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内容已经过期谨慎付费,点击上方查看最新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山西师范大学)

  1.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2. A:对 B:错
    答案:正确
  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还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其中对富农釆取的政策是消灭富农。

  4. A:对 B:错
    答案:错
  5. 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6. A:错 B:对
    答案:立体化
  7. 截至2017年底,全球146个国家(地区)已建立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

  8. A:对 B:错
    答案:对
  9. 习近平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10. A:对 B:错
    答案:正确
  11.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12. A:错 B:对

  13. 中国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也越来越离不开中国。

  14. A:错 B:对

  15.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16. A:错 B:对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包括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8. A:对 B:错

  19. 十七大指岀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 A:错 B:对

  2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2. A:对 B:错

  23. 国民党所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24. A:对 B:错

  25. 中共十三大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26. A:对 B:错

  27. 目前,我国已经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了。

  28. A:错 B:对

  29. 中共十二大以后,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30. A:对 B:错

  31.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32. A:错 B:对

  33.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

  34. A:对 B:错

  35.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36. A:对 B:错

  37. 辛亥革命彻底扫清了封建专制政治的统治基础。

  38. A:对 B:错

  39.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三民主义。

  40. A:对 B:错

  41. 国家监察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制定国家安全工作方针政策,研究解决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42. A:对 B:错

  43.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4. A:错 B:对

  45.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共十三大提出的

  46. A:对 B:错

  47. 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正式形成。

  48. A:对 B:错

  49. 邓小平南方谈话时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50. A:对 B:错

  51. 十六大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52. A:错 B:对

  53. 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奋斗,并在实践中不断进步,是各民主党派在抗战胜利后表现的主要方面。

  54. A:错 B:对

  55. 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时,中国工业发展的水平已经很高了。

  56. A:错 B:对

  57. 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58. A:对 B:错

  59. 新文化运动是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60. A:对 B:错

  61.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共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

  62. A: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63.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根本目的是( )。

  64. A: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 B: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 C:促进变法维新,改变封建专制制度 D: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65. “播共和龙种、收专制跳蚤”这一评论反映的是( )。

  66. A:从金田起义到天京内乱 B:从国民党一大召开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从公车上书到戊戌政变 D:从武昌首义到北洋军阀统治确立

  67.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全国政协委员时提出了( )。

  68. A:和谐社会设想 B:八荣八耻 C:两个务必 D:科学发展观

  69. (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70. A:五大发展理念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71. 1915年12月,( )由北京潜返昆明,策动讨伐袁世凯,组织“护国军”,发起护国运动。   

  72. A:蔡锷 B:孙中山 C:唐继尧 D:李烈钧

  73.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上述观点来自( )

  74. A:革命派 B:洋务派 C:早期维新派 D:维新派

  75. 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

  76. A: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B: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 C: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7.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78. A: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殖民地社会

  79. 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是在( )。

  80. A:城市 B:工业 C:第三产业 D:农村

  81.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 )

  82.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

  83. ( )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84. A:胡耀邦 B:江泽民 C:邓小平 D:李鹏

  85. 戊戌变法失败后,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派人物是( )。

  86. A:谭嗣同 B:康广仁 C:康有为 D:梁启超

  8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问题是( )

  88. 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

  89. ( )反映了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和当代国际关系现实,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90. A:世界命运共同体 B:中国的全球治理观 C:中国的国家治理观 D: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91. 1978年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92. A:揭批“四人帮”运动还在开展 B: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C:国家的正常秩序需要恢复 D:清查“四人帮”的帮派体系工作开始着手

  93.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94. A:伟大梦想 B:伟大斗争 C: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95. 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是( )。

  96. A:日内瓦会议 B:亚非国家友好会议 C:社会主义国家论坛会议 D: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

  97. 到( )的订立为止,庞杂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已宣告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完全形成。

  98.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99. 据记载,1859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颁行后,李秀成等一些重要领导人对其“皆不屑看也”。这主要是由于( )

  100. A:洪仁玕的书籍缺乏新意 B:该书没有体现农民需求 C:李秀成等将领没有文化 D:频繁战争使其无暇读书

  101.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102. A:兴中会的成立 B:公车上书 C:组织强学会 D:保国会的成立

  103. 太平天国运动面对的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所不曾有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指( )

  104. A: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B:内讧导致力量削弱 C:尖锐的阶级矛盾 D:满汉地主武装的共同镇压

  105. 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 )的讲话,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106. A:《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B:《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107. 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的是( )。

  108. A:广州起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百色起义

  109.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召开的一次最重要的会议是( )。

  110. A: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B:中共八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届一中全会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AI参考:正确答案是A: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召开的一次最重要的会议是中共七届三中全会。该会议主要讨论并决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确定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综上,此题答案为A选项。'
  111. 邓小平关于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的“两个飞跃”思想是指( )

  112. A:发展集体经济 B: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C:达到小康 D:解决温饱

  113. 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含义是指( )

  114. A: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B: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C: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D: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115. 1994年9月,中央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解决( )两大历史性课题。

  116. A: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B:党要管党 C:从严治党 D: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117. 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 )。

  118. A: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B: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C: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D: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119. 1998年10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推动解决( )问题

  120. A:农业 B:农村 C:农民工 D:农民

  121. 以下关于人民的表述正确的是( )

  122. A: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 B: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C: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 D: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

  123.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努力实现( )的发展。

  124. A:更加公平 B:更可持续 C:更有效率 D:更高质量

  125.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的重要条件是( )

  126.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现有工商业的调整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结束 D: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俭

  127. 中共十六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提出形成( )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

  128. A:行为规范 B:运转协调 C:公正透明 D:廉洁高效

  129. 鸦片战争后中国新产生的阶级有( )。

  130. A: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工人阶级 D:地主阶级

  131.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

  132. A: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提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 B: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C:实际上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D:为冲破“两个凡是”禁锢,克服思想僵化状态,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1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 )。

  134. A: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B: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 C: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D: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135.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 )。

  136. A: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B:革命文化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一切优秀文化

  137. 下列事件中,由蒋介石亲手制造的有( )

  138. A: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B:马日事变 C:中山舰事件 D: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39. 为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需要对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 )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

  140. A:实践创新 B:理论创新 C:文化创新 D:制度创新

  141.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 )的战略布局。

  142.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依法治国

  143. 针对美国遇制新中国的情况,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タ提出的外交方针包括( )

  144.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全方位”

  145. 坚持( ),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146. A:“和平共处” B:“重心下移” C:“平等互利” D:“共建共享”
    AI参考:正确选项为D:“共建共享”。要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需要坚持共建共享的原则,即政府、社会、市场等多方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既强调了各方的参与和合作,也强调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和均等性。因此,选项D“共建共享”是正确选项。其他选项如“和平共处”、“平等互利”、“重心下移”虽然也是重要的原则,但在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过程中,不如“共建共享”更为关键。'
  147. 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构建( )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148. A:系统完备 B:科学规范 C:细致科学 D:运行有效

  149. 新中国在成立初期的1949年至1952年开展的重大运动包括( )

  150. A:“三反”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 C:镇压反革命运动 D:“五反”运动

  151.        材料一: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机!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中国共产党为日寇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的时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3月17日)



  152. AI参考:【阅读理解(选择)/完型填空】材料一的内容最能表明当时的中国(  ) A. 渴望与日本和平相处 B. 坚持对日抗战,准备应战 C. 准备放弃对日抗战 D. 准备妥协求和 答案为B. 坚持对日抗战,准备应战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中国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说明中国坚持对日抗战,准备应战,故选B。A项错误,材料一表明中国不希望和平;C项错误,材料一表明中国要坚决抗战;D项错误,材料一表明中国不妥协求和。因此ACD均不符合题意。"
  153.       材料1

          “这个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其中又分为许多小阶段),其社会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还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决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

    一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2

           “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这种提法是有害的。过渡时期每天都在变动,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怎样“确立”?要“确立”是很难的哩!…我们现的革命斗争,甚至比过去的武装革命斗争还要深刻。这是要指导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剥削制度彻底埋犟的一场革命。“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斗争情况的,是妨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的。”   

    ——毛泽东在1953年6月1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




  154. AI参考:正确选项为材料2 原因解析: 材料1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定义和解释,重点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以及未来的发展,并没有提到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问题。而材料2则是对当时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批评和指导,提出了“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斗争情况的,并且妨碍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因此,根据材料的内容和主题,材料2更能反映出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和指导,因此选择材料2作为正确选项。"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1)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