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斯兰教的清洁饮食习惯体现在( )。

  2. 答案:禁止非穆斯林动手打水###食源洁净、加工洁净、运输过程洁净、进餐方式洁净###严禁食用不洁之物###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
  3. 下面体现了食志原则的句子有( )。

  4. 答案:“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5. 关于“食礼”说法正确的有( )。

  6. 答案:是人们社会等级身份与社会秩序的认定和体现###是国家以政令手段将其作为规范秩序、教化民风的主导意识形态###不同的饮食方式导致不同的饮食礼仪###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全社会普泛的文明教养和文化娱乐属性为大众认知和传承
  7. 饮食文化指的是( )

  8. 答案: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食物原料的开发利用
  9. 中国饮食文化的原则( )。

  10. 答案:注重原料的天然味性###讲究食物的隽美之味。
  11. 中华传统文化的双重属性反映了传统文化之间(如:儒家/道家之间;儒家/法家之间、儒家/佛家 之间)存在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 )

  12. 答案:对
  13. 家风是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 )

  14. 答案:对
  15. 孙思邈是中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 )

  16. 答案:对
  17. 价值属于关系范畴,从认识论上来说,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效益或效应关系的哲学范畴。价值作为哲学范畴具有最高的普遍性和概括性。( )

  18. 答案:对
  19. 礼从根本上说是通过程序和仪则表现仁的精神,孔子认为不具备仁人的品性是不可能真正的实行礼的。( )

  20. 答案:对
  21. 做家务是孩子的额外负担,因此应该给孩子发奖金以资鼓励。( )

  22. 答案:错
  23. 王夫之认为理是宇宙空间的最根本的存在,其运动变化产生了人和万物。( )
  24.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反之,家风不好,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
  25. 传承家风是大人的事,与我们毫无关系。( )
  26. 天文是由阴阳、刚柔、政府、雌雄等两端力量交互作用而形成的错综复杂的自然世界。( )
  27. 饮食养生和饮食疾疗的不同之处在于饮食疗疾针对已发疾病的医治行为,而衣食养生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去达到健康长寿、永葆青春与活力。( )
  28. 价值既有其客观的存在形式,又有其主观的反映形式。( )
  29. 饮食养生和饮食疾疗的涵义是相通的。( )
  30. 青海汉族地区的花儿为河湟花儿,其内容五花八门。可以说,花儿是一部民族风俗文化的“百科全书。”( )
  31. 朱熹认为变化的世界只是气在运动,而理则是永恒的。( )
  32.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 )
  33.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代表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主要的思想观念。( )
  34. 汉代张仲景创立了辩证论治的典范,被奉为“医圣”。( )
  35. 有人提出价值是主观的。( )
  36. 藏传佛教对回族共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对礼仪、礼俗、节日、生活习惯的影响,都发生着全面的核心作用。( )
  37. 食志原则可以理解为以等值的劳动(劳心或劳力)成果来换取养生之食的过程。( )
  38. 界的一切发展即有价值。( )
  39. 到两晋以后,“家风”一词逐渐流行,尤其是在北朝,更是使用更加广泛。( )
  40. 食味归经理论是指某些食物以及五味对人体的脏腑、经络所具有特殊的超常的选择作用,主张患有相应的疾病就要有相应的饮食禁忌,这是-----的饮食文化观念( )。
  41. 日常生活中邻里之间应( )。
  42. “杏林”指代的是( )。
  43. 《酉阳杂俎》:“唯在火候,善均五味”,“火候”是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名词,最初起源于( )。
  44. 体现儒家人文主义精神的主要是( )的仁学思想。
  45. 元代忽思慧是饮食专著在继承我国古代饮食学的经验上,第一次从营养学的角度提出了关于身体健康的重要观点,这部著作是( )。
  46.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出自_____( )。
  47. 青海汉族文化体系是以( )文化为基础形成的儒、释、道,杂糅,各取所需的文化局面。
  48. 心即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_____代表性的学说( )。
  49. 中国的传统医药学在两千余年的历史上被称为( )。
  50. ______主张礼治,同时又主张行法,常常礼法并提。他说“隆礼至法,则国有常”( )。
  51. 人文精神的萌芽出现于( )。
  52. 什么是家训?下面选项错误的是( )。
  53. 开创中国医药学先河的是( )。
  54. 孔子说“_____”说明了礼是治国的首要方式( )。
  55. 朱熹认为人有性有情,性是_____;情是_____( )。
  56. “信所亲,行所服”的思想出自( )。
  57. 蒙古族喜食的、招待尊贵客人的最为丰富和最为讲究的一种传统宴席是( )。
  58. 阐述禁食自死物、血液和猪肉的原因时说“因为它们确是不洁的”的经典是( )。
  59. 塔尔寺的( )被称为“艺术三绝。”
  60. 王夫之认为理分为两大类:“一则天地万物已然之条理,一则健顺五常,天以命人而人为性之之理。”前者是指_____,后者是指_____( )。
  61. 儒家注重“_____”,道家尊崇天道( )。
  62. 文化可以分为哪几种?( )。
  63.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
  64. _____之后,程朱理学确立了思想文化领域的正统地位( )。
  65. 孟子讲的善是指人类的道德,即_____. _____. _____. _____四德( )。
  66. 下面哪部著作体现了中国历史上饮食著述与农学、医药学著作的不解之缘( )。
  67. 孔子学说的两大支柱是仁和礼。孟子主要是从礼的方面对孔子学说加以了深化和拓展。( )
  68.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
  69. 藏族喜爱体育活动,赛马、赛牦牛、射箭、登山等传统的民族体育活动十分普遍。( )
  70. 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有理想的人。因而古代的人文精神特别重视礼仪,提倡德治,追求社会的和睦相处,并最终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世界。这些人文精神培育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坚忍不拔、敬老养老、救济孤残、勤俭治家治国等传统美德,属于自然精神。( )
  71. 家风是一个家庭一代人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
  72. 古代延请客人有非常复杂的礼仪,中国人在置办隆重宴会前数天便以及其谦恭热烈的口气向拟邀请人呈送请帖,这种请帖一般是数天前呈上第一道,宴会的当天递上第二帖,约开宴前一个时辰前再送上第三帖。( )
  73. 价值的意义说认为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表示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 )
  74. 青海方言中存在一些古词语和从少数民族语言中借来之词。( )
  75. 除尊崇儒家思想之外,青海汉族还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 )
  76. 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表示客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 )
  77. 格物致知论以_____为主体。它的观点有“知先行后”和“知行互发”两个方面( )。
  78. 藏族的居住因地而宜,各不相同,以游牧为主的一般住在( )。
  79. 中国人普遍实行合食制的重要物质条件是( )。
  80. “良知”一词源于_____( )。
  81. “民胞物与”出自_____的《西铭》( )。
  82. 王阳明说“_____”。意思是真正的知一定要落实到行上,只有落实到行上,有了切实的体验,才算得上知,否则就是“未知”( )。
  83.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行善者伪也。”中的“伪”是指_____( )。
  84. 中国古人认为“性源于味”。从哲学的高度对味的根本,食物原料的自然之味,调味品的相互作用、变化,水火对味的影响等均作了细致的论辩阐发,体现了人们对协调食材味性,保留其本味的追求与认识水平的著作是( )。
  85. 朱熹认为通过_____收敛身心. 保持恭谨. 防止懈怠,内心保持安定,以便更好地认识事物之理( )。
  86. 仁对_____表现为孝. 对_____表现为悌. 对_____表现为推己及人的爱( )。
  87. “乌鸦反哺”的故事是说乌鸦也懂得( )。
  88. “庖丁解牛”出自我国古代著作( )。
  89. 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服,充益精气”的食物搭配原则的著作是( )。
  90. 朱熹认为《大学》中的“格物”. “致知”就是_____( )。
  91. 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中医理论,在食养上春夏之际宜进食些( )。
  92. 孟子主张“_____为贵,_____次之,_____为轻。”( )。
  93. ( )是家文化的倡导者、维护者,也是最终的受益者。
  94. 关于家风,说法不正确的是( )。
  95. 佛教对我国饮食文化最重要的影响在体现在素食体系的产生于发展,但在佛教传入初期,僧人还允许吃三净肉,那么,严禁僧人吃肉,使得成千上万的佛寺一律素食得以实施的帝王是( )。
  96. 中国烹饪在原料利用上的基本原则是( )。
  97. 认为“食”是众生生死症结的根本所在,若调试不当则会影响自己修行的哪一宗教的饮食观念( )。
  98. 仁表现为无差别区分的单一形式的爱。( )
  99. 宗教从观念上对食物的好坏、对食物的可吃不可吃等施加了影响,不同的宗教理论又会导致不同的饮食观念。( )
  100. 清真饮食的特点是以注重清洁为要义。( )
  101. 价值的态度说认为价值是主体根据自己需要自觉的友谊的赋予客体的属性,它反映了主体对客体的态度。( )
  102. 荀子主要是从仁的方面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升华和拓展。( )
  103.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应念物力维艰。”属于家训。( )
  104. 食礼的“礼”已经萌芽于祭祀过程之中,但只有当食事的目的不是为了“死人”,而是为了“活人”时,也就是说,只有其目的、性质从天上转移到地上的人群当中时,才可能认识食礼的本来形态。( )
  105. 价值是定义人与物本身存在的核心概念,是人存在与发展的本质。( )
  106. 治世或乱世是根据_____来确定。_____才是国家治乱的标志( )。
  107. 冬季,人们日常选择食用温热助阳之品,以达扶阳散寒之功效,谓之( )。
  108. 在我国古代有很多关于孝顺的故事,比较有名的是“二十四孝”。其中,“扇枕温衾”讲的是( )的故事。
  109. _____的政治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最高成就( )。
  110. 信念、理想、规范、标准、关系、倾向、爱好、选择属于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时时、处处起作用,指导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动,评价某一事物就是来源于并反映了抽象的理想价值。这体现了价值本质的( )。
  111. 孟子生活的时代属于_____,当时七雄争霸。孟子反对为争夺土地. 城池完全不顾民众的生命,他四处游说诸侯,希望实行仁政( )。
  112. 中国饮食文化注重原料的天然味性。所谓“味性”,具有“味”和“性”两重含义,“味”是人的鼻、舌等器官可以感受和判断的食物自然属性,而“性”则是人们可以直接感觉的物料的功能。( )
  113. 时代发展了,视频通话、微信聊天很方便,家信已经过时了。( )
  114. 一个词、一句话可以成为家风的载体。( )
  115. 淮南王刘安、嵇康、葛洪、陶弘景等认为养生长寿的核心在于“适饮食”“省嗜欲”。( )
  116. 我国已进入新时代,没有必要再提倡俭以养德、静以修身的家风了。( )
  117. _____. _____是仁的起点( )。
  118. 荀子认为通过“_____”来节制欲望,让物质财富和人的欲望两者“相持而长”,互相限制又互相支持( )。
  119. 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 )。
  120.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知”是指心理上的认知,“行”_____( )。
  121. 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有着深刻的影响,例如吃被涂以各种感情色彩( )。
  122. 食生活包括( )。
  123. 饮食上的尊卑之礼是食礼的一个重要内容,餐桌上的尊卑礼仪具体表现为( )。
  124. 下面哪些句子体现了地理环境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
  125. 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是指( )。
  126. 道教影响下的饮食文化观念有( )。
  127. 下面哪些句子体现了“本味主张”( )。
  128. 食生产包括( )。
  129.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普遍存在于家风之中。( )
  130. 教化是通过教育使风俗和人心发生变化。( )
  131. 它由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量来决定。这种价值学说是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指定资本化市场下交易的本质,他是一种特定范畴的价值概念,属于价值本质的劳动量说。( )
  132. 儒家学者们强调"礼",追求"礼",即是要树立一种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用以调整和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 )
  133.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辞让之心,义之端也;羞恶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
  134.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国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思想和观念,是我们大家熟悉的,而不是莫测高深的玄思妙想。( )
  13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正是新时代家风的来源。( )
  136. 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认为人的善性会每时每刻毫无阻碍地呈现出来,现实中的人每个人都是尧舜。( )
  137.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
  138. 饮食养生源于衣食同源认识和医食合一的思想与实践。( )\
  139. 人类的饮食生活,是一定历史阶段的文明基准与文化风貌的总和反映。( )
  140. 家风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与社会风气无关。( )
  141. “老规矩”是长辈总结的生活经验,为了表示对长辈的尊重,我们必须遵守。( )
  142. 阴阳的相关性指用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它可以不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进行分析。( )
  143. 人文精神从根本上说,是指人生信念、社会理想、生存方式等方面的价值追求( )
  144. 医学史表明:医学是专门关注人的生命、关爱人的健康的。伦理就成为医学的木质属性之一。( )
  145. 家规,是祖上对家族内人的行为规范。一般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 )
  146. 董仲舒是古文经学的大师。( )
  147. 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说,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尊重人的价值。( )
  148. 青海藏族自称“安多哇”,其祖源属于古代游牧民族匈奴。( )
  149. 长期受到人们遵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的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精神。( )
  150.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是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求。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 )
  151. 文化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
  152. 关于价值的本质,存在多种观点。比如:“本性说”、“情感说”、“抽象说”、“奥妙说”“关系说”、“意义说”或“需要说”、“属性说”或“效用说”、“主体性说”或“态度说”、以及“劳动量说”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都客观的讲述了价值的本质。( )
  153. 中国古代医学伦理道德的历史发展分为四个时期: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相对完善时期。( )
  154. 一种事物,能够满足另一种事物的某种需要的属性,我们称之为“价值”,即物的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属性,即是该物的价值。( )
  155. 蒙古族的饮食与藏族基本相同,喜食炒面和牛羊肉。( )
  156.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
  157. 价值具有多元化。( )
  158. 饮食文化就是关于人类在什么条件下吃?吃什么?怎么吃?吃了以后会怎样等等一系列围绕“吃”而延伸出来的学问。( )
  159.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理论的源头活水。( )
  160. “社稷”是政权的代称,“社”是指土地, “稷”是指粮食作物的概称。( )
  161. 扁鹊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神医、是战国时期的医学家、是中医学的开山鼻祖,反对巫术治病。( )
  162. 礼仪制度始于饮食,《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食礼是一切礼仪制度的基础。人类的饮食活动之初,食礼便开始逐渐形成。食物是远古祭祀鬼神时的物质凭借,是祭祀演示过程的道具和信物。( )
  163. 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是万物的尺度,人类智慧与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所特有的且为人而存在的人类有史以来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人类的世代繁衍承传中一直占据着优先的地位。( )
  164. 自陶器作为原始人类的乘食器进入人类生活直至唐代,中国人一直是以各自的食具进食的分餐制。( )
  165. 人文精神反应了人们的价值观、人性观。( )
  166. 春秋末期形成了系统人文精神。( )
  167. 助人是中国最早的医德思想。( )
  168. 陈实功的《外科正宗》被美国1978年出版的《生命伦理百科全书》列为世界古典医药道德文献。( )
  169. ( )是青海省人口最多的民族。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
  170. 青海的( )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
  171. 随着“家文化”之风的盛行,家规越来越被人们津津乐道,“老规矩”重新被人们提了起来,下面三种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
  172. 中国人进食由分餐向合食的转变,大约始于_,至_逐渐普及( )。
  173. “明末清初三大儒”分别是_____. _____. _____( )。
  174.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谁的饮食观点( )。
  175. 价值是一种有用的属性是属于那种认识( )。
  176. ( )是青海省在全国唯一设有自治县的民族。
  177. 下面体现了食德原则的句子是( )。
  178. “衣食既足,礼让兴焉”,礼是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中国,至迟到——时,饮食礼仪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备的制度( )。
  179. 南宋时,_____被视为理学的集大成者( )。
  180. _____倡导经世致用的实学,提出“博学于文,行已有耻”( )。
  181. 藏族自古以来一直从事游牧为主的(A),因此有着丰富的( )生产经验。
  182. 下列关于“信所亲,行所服”的理解,正确的是( )。
  183.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中的“庠序”是指_____( )。
  184. 伊斯兰教注重饮食清洁的良好习惯源于( )。
  185. _____通过灾异来说明人逆天而行将会引起各种灾难( )。
  186.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来源于( )。
  187.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各个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同时也吸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这种不断吸纳并完善的特质,属于那种精神( )。
  188.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和下面哪个诗句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一致的( )。
  189. 中国哲学的主题和精义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这三者对应于具有普遍意义的真、善、美三个价值。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儒家思想是康德式的“真→美→善”,儒家的主流大都把论证“天人合一”或以说明“天人合一”为第一要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的哪种精神?( )。
  190. 儒家文化非常强调教化的作用,自始至终渗透了伦理道德观念。所以,汤一介先生认为,儒家学说的核心在于“教人如何做人”的方面,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有德行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这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的哪种?( )。
  191. 下列体现爱国主义情怀的诗句是( )。
  192. 战国末期,我国产生了( )。
  193. 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是_____. _____. _____( )。
  194. 佛教形成与哪个朝代( )。
  195. 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 )。
  196. 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说法错误的是( )。
  197. 黄宗羲认为设官的目的在于_____( )。
  198. 孔子说“_____”意思是一个人能否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主要取决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不是取决于他人的影响( )。
  199. 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就在于它有( )。
  200. 有关家风,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201. 朱熹说“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这里的“气质之性”指的是_____( )。
  202. 墨家的创立者是鲁国人_____( )。
  203. 孔子的“中庸”说、老子的“抑损举补”理论以及我们的祖先在劳动实践中创立了“阴”和“阳”这个哲学概念。当人们用这两个概念来解释自然和人事变化的时候,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精神。
  204.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夫之认为朱熹主张_____,错误是“_____”;王阳明的“_____”导致“以知为行,则以不行为行”,错误是“_____”。他们的共同错误都是排斥行( )。
  205. 王阳明的“理”是指孝. 忠. 信. 仁等道德原则。“心即理”指的是_____( )。
  206.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 )。
  207. 下面哪副画作展现出了古人分餐制的情况( )。
  208. 先秦时期孔子提出“仁”的观念,从价值观看,它的基本规定则是“_____”,体现出一种朴素的人道原则( )。
  209. “食志-食功-食德”是谁的饮食思想( )。
  210.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一语出自( ).
  211. 《老子》一书提出的“道法自然”,是中国传文化中强调要如实认识自然,不要附加人的主观想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 )。
  212. 价值的实质在于它具有( )。
  213. 饮食文化的教化功能主要有( )。
  214. 《明史*礼志十》中提出“庶人相见礼”。( )
  215. 礼仪于宗教关系主要有( )。
  216. 饮食与礼义表述正确主要有( )。
  217. 中国清真饮食的涵义是中国不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食用的,符合伊斯兰教法律例食物的统称。( )
  218. 伊斯兰教饮食习惯受哪些影响( )。
  219. 东汉时,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奉道家创始人老聃为教主。( )
  220. 礼义制度始于饮食。( )
  221. 医药学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孕生于原始人类的饮食生活之中。( )
  222. 吃有多重涵义,比如可以表达人生境遇。( )
  223. “味性”的含义主要有( )。
  224. 饮食养生主要有( )。
  225. 吃的涵义有主要有( )。
  226. 地理对饮食文化无影响。( )
  227. 地理对饮食文化的影响主要有( )。
  228. 长江中下游地区拥有儒道文化,汉藏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三大体系。( )
  229. 台孩意思主要有( )。
  230. 青海汉语方言出现相当于格,数等语法范畴表达形式主要有( )。
  231. 青海汉语方言中没有很多少数民族语言词汇。( )
  232. 河湟地区主要有( )。
  233. 青海地区属于温暖地区,民众不喜欢喝酒御寒。( )
  234. 家风特点主要有( )。
  235. 曾林书15岁中了秀才。( )
  236. 传统文化学习,继承先贤文化,并有融入时代环境中创新文化理念。( )
  237. 知己主要有( )。
  238. 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239. 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 )
  240. 传承孝道家风主要有( )。
  241. 关于家风描述主要有( )。
  242. 陈实功介绍主要有( )。
  243. 陈实功是中国唐代内科学家。( )
  244. 中国历史上医学大家主要有( )。
  245. 按照现行学科类型划分主要有( )。
  246. 扁鹊写了《伤寒杂病论》。( )
  247. 道德是医学的本质属性之一。( )
  248. 理的涵义是气的运行变化顺畅面具具有条件理依托气而存在。( )
  249. 顾炎武赞同世儒清谈孔孟,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修己治人之实学。( )
  250. 张载提出“民胞物与说”。( )
  251. 王夫之思想主要有( )。
  252. 王阳明早期受朱熹思想的影响。( )
  253. 知行合一主要有( )。
  254. 主敬的价值是( )。
  255. “行”是是为为学的目的和为学过程的完成。( )
  256. 黄宗羲对君子专制批判主要有( )。
  257. 黄宗羲认同君主专制。( )
  258. 理学主要有( )。
  259. 顾炎武思想主要有( )。
  260. 荀子思想主要有( )。
  261. 礼的重要性有( )。
  262. 孔子学说的两大支柱是仁和礼。( )
  263. 天人感应思想来自战国。( )
  264. 老子认为必须实行礼治,才能恢复社会秩序。( )
  265. 天人感应主要有( )。
  266. 孟子提出“性恶”。( )
  267. 善主要有( )。
  268. 会通精神是指提升儒学的哲学内涵。( )
  269. 阴阳,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关系。( )
  270. 荀子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271. 阴阳含义主要有( )。
  272. 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有( )。
  273. 人格精神主要有( )。
  274. 礼仪形式,提倡德治。( )
  275. 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无名”“有名”有关。( )
  276. 人文精神反映的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性观时代精神。( )
  277. 会通精神主要有( )。
  278. 人文精神包括( )。
  279. 体现救世济时的道德观念主要有( )。
  280. 价值的源泉在于情感。( )
  281. 价值的本性说主要有( )。
  282. 文在古文中通“纹”主要有( )。
  283. 古形字是由一个头朝上的人和一个头朝下的人组成的,本义是变化。( )
  284. 价值是后天培养的。( )
  285.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有主要有( )。
  286. 李斯提出有教无类。 ( )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8)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