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园林意境与环境体验:第五章 园林意境与环境体验――――融入生活中的画,写在大地上的诗本章节兼有章节性和总结性两重性,学习内容涉及前面四章中的园林构图的基本原理、各造园要素设计的基本艺术理论,以及本章节的园林意境、环境体验等内容。本章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两节内容,一是园林意境;二是环境体验,作为园林艺术最后的章节,通过前面四章的内容联系起来,重点介绍园林意境的营造手法及环境体验中体验式景观的设计。通过本章节理论的学习、园林实地景观体验分析和园林艺术布局实践练习,提高学生对园林艺术的认知水平和园林设计的创作水平。园林意境是借助园林实体形象,使游赏者产生超越园林景观之外的心理环境、情感和思维。陈从周先生说过,园林之诗情画意即诗与画的境界在实际景物中出现之,统名为意境。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有三种关系:园林与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园林与诗文、绘画——诗情画意的境界;园林意境的文化表达。中国传统园林的精神正是源于中国人对自然山水的情感,“缩千里江山于方寸”,在小空间中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情景和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经常借助形象象征、典故、传说、点景植物、比拟联想以及烘托特殊气氛来创造园林意境。现代园林也讲究情景交融的境界。游人可从景、境、情三个层面的感受来体验园林意境的耐人寻味。现代景观设计师的追求应该是既能够在中国园林的文脉延续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又符合民众使用的功能和审美需求。“中”与“新”有机结合,才能赋予景观创作合而不同的现代生命力。美国现代风景园林大师约翰•西蒙兹在《景观设计学》中说,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而是一种体验——首先是确定的用途或体验,其次才是随形式和质量的有意识的设计,以实现希望达到的效果。场所、空间或物体都根据最终目的来设计,以最好的服务并表达功能,最好的产生所欲规划的体验。人开始作为动物对环境适应性反应的能力出于生存的欲望和对敌人的恐惧,人区别于动物因我们有语言、记忆和思考,其中知觉——条件感知,推断——适合方法是规划的灵魂。场地分析、条件感知、空间序列和行为习惯是创造体验式景观的有效方式,通过场地体验、场地记录、场地分析和概念构思进行场地分析,运用人的视觉感知、听觉感知、嗅觉感知、触觉感知和知觉感知来创造感知条件,营造不同空间体验来理解中心、方向、过渡及区域的空间序列体验感受,最重要的是分析外部空间的体验性行为,从而理解场所设计的行为关怀,进而学会人性化场所的设计方法。5.1园林意境:园林意境是借助园林实体形象,使游赏者产生超越园林景观之外的心理环境、情感和思维。本节主要通过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和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来解读园林意境的概念,以解释意境的情景交融的实体感受的具体表现。
5.2环境体验:园林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而是一种体验。本节主要讲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体验式景观的设计和体验式景观的应用三部分内容。通过凡尔赛宫、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越战老兵纪念碑等案例解析的方式来带领同学们理解场地景、境、情、意境高度融合的感受与体验。
[判断题]园林意境是借助园林实体形象,使游赏者产生超越园林景观之外的心理环境、情感和思维。


答案:对
[判断题]中国传统园林模山范水、顺应自然,着力体现自然天成之美。而中国现代园林讲究生态效益,违背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天人合一思想。

[判断题]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园林意境文化同时影响了国外园林发展,其中日本受中国园林的影响非常深远。

[判断题]场地分析对风景园林设计是毫无必要的,设计师最重要的是大胆创意。

[判断题]凯文 · 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归纳了城市形象的五个要素是节点、道路、边界、标志物、区域。

[单选题]拙政园的园名是取自下面哪一句诗词?(  )
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拙直余恒守,公方尔所存。同占朱鸟克,俱起小人言 立政思悬棒,谋身类触藩。不能林下去,只恋府廷恩
拙补以勤,问当年学士联吟,月下花前,留得几人诗酒;政余自暇,看此日名公雅集,辽东冀北,蔚成一代文章
诗书琴棋茶,风月云雨花,拙心于政事 [单选题]西湖湖心亭中的“虫二”石碑,是乾隆下江南,夜游湖心亭,被美景吸引所题,寓意( )。
蚊虫较多
風月无边                
没有寓意
景色无二[单选题]约翰.西蒙兹说过,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而是一种( )。
体验
产品  
行为
物品[单选题]人们感觉比较亲切,可以自由交流的、创造景观空间感的尺度一般是(  )。
30米                
500米
110米
1000米以上[单选题]在必要性活动设计中(例如上班、上学),道路往往会设计成直线,这是使用了人的行为习惯中的( )。
聚集效应
捷径效应               
模糊效应
边界效应

温馨提示支付 ¥1.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0)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