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测试
1.

普里列平的《萨尼卡》中的中心人物是( )。


A:大学生 B:老人 C:年轻人 D:孩童
答案:C
2.《萨尼卡》中普通民众的代表是( )。
A:萨尼卡 B:母亲 C:扬娜 D:别斯列托夫 3.《萨尼卡》的人物体系设置的一个特色是( )。
A:夸张 B:对比 C:并列 D:狂欢 4.《和白痴一起生活》的主题是( )。
A:性爱主题 B:杀人主题 C:知识分子与人民的关系 D:政权的施虐和知识分子的受虐关系 5.《和白痴一起生活》的妻子是( )。
A:人民的象征 B:政权的象征 C:家庭的象征 D:国家的象征 6.《少女与死神》的主人公自编自导杀人惨剧的目的是( )。
A:通过死者的葬礼来诱出死者的女友 B:触摸死者的身体 C:与心仪的死者见面 D:与尸体发生性关系 7.

《少女与死神》表达的主题是( )。


A:人具有特殊的癖好 B:死亡是人生的终极走向 C:人是堕落与嗜恶的动物 D:人是高尚的存在 8.维克多·叶罗菲耶夫的《三次约会》解构的是( )。
A:爱情乌托邦 B:人的神话 C:苏维埃神话 D:宗教神话 9.维克多·叶罗菲耶夫的《小鹦鹉》揭示的是( )。
A:变态性行为 B:受虐狂主题 C:恋尸癖现象 D:权力领域里的萨德主义 10.《萨尼卡》中的创联党人的特征是( )。
A:常被苏联时代的美好回忆所挟持 B:对当下社会怀着绝望和仇恨的态度 C:政治上比较幼稚 D:大部分出身于普通劳动家庭 11.《萨尼卡》中的别斯列托夫形象特征是( )。
A:不赞成年轻人的破坏行动 B:是俄罗斯知识分子形象 C:认为萨尼卡的行动毫无意义 D:支持萨尼卡的行为 12.

普里列平的《萨尼卡》与高尔基的《母亲》中的母亲形象相比( )。


A:被孩子的思想和行动感召 B:无条件支持孩子们的行动 C:担心孩子们惹出乱子 D:不支持、不理解孩子们的行为 13.民众对待萨尼卡等创联党人的态度( )。
A:认为他们是爱国者 B:不是特别支持 C:认为他们是小丑 D:认为他们跟纳粹分子一样 14.《萨尼卡》中所描写的农村环境是( )。
A:村民生活富足殷实 B:与城市同样充满混乱 C:一副凋敝的景象 D:与苏联时期形成鲜明的对比 15.《萨尼卡》的语言特点是( )。
A:朴素 B:平直 C:自然 D:形象 16.《萨尼卡》书写主题包括( )。
A: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主题 B:爱情主题 C:乡村主题 D:城市主题 17.作者在《萨尼卡》中表达的立场和态度是( )。
A:以旁观者视角的叙事 B:不主张通过革命来改造世界 C:讴歌青年人的行动 D:比较客观公允 18.维克多·叶罗菲耶夫在《悼亡苏维埃文学》一文中的主要观点包括( )。
A:把苏联文学分为官方文学、农村文学和自由派文学 B:认为苏联文学的悲剧在于作家们违背自己的良心和创作风格 C:苏维埃文学的废墟上正在兴起一种新兴的开放的文学 D:新的文学将摒弃社会政治因素和道德说教,回到文学本身 19.维克多·叶罗菲耶夫的后人道主义思想包括( )
A:拒绝对人进行理想化的阐释 B:认为传统的人道主义提供的是地球上根本不存在的、理想化的人的观念 C:人身上的恶根深蒂固 D:19世纪俄罗斯作家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考量 20.《三次约会》运用的文学手法是( )。
A:陌生化 B:讽刺 C:幻想 D:怪诞

温馨提示支付 ¥4.99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79)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