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现实社会中,为披露不法行为和不正当的行为,新闻报道和评论只要主要事实真实,仅个别细节上有失真实或用词造句不当的,则不能认为构成侵权。
A:对 B:错
答案:对
2.报道自杀新闻时, 应放在显著的版面与位置, 其次放有关心理救助的信息。
A:对 B:错
答案:错
3.表达自由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文化繁荣的重要保证。
A:对 B:错
答案:对
4.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规定,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方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A:对 B:错
答案:对
5.媒体可以超越司法程序抢先报导,制造对司法机关施加压力的舆论。
A:对 B:错
答案:错
6.新闻传播法的调整对象是由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构成的统一整体。
A:错 B:对
答案:对
7.20世纪末报刊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以揭黑实现新闻寻租成为一种新的形式。
A:对 B:错
答案:对
8.虚假新闻引发社会不稳定,如日本地震时期发生抢盐潮。
A:对 B:错
答案:对
9.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归口中宣部领导。
A:对 B:错
答案:对
10.新闻摄影伦理缺失包括摆拍虚假型、张冠李戴型、恶意篡改型、缺乏人文关怀型、渲染悲痛煽情型、不顾及他人隐私型。
A:对 B:错
答案:对
11.匿名消息来源使用时应当注意()
A:匿名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不准确 B:记者可能将杜撰的事实冒充为匿名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 C:匿名消息来源只是为了一己私利 D:匿名消息来源可能造成虚假新闻

12.如何理解法的历史渊源?()
A: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B:古代的“法”象征着公正、公平,是一种模范、规则、秩序。 C:古汉语中“法”的意义是指通刑,规定人们应当做出某种行为和禁止做出某种行为,若是违反,就要受到刑罚处罚。 D:自古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3.梅尔文·门彻教授将消息来源分为()
A:物的消息来源 B:人的消息来源 C:匿名消息来源 D:网络消息来源 14.下面伦理原则理解正确的选项有()
A:中庸之道:过度与不及都破坏完美,唯有适度才保存完美 B:效益主义:检验一个行为是否道德要看其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使用于每一个人 C:无知之幕:对社会中最少受惠者的兼顾 D:绝对律令:为最大多数的人谋求最大的善 15.人文关怀主要在于()
A:关怀个体的自我实现与自由,追求人性的完善,实现人的最大发展 B:尊重人的尊严、思想和情感 C:舍己为人,为多数人的利益着想 D:  肯定人的价值、意义和人的主体性 16.哪些情形需要打马赛克?
A:与新闻事件无关的其他人 B:要求保密的举报人、证人 C:正在进行抓捕的嫌疑人 D: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 17.《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6条规定:
A:严格遵守和正确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B: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C: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D: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 18.新闻摄影工作者应谨慎处理血腥、暴力、恶心和色情图片。使用时需考虑:
A:对当事人及其家属的影响 B:对社会的影响 C:能否带来极大的流量与关注 D:对说明新闻事件是否必要 19.当前多数记者经常采用暗访手段的原因主要有()
A:隐性采访能极大的刺激受众的好奇心,提升媒体关注度 B:隐性采访能更好的实现舆论监督 C:隐性采访能避开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 D:隐性采访能最大限度,逼近事实真相 20.有一部分人认为我国并不存在媒介审判现象。理由在于()
A:我国法律制度属于大陆法系,实行的参审制,审判是由法官所掌握,而专业型法官对于媒体的报道具有比较强的抵抗力 B:我国是判例法系国家,在进行司法活动时实行陪审团制度 C:我国媒体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党和政府领导新闻事业对新闻业具有较强的控制力 D:我国司法权力的配置及其运行还存在问题,媒体的报道和舆论关注,会影响审判的公正。 2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的()、()、()、(),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抓手。
A:公信力 B:传播力 C:影响力 D:引导力 22.以下照片中,利用先进数字技术对照片恶意篡改型的有()
A:《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 B:《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 C:《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 D:周正龙拍摄的野生华南虎 23.如何理解新闻真实()
A:新闻工作者有自己的情感和价值判断,新闻事实的报道不可避免的会有报道者的主观色彩。 B:新闻追求真实快速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对当事人造成不良影响。 C: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时效性要求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无限逼近事实真相,及时有效的进行报道和传播。 D:新闻工作者往往需要在追求真相的职业要求与社会大众公认的伦理价值之间寻找平衡。 24.国家秘密的界定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A:国家秘密必须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具有合法性 B:国家秘密仅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 C:国家秘密只要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家机关就可以指定为国家秘密 D: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 25.下列那些说法可以用来解释我国没有媒介审判()?
A:我国法律制度属于大陆法系,实行的参审制,审判是由受过法律专业教育和训练的法官所掌握,而专业型法官对于媒体的报道具有比较强的抵抗力。 B:我国尚未出现过媒介审判案件,媒介对司法的报道只是舆论监督的一种形式。 C:我国司法权力的配置及其运行还存在问题,与媒介审判无关。 D:我国媒体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党和政府领导新闻事业对新闻业具有较强的控制力。 26.下列哪些原则可以用来抗辩新闻侵犯隐私权案例()
A:权利人同意原则 B:政府官员克减隐私原则 C:公众知晓、公共场合、公开记录原则 D:公共利益原则 27.《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确立了涉及政府官员名誉权诉讼的三项原则,有()
A:实际恶意标准 B:错误必须容忍 C:原告应当证明被告存在实际恶意 D:公共利益原则 28.徐迅认为这样《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存在的缺陷有()
A:操作性差 B:内容简单 C:表述含混 D:涉及范围小 29.媒介的监督主要有()
A:上级主管部门监督 B:受众监督 C:第三方监督 D:同行监督 30.下列哪些原则是表达自由保障的原则()
A:禁止事先限制原则 B: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原则 C:内容中立原则 D:最少限制原则 31.新闻自由和司法公正,二者()
A:应当在制度和体制的设计上尽量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 B:两者之间既是报道与被报道的关系,又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C:我们的社会既需要司法机关独立履行职责,也需要传媒对司法活动进行报道与监督 D:新闻自由和司法公正都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基石 32.侮辱指()
A:侮辱指故意用语言、文字、暴力等手段贬损他人人格,从而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B:新闻侮辱主要是书面方式的侮辱行为。 C:按照侮辱性言辞同陈述事实的关系,侮辱可以分为辱骂和丑化 D:侮辱的方式包括暴力方式,口头方式或书面方式 33.对于表达自由的概念,目前学者有下列哪些主张()
A:表达自由是指公民有表达的自由,而不受其他外来因素之干扰。 B:表达自由不但包括信息的输出权,而且还包括信息的输入权 C:言论自由是表达自由的众多表现形式之一。 D:表达自由等同于言论自由 34.我国法律对名誉权的保护,有()
A:《民法通则》第101条: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B:《宪法》第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C:政府官员必须证明被告的陈述具有“实际恶意”,否则官员就不能对有关其官方行为的诽谤错误而获得赔偿 D:《刑法》第246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5.当代世界的法系主要分为四类:()
A:大陆法系 B:英美法系 C:他法系,包括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非洲法系等 D:社会主义法系 36.表达自由的价值一般涵盖()层面
A:民主 B:社会 C:真理 D:自我 37.最小伤害原则的运用,需要做到()
A:报道时要有隐私意识 B:采访时注意把握气氛 C:采访前做好充分准备 D:采访时注意提问的技巧 38.下列报道引发维特效应的是()
A:富士康跳楼事件 B:《博士生跳下7楼身亡 父母公布其遗书警示后人》 C:张国荣自杀报道 D:2014年,报道美国影星罗宾·威廉姆自杀 39.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主要有两种行为会引起危害国家安全的后果,即煽动和泄密 B:犯罪主体是自然人,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C: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安全,即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危害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 D: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构成,具有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故意,即行为人必须具有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国家安全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40.道德评价包括()
A:良心 B:品德 C:行为 D:名誉 41.()即焚烧美国国旗案,将象征性表达纳入第一修正案的保护范围。
A:“尼尔诉明尼苏达州案” B:“得州诉约翰逊案” C:“惠特尼诉加利福尼亚州案” D:“申克诉美国案” 42.1881年,法国第三共和国议会通过了(),明确规定“印刷和出版是自由的”。
A:《论言论自由》 B:《出版自由法》 C:《反间谍法》 D:《论出版自由》 43.()是指故意或者过失散布某种虚假的事实,贬损他的人格,从而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A:诽谤 B:侮辱 C:丑化 44.英国学者卡伦·桑德斯将新闻分为“日记式”和“非日记式”新闻,他认为“非日记式”新闻的是()
A:国庆报道 B:通胀指数公布 C:从专业杂志中挖掘的信息报道 D:地震报道 45.我国宪法对表达自由做了一些限制性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剥夺政治权利,包括剥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D: “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46.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合理使用()
A: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 B:为新闻传播而使用 C:网络媒体转载传统媒体的作品 D: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47.下列哪一案中产生了“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原则”()
A:“尼尔诉明尼苏达州案” B:“惠特尼诉加利福尼亚州案” C:“申克诉美国案” D:“得州诉约翰逊案” 48.你怎么理解当代世界法系()
A:当代世界的法系最主要的、影响力最大的两大法系:英美法系和伊斯兰法系 B:英美法系起源于欧洲大陆上的罗马法,因此英美法系也被称为罗马法系。 C:法系又称“法律家族”,是指具有共同历史传统和外部形势特征的若干地区和法律的总称 D:当代世界的法系主要分为四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其他法系 49.以下哪个案件是关于媒介审判的()
A:姚贝娜遗体被偷拍 B:杨武事件 C:张金柱案 D:山西繁峙矿难 50.山西繁峙矿难事件,属于下列哪种新闻寻租现象()
A:新闻敲诈 B:有偿不闻 C:新闻贿赂 D:有偿新闻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7)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