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单元测试
  1. 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2. A:春秋时有公、伯、侯、子、男五等爵位。晋文公当时为侯爵,故称“晋侯”;秦穆公当时为伯爵,故称“秦伯”;郑文公当时为伯爵,故称“郑伯”。 B:《左传》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注解鲁国编年史《春秋》所作。原名《左氏春秋》,西汉后期改称《春秋左氏传》。 C:“秦晋之好”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亦作“秦晋之匹”“秦晋之偶”、“秦晋之盟”、“秦晋之约”后泛指两家联姻。 D:《左传》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与《公羊传》《穀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答案:春秋时有公、伯、侯、子、男五等爵位。晋文公当时为侯爵,故称“晋侯”;秦穆公当时为伯爵,故称“秦伯”;郑文公当时为伯爵,故称“郑伯”。
  3. 下列对《秦风·无衣》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A:“戈矛”“矛戟”都是古代的长柄武器,“甲兵”的意思是铠甲、兵器,这三个词运用了象征手法,突出了将士的勇猛。 B:这首诗是秦国的军中歌谣,节奏整齐,便于歌唱,表达了士兵同仇敌忾、英勇抗敌的昂扬斗志和爱国精神。 C:这首诗各节形式相同,只变换了几个字,这是重章叠唱的手法,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同时强化了诗歌的情感。 D:每章的第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形象生动地表现战士们同心协力、团结互助的情景。
    答案:“戈矛”“矛戟”都是古代的长柄武器,“甲兵”的意思是铠甲、兵器,这三个词运用了象征手法,突出了将士的勇猛。
  5. 下列对《蜀相》《书愤》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6. A:《蜀相》尾联,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不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有志未遂的英雄人物。 B:《书愤》颔联采用意象组合的方式,简洁却巧妙地回忆了作者亲历的瓜洲渡、大散关的抗金经历,洋溢着爱国热情。 C:《书愤》围绕“愤”字,抒发年华老去、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颓废。 D:《蜀相》首联的“何处寻”,以问引起,以锦官城外松柏处作答,一问一答,流露出钦慕之感。
    答案:《蜀相》尾联,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不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有志未遂的英雄人物。
  7. 下面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8. A:诗人用“独立”起笔,一方面是实写,另一方面也同下阕的“百侣”相呼应,以便触景生情,从容地展开下阕的回忆。另外也奠定了这首词悲壮凄凉的基调。 B:从美学上讲,这首词展示的是一种崇尚美。这种崇尚美既是来自词中所描绘的雄奇伟丽风光,更是来自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改造旧世界的伟大理想和胸怀。 C:诗人借助“同学少年”这一意象,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的革命气概,表现了他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D: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象与《沁园春·雪》所描绘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均是雄奇伟丽的全景式风景画。
    答案:诗人用“独立”起笔,一方面是实写,另一方面也同下阕的“百侣”相呼应,以便触景生情,从容地展开下阕的回忆。另外也奠定了这首词悲壮凄凉的基调。
  9. 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10. A:那密密的长叶啊,立刻织成强大的罗网!(借喻) B:哦,我的青春、我的信念、我的梦想······无不在北方的青纱帐里染上战斗的火光!哦,我的战友、我的亲人、我的兄长······无不在北方的青纱帐里浴过壮丽的朝阳!(对偶) C:北方的青纱帐啊,你为什么至今还令人神往?因为我们的甘蔗林呀,已经是新时代的青纱帐!(设问) D: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有山涧流水的哗哗声,也有秋虫优美的鸣唱······(排比)
    答案:那密密的长叶啊,立刻织成强大的罗网!(借喻)

点赞(2)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