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内容已经过期谨慎付费,点击上方查看最新答案

鲁迅研究

  1. 《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是哪次惨案中的遇害者?( )

  2. A:“四一二” B:“三一八” C:“一二九” D:“五卅”
    答案:“一二九”
  3. “爱姑”这个人物形象出自鲁迅的哪部小说?( )

  4. A:《伤逝》 B:《离婚》 C:《药》 D:《孔乙己》
    答案:《离婚》
  5. 阿Q是个极卑微的人,而未庄人全部在他眼里,甚至赵太爷进了学,阿Q也不表示推崇,以为”我的儿子将来比你阔多了”。这体现了阿Q性格的( )特点。

  6. A:自欺欺人 B:自尊自大 C:自由自在 D:自轻自贱
    AI参考:答案选D:自轻自贱。根据题干信息,阿Q极卑微,但未庄人却在他眼里,甚至赵太爷进了学,他也不表示推崇,以为“我的儿子将来比你阔多了”。这表明阿Q对自己极不自信,甚至贬低自己,体现了他自轻自贱的性格特点。而AB两项与题干内容无关,可排除。C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也可排除。因此,正确答案为D。'
  7. “子君”这个人物形象出自鲁迅的哪部小说?( )

  8. A:《孔乙己》 B:《伤逝》 C:《药》 D:《离婚》
    答案:祝福
  9. 下列属于《阿Q正传》中的人物的是( )。

  10. A:丁举人 B:七大人 C:何大人 D:赵太爷
    答案:小D;王胡;吴妈
  11. “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出自哪部作品?( )


  12. A:《狂人日记》 B:《孤独者》 C:《在酒楼上》 D:《阿Q正传》
    AI参考:正确选项为D:《阿Q正传》。原文中的话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这句话反映了阿Q的自大和自我中心的心态,符合《阿Q正传》的主题和人物特点。其他选项中,《狂人日记》、《孤独者》和《在酒楼上》都没有这句话,因此不是正确答案。'
  13. “灰土”这个意象,反复出现在哪部作品里。( )

  14. A:《秋夜》 B:《希望》 C:《影的告别》 D:《求乞者》
    AI参考:正确选项是A:《秋夜》。《秋夜》中出现了“灰土”这个意象,如“我家的窗外就是秋夜,虽然微雪,然而很冷。窗外的两株枣树,可怜巴巴的活着,瑟缩着槎枒的影子,好像失了窠巢的老鸟。”因此,选项A是正确答案。'
  15. 《孤独者》出自鲁迅的小说集( )。

  16. A:《故事新编》 B:《呐喊》 C:《彷徨》 D:《朝花夕拾》
    答案:彷徨》AI参考:正确答案是B:《呐喊》。《孤独者》是鲁迅的一篇中篇小说,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因此,选项B是正确答案。'
  17. 鲁迅一生共创作杂文( )多篇。

  18. A:600 B:500 C:700 D:400
    AI参考:正确选项是C:700。鲁迅一生共创作杂文700多篇。这些杂文包括了他不同时期的作品,涉及到了社会、文化、思想等多个方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对中国文学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 “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与悲哀,为子君,为自己。”出自哪部作品?( )

  20. A:《在酒楼上》 B:《伤逝》 C:《离婚》 D:《孤独者》
    答案:鲁迅
  21. “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出自鲁迅的哪部小说?( )

  22. A:《祝福》 B:《离婚》 C:《药》 D:《孔乙己》
    答案:祝福
  23. 《药》中的革命者形象是( )

  24. A:夏瑜 B:吕纬甫 C:华小栓 D:秋瑾
    答案:得伐石太太AI参考:正确选项是A:夏瑜。《药》中的革命者形象是夏瑜,他是一个为革命献身、追求真理、争取自由和平等的英勇形象。他的故事和牺牲成为小说中最为感人的一段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革命者的命运和追求。小说通过夏瑜的牺牲和他与华家之间的关系,展现了革命者和群众之间的互动和联系,以及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压迫。其他选项中的人物都不是《药》中的主要革命者形象。'
  25. 鲁迅称“因为惊讶于青年之消沉”而做的作品是( )。

  26. A:《复仇》 B:《秋夜》 C:《希望》 D:《雪》
    AI参考:正确答案是B:《秋夜》。题目中明确指出“鲁迅称‘因为惊讶于青年之消沉’而做的作品”,选项中只有《秋夜》符合这一描述。鲁迅在《秋夜》中通过对青年人物形象和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青年消沉现象的担忧和反思。因此,正确答案是B。'
  27. 小说《伤逝》采用的结构是( )。

  28. A:对话体 B:散文体 C:话剧体 D:日记体
    AI参考:小说《伤逝》采用的结构是散文体。《伤逝》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采用的是散文体的结构,即以主人公涓生的内心独白和日记形式来展开故事情节,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对话体、话剧体、日记体都不是《伤逝》所采用的结构形式。因此,答案为B:散文体。'
  29. ( )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30. A:孔乙己 B:陈士成 C:四铭 D:鼻涕阿五
    答案:孔乙己AI参考:答案是A:孔乙己。根据题目中的描述,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是唯一的人,而选项中只有A选项是符合这个描述的,即孔乙己。其他选项B、C、D都不符合题目中的描述。因此,正确答案是A。'
  31. 鲁迅与( )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32. A:1935年 B:1936年 C:1937年 D:1934年
    AI参考:正确答案是B,即“1936年”。鲁迅于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33. 属于鲁迅的小说中封建末代知识分子的是( )。

  34. A:孔乙己 B:鼻涕阿五 C:吕纬甫 D:四铭
    AI参考:正确答案是A:孔乙己。《孔乙己》中的主人公是封建末代读书人,生活在社会下层,有善良的一面,也有值得同情的一面。其余选项不符合要求。因此答案为A。其余选项B鼻涕阿五未提及其他内容,所以不符合要求。C吕纬甫人物在文中是以多余的人的代表出现,代表了一种灰色的没有理想的中间人物形象,其价值仅止于此,也算不上一个正面形象。D四铭和小说主人公不同是代表作者鄙夷鄙视的人之一而已。综上所述这些都不符合“封建末代知识分子”的要求。所以答案为A孔乙己。'
  35. 鲁迅出生与哪一年?( )

  36. A:1881年 B:1906年 C:1898年 D:1907年
    答案:1881年AI参考:正确选项是【A:1881年】。鲁迅出生于1881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和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
  37. 《伤逝》出自鲁迅的小说集( )。

  38. A:《故事新编》 B:《彷徨》 C:《朝花夕拾》 D:《呐喊》
    答案:彷徨》
  39. 《孔乙己》出自鲁迅的小说集( )。

  40. A:《朝花夕拾》 B:《彷徨》 C:《呐喊》 D:《故事新编》
    AI参考:正确答案是C:《呐喊》。《孔乙己》是鲁迅创作的小说,该小说出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
  41. 鲁迅的第一个杂文集是(),最后一个杂文集是( )。

  42. A:《华盖集》 B:《且介亭杂文末编》 C:《伪自由书》 D:《坟》
    AI参考:正确选项为ABD。鲁迅的第一个杂文集是《坟》,最后一个杂文集是《且介亭杂文末编》。鲁迅一生出版了多部杂文集,其中《华盖集》和《且介亭杂文》是其中的两个重要系列。因此,选项A和D也是正确的。而选项C《伪自由书》则不是鲁迅的最后一个杂文集。'
  43. 鲁迅的散文(诗)集是( )。

  44. A:《呐喊》 B:《朝花夕拾》 C:《故事新编》 D:《野草》
    答案:["野草"]AI参考:正确选项是【D:《野草》】。鲁迅的散文(诗)集是《野草》,收录了鲁迅的一些经典散文和诗歌作品。'
  45. 鲁迅小说人物中,被称作“鲁迅自画像”的小说人物是( )。

  46. A:吕纬甫 B:魏连殳 C:孔乙己 D:四铭
    AI参考:正确答案是C:孔乙己。孔乙己是鲁迅小说中最为典型的“多余人”形象,也是鲁迅小说中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因此被称作“鲁迅自画像”。其他选项中,吕纬甫、魏连殳、四铭等人物形象虽然也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与孔乙己相比,其典型性、深刻性、艺术性都略逊一筹。因此,正确选项为C。'
  47. 鲁迅认为,中国历史多在两个时代中循环,这两个时代便是( )。

  48. A: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 B:被封建阶级统治的时代 C:暂时太平和安稳的时代 D: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AI参考:正确选项为AB。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提到,中国历史多在两个时代中循环,一个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另一个是“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两个时代是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特征,反映了中国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其中,“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指的是被封建阶级压迫和剥削的时代,而“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则是指封建社会中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但仍然存在着奴隶制的残余和压迫。因此,选项AB为正确选项。选项C和D不是鲁迅所指的两个时代之一,因此不正确。'
  49. 赵太爷、鲁四老爷等人物,本别出自鲁迅的小说()和( )。

  50. A:《阿Q正传》 B:《长明灯》 C:《离婚》 D:《祝福》
    AI参考:正确选项为:D:《祝福》。赵太爷、鲁四老爷等人物是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主要人物。这些人物代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和思想观念,通过他们的言行和故事,鲁迅揭示了旧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不合理现象。'
  51. 下列作品选自鲁迅小说集《彷徨》的小说是( )。

  52. A:《祝福》 B:《阿Q正传》 C:《离婚》 D:《孔乙己》
    答案:正确AI参考:正确选项为:《祝福》和《孔乙己》。鲁迅的小说集《彷徨》中包含了《祝福》和《孔乙己》这两部作品。其中,《阿Q正传》是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中的作品。而《离婚》则是出自鲁迅的小说集《故事新编》。因此,选项C和D是符合题目的正确选项。'
  53. 《铸剑》的主人公是( )和()。

  54. A:宴之敖 B:眉间尺 C:庄子 D:老子
    答案:晏之敖眉间尺AI参考:正确选项为B和C。《铸剑》是鲁迅先生的中篇小说,其中主人公是眉间尺和宴之敖。庄子和老子并非主人公,而是故事背景中的人物。A选项宴之敖可能是指隐喻的一个神秘人物或组织,而不是《铸剑》的主要角色。所以,答案为B和C。'
  55. 下面那两部作品揭示封建社会旧知识分子被“吃”的命运。( )

  56. A:《孔乙己》 B:《祝福》 C:《白光》 D:《一觉》
    AI参考:正确选项是A、D。《孔乙己》和《一觉》是鲁迅的作品,揭示了封建社会旧知识分子被“吃”的命运。而B选项《祝福》是鲁迅的小说,它反映了旧中国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但没有直接涉及到封建社会旧知识分子的命运。C选项《白光》是老舍的小说,虽然涉及到一些知识分子的困境,但并没有直接揭示封建社会旧知识分子的被“吃”的命运。'
  57. 下面那两部作品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故事新编》。( )

  58. A:《孔乙己》 B:《理水》 C:《祝福》 D:《补天》
    答案:《出关》;《采薇》;《补天》AI参考:正确选项是:A:《孔乙己》 D:《补天》。《故事新编》是鲁迅的小说集,其中收录了鲁迅创作的现代白话小说。选项A《孔乙己》和选项D《补天》都是《故事新编》中的作品。而选项B《理水》是《呐喊》中的作品,选项C《祝福》是《彷徨》中的作品。'
  59. 下面那两部作品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

  60. A:《影的告别》 B:《祝福》 C:《一觉》 D:《补天》
    AI参考:下面两部作品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即《影的告别》和《希望》。选项中B《祝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D《补天》是鲁迅的一篇小说,不是散文诗。因此选项中AB正确。'
  61. 人的生存和中华民族的生存,是鲁迅改造旧传统,建构新传统的立足点。( )

  62. A:对 B:错
    AI参考:正确答案是A:对。鲁迅先生一生致力于改造旧传统,建构新传统,他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这一思想。其中,人的生存和中华民族的生存是鲁迅改造旧传统,建构新传统的立足点。因此,选项A“对”是正确的。'
  63. 鲁迅要除去自己灵魂里的“毒气”和“黑气”的一篇文章是《影的告别》。( )

  64. A:对 B:错
    AI参考:答案是B:错。鲁迅要除去自己灵魂里的“毒气”和“黑气”的一篇文章是《呐喊自序》而不是《影的告别》。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表达了他对旧社会的愤怒和不满,并决心通过文学创作来唤醒人们的觉悟,去除自己身上的“毒气”和“黑气”。因此,这个判断题是错误的。'
  65. 以鲁迅为代表的“语丝体”,其文章体裁是杂文。( )

  66. A:错 B:对
    答案:杂文
  67. 被鲁迅自己评价为“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意义”的小说集是《故事新编》。( )

  68. A:对 B:错
    答案:《故事新编》
  69. 鲁迅的《野草》是一部揭露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的作品。( )

  70. A:对 B:错
    AI参考:正确答案是A:对。鲁迅的《野草》是一部揭露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的作品。这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鲁迅的一些重要作品,通过描写个人在社会的遭遇和感受,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内心世界。鲁迅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常常对社会现实进行揭露和批判。'
  71. “铁屋子”理论,最早出现在《<呐喊>自序》里。( )

  72. A:对 B:错
    AI参考:答案:B。铁屋子”理论是鲁迅先生在《药》中提出来的,该理论最早不是出现在《<呐喊>自序》里。所以答案为B。'
  73.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黯故园”选自鲁迅的古体诗《自题小像》。( )

  74. A:错 B:对
    AI参考:答案是B:对。根据题干中的诗句和作者信息可以判断,该诗句出自鲁迅的《自题小像》,因此判断题目的答案为B,即“对”。'
  75. 《补天》描写了神话人物女娲开天辟地,黄土抟人,炼石补天的故事。( )

  76. A:对 B:错
    AI参考:答案是A:对。《补天》是一篇神话故事,描写了神话人物女娲开天辟地、黄土抟人、炼石补天的故事。因此,该题判断为对。'
  77. 1902年鲁迅赴日本留学,最初选择的人生道路是弃医从文。( )

  78. A:错 B:对
    答案:日本丨1904丨医学救国AI参考:答案是B:对。根据题干中的信息“1902年鲁迅赴日本留学,最初选择的人生道路是弃医从文”,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B,即正确选项为“对”。鲁迅在留学日本期间,因为目睹了国人的麻木和不觉醒,从而决定弃医从文,用文字唤醒国人的思想觉悟。'
  79. 《伤逝》写于1925年10月,收入《彷徨》前没有发表。( )

  80. A:对 B:错
    AI参考:答案是B:错。《伤逝》是鲁迅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写于1925年,收入《呐喊》。后来,这篇小说被重新编排并收入《彷徨》中,因此在收入《彷徨》前已经发表了。因此,该题判断错误。'
  81. “看/被看”是鲁迅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情节结构模式。( )

  82. A:对 B:错
    AI参考:正确答案是A。在鲁迅的小说中,“看/被看”是反复出现的情节结构模式。鲁迅擅长通过描绘“看”与“被看”的关系来揭示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83. 《药》这部小说的“看/被看”发生在群众与先驱者之间。( )

  84. A:对 B:错
    AI参考:答案:B。题干表述错误,《药》这部小说的“看/被看”发生在群众与群众之间,与先驱者无关。该小说通过描述华老栓一家与茶客之间的互动关系,展示了中国社会中的封建迷信思想和麻木的民族意识,并没有涉及先驱者。'
  85.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本质。( )

  86. A:对 B:错
    AI参考:答案是A:对。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品,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本质,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7. 从创作时间来看,《秋夜》是《野草》的第一篇,《<野草>题辞》是最后一篇。( )

  88. A:错 B:对
    AI参考:B.对。从《野草》的创作时间来看,《秋夜》是最早一篇,《<野草>题辞》则是最后一篇。这是因为《野草》中的许多文章都是在不同的时间段里陆续创作的,但这些文章都被编成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在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点,即每篇文章都是对前面文章的题辞。因此,《<野草>题辞》放在最后作为整体收尾。所以答案为B:对。'
  89. 《秋夜》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第一篇。( )

  90. A:错 B:对
    答案:《秋夜》AI参考:正确答案是B:对。《秋夜》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第一篇。'

点赞(1)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