正常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巨核细胞系统:巨核细胞系统包括原始巨核细胞、幼稚巨核细胞、颗粒型巨核细胞、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裸核型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巨核细胞是骨髓中最大的造血细胞,属于多倍体细胞。巨核细胞具有以下共同特征:①胞体巨大,不规则;②成熟巨核细胞胞质常极丰富,并有大量细小颗粒;③胞核常巨大,成熟巨核细胞的胞核高度分叶且重叠。
1.9正常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淋巴细胞系统:淋巴细胞系统简称淋系,在正常成人骨髓中所占比例与红系类似,约20%,仅次于粒系。包括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三个阶段,成熟阶段的淋巴细胞又分为大、小淋巴细胞。淋巴系细胞具有以下共同特征:①胞体小,圆形或类圆形;②胞质量少,呈蓝色或淡蓝色;③胞核呈圆形或类圆形,有时可见小的凹陷或切迹。
1.10正常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单核细胞系统:单核细胞系在正常成人骨髓中所占较少,约4%左右。包括原始单核细胞、幼稚单核细胞、单核细胞三个阶段。单核系细胞具有以下共同特征:①胞体较大,不规则或有伪足状突起;②胞质量多,灰蓝色,可有空泡,颗粒呈粉尘样;③胞核:大且常不规则,扭曲、折叠,核染色质细致、疏松。
1.11正常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浆细胞系统:浆细胞系在正常成人骨髓中所占较少,约占2%左右。浆细胞系统由B淋巴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母细胞化,形成原始浆细胞、幼稚浆细胞、浆细胞。浆细胞系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胞体:圆形或类圆形; ②胞质:丰富,呈深蓝色,常有小空泡及核旁淡染区; ③胞核:圆形,常偏位。
1.12正常血细胞形态学检验-非造血细胞:骨髓中的非造血细胞包括:组织嗜碱细胞、组织细胞、吞噬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脂肪细胞、内皮细胞、纤维细胞、破碎细胞及退化细胞等。每种非造血细胞都有其形态特点。
1.13骨髓细胞学检查方法: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是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一般选择骨髓小粒多、涂片制备良好的骨髓涂片,进行瑞特染色,然后选择染色良好的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检查步骤主要包括:低倍镜观察、油镜观察、结果计算、填写骨髓细胞学检验报告单、标本登记及保存以及骨髓象检验注意事项。
1.14正常骨髓象特征:正常骨髓象应具备四个条件:①有核细胞增生活跃;②各系、各阶段细胞比例大致在正常参考区间内;③各系、各阶段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④无明显异常细胞及寄生虫。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正常骨髓象参考区间。
1.15细胞化学染色:细胞化学染色是以细胞形态学为基础,运用化学、生物化学等技术对细胞内的各种化学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酶类、核酸、脂类、无机盐等)作定性、定位、半定量分析的方法。细胞化学染色过程一般包括:固定、显示及复染。在临床上细胞化学染色应用广泛,对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1.16过氧化物酶染色:血细胞所含的过氧化物酶(POX)主要为髓过氧化物酶(MPO),MPO是人类中性粒细胞含量最多的一种蛋白质。MPO染色方法有多种,如复方联苯胺法、二氨基联苯胺法、四甲基联苯胺法等。髓过氧化物酶染色是临床上鉴别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首选的、最重要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1.17铁染色:健康人骨髓中的铁主要存在于骨髓小粒和幼红细胞中。骨髓小粒中的含铁血黄素称为细胞外铁、存在于中幼红和晚幼红及红细胞中的铁称为细胞内铁。铁染色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细胞化学染色之一,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主要用于缺铁性贫血和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增多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18酯酶染色:酯酶属于水解酶,不同血细胞中所含酯酶的成分不同。采用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的血细胞酯酶有两大类:特异性酯酶(SE)和非特异性酯酶(NSE)。α-醋酸萘酚酯酶(α-NAE)存在于单核细胞系、粒系和巨核系等细胞中,主要用于辅助鉴别急性白血病细胞类型。其中最重要就是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诊断。
1.19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显示碱性磷酸酶的方法有Gomori钙-钴法和Kaplow偶氮偶联法等,因为钙-钴法操作较为繁琐且所需时间长,而偶氮偶联法操作方便,染色时间短,ICSH推荐使用Kaplow偶氮偶联法。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是成熟中性粒细胞的标志酶,其活性可反映成熟粒细胞的成熟程度和功能。在病理情况下,NAP活性的变化常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1学习导航:介绍《临床血液学检验》的历史、主要内容和本门课程学习的要点。
1.2造血器官:造血器官,包括胚胎期造血和出生后造血器官。通过学习要求大家重点掌握各期造血器官及其造血特征,熟悉髓外造血概念及特点。
1.3造血干细胞:各类血细胞均由造血干细胞发育而来,造血干细胞是由胚胎干细胞发育而来,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在造血组织中含量极少,形态难以辩认和识别,类似小淋巴细胞样的一群异质性细胞群。造血干细胞在造血微环境中各种调控因素作用下,按照一定的规律发育成为各种成熟的血细胞。
1.4造血微环境:1. 造血微环境由骨髓基质细胞、微血管、神经和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等构成。2.造血微环境是造血干细胞赖以生存的场所,对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调控等起重要作用。3.骨髓间质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的共性特征,在不同环境中可分化成不同种类的细胞。是骨髓造血微环境的重要成分,对造血及造血调控有重要作用。
1.5血细胞形态演变规律:主要从胞体、胞质以及胞核三个方面介绍了血细胞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1.6正常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粒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在骨髓中占整个骨髓有核细胞的40%-60%左右,是骨髓当中含量最多的细胞。粒细胞系统包括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及分叶核粒细胞,粒细胞是由于胞质中常含有许多颗粒而得名。粒细胞从原始到成熟的发育过程中,其胞体、胞质和胞核的形态变化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1.7正常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红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在骨髓中占整个骨髓有核细胞的20%-25%左右,是骨髓当中最重要的细胞之一。红细胞系统包括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和红细胞5个阶段,前4个阶段为有核红细胞,红细胞包含未完全成熟的网织红细胞和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红细胞从原始红细胞发育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中,其形态变化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1.8正常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巨核细胞系统:巨核细胞系统包括原始巨核细胞、幼稚巨核细胞、颗粒型巨核细胞、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裸核型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巨核细胞是骨髓中最大的造血细胞,属于多倍体细胞。巨核细胞具有以下共同特征:①胞体巨大,不规则;②成熟巨核细胞胞质常极丰富,并有大量细小颗粒;③胞核常巨大,成熟巨核细胞的胞核高度分叶且重叠。
1.9正常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淋巴细胞系统:淋巴细胞系统简称淋系,在正常成人骨髓中所占比例与红系类似,约20%,仅次于粒系。包括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三个阶段,成熟阶段的淋巴细胞又分为大、小淋巴细胞。淋巴系细胞具有以下共同特征:①胞体小,圆形或类圆形;②胞质量少,呈蓝色或淡蓝色;③胞核呈圆形或类圆形,有时可见小的凹陷或切迹。
1.10正常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单核细胞系统:单核细胞系在正常成人骨髓中所占较少,约4%左右。包括原始单核细胞、幼稚单核细胞、单核细胞三个阶段。单核系细胞具有以下共同特征:①胞体较大,不规则或有伪足状突起;②胞质量多,灰蓝色,可有空泡,颗粒呈粉尘样;③胞核:大且常不规则,扭曲、折叠,核染色质细致、疏松。
1.11正常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浆细胞系统:浆细胞系在正常成人骨髓中所占较少,约占2%左右。浆细胞系统由B淋巴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母细胞化,形成原始浆细胞、幼稚浆细胞、浆细胞。浆细胞系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胞体:圆形或类圆形; ②胞质:丰富,呈深蓝色,常有小空泡及核旁淡染区; ③胞核:圆形,常偏位。
1.12正常血细胞形态学检验-非造血细胞:骨髓中的非造血细胞包括:组织嗜碱细胞、组织细胞、吞噬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脂肪细胞、内皮细胞、纤维细胞、破碎细胞及退化细胞等。每种非造血细胞都有其形态特点。
1.13骨髓细胞学检查方法: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是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一般选择骨髓小粒多、涂片制备良好的骨髓涂片,进行瑞特染色,然后选择染色良好的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检查步骤主要包括:低倍镜观察、油镜观察、结果计算、填写骨髓细胞学检验报告单、标本登记及保存以及骨髓象检验注意事项。
1.14正常骨髓象特征:正常骨髓象应具备四个条件:①有核细胞增生活跃;②各系、各阶段细胞比例大致在正常参考区间内;③各系、各阶段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④无明显异常细胞及寄生虫。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正常骨髓象参考区间。
1.15细胞化学染色:细胞化学染色是以细胞形态学为基础,运用化学、生物化学等技术对细胞内的各种化学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酶类、核酸、脂类、无机盐等)作定性、定位、半定量分析的方法。细胞化学染色过程一般包括:固定、显示及复染。在临床上细胞化学染色应用广泛,对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1.16过氧化物酶染色:血细胞所含的过氧化物酶(POX)主要为髓过氧化物酶(MPO),MPO是人类中性粒细胞含量最多的一种蛋白质。MPO染色方法有多种,如复方联苯胺法、二氨基联苯胺法、四甲基联苯胺法等。髓过氧化物酶染色是临床上鉴别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首选的、最重要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1.17铁染色:健康人骨髓中的铁主要存在于骨髓小粒和幼红细胞中。骨髓小粒中的含铁血黄素称为细胞外铁、存在于中幼红和晚幼红及红细胞中的铁称为细胞内铁。铁染色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细胞化学染色之一,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主要用于缺铁性贫血和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增多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18酯酶染色:酯酶属于水解酶,不同血细胞中所含酯酶的成分不同。采用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的血细胞酯酶有两大类:特异性酯酶(SE)和非特异性酯酶(NSE)。α-醋酸萘酚酯酶(α-NAE)存在于单核细胞系、粒系和巨核系等细胞中,主要用于辅助鉴别急性白血病细胞类型。其中最重要就是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诊断。
1.19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显示碱性磷酸酶的方法有Gomori钙-钴法和Kaplow偶氮偶联法等,因为钙-钴法操作较为繁琐且所需时间长,而偶氮偶联法操作方便,染色时间短,ICSH推荐使用Kaplow偶氮偶联法。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是成熟中性粒细胞的标志酶,其活性可反映成熟粒细胞的成熟程度和功能。在病理情况下,NAP活性的变化常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单选题]造血干细胞主要的阳性标志物为(  )

选项:[CD34 , LFA-1, CD71, HLA-DR , CD38]
[单选题]不属于原始细胞特点的是(  )

选项:[有清晰核仁        , 胞质蓝色, 核质比小, 胞体较大     , 核染色质细致   ]
[单选题]被称为火焰细胞的是(  )

选项:[早幼红细胞, 单核细胞      , 浆细胞, 淋巴瘤细胞, 肥大细胞]
[单选题]骨髓增生活跃,其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比值是(  )

选项:[1:1, 1:10, 1:50, 1:20, 1:200]
[单选题]染色体核型为t(15;17)(q22;q22)见于(  )

选项:[AML-M3, AML-M7, AML-M1, AML-M2, AML-M0  ]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0)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