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庭化迁移是农民工维系家庭功能和结构完整性的一种主要方式.( )

  2. 答案:对
  3. 高死亡模式出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时期,这一死亡模式的特点是死亡率高、平均预期寿命低。具体来说,年龄别死亡率表现出高年龄组的死亡率很高、其他年龄组低的态势。( )

  4. 答案:错
  5. 2019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因占比在中国全体人口中达到了90%。( )

  6. 答案:对
  7. 从生物性别来看,女性相对于男性具有生物性的生存优势,一般比男性的存活时间更长。( )

  8. 答案:对
  9. 20世纪50年代左右,发展中国家由于后发优势,死亡率下降速度远远快于发达国家早期死亡率的下降速度,全球的死亡模式趋向一致,不同国家已基本不存在差异。( )

  10. 答案:错
  11. 现代社会变迁中,家庭模式正从关心家庭利益和后代的利他主义转变为强调个体的权益与自我实现的个人主义。( )

  12. 答案:对
  13. 人口抚养系数也称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

  14. 答案:对
  15. 年代学年龄是按年月顺序排列计算的年龄,只能以一岁一组的形式表示。( )

  16. 答案:错
  17. 文化政策是人口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

  18. 答案:对
  19. 生育率宽度收窄是中国生育模式变化的特点之一。( )

  20. 答案:对
  21. 生育政策是狭义人口政策的主导或核心政策。( )

  22. 答案:对
  23. 总和生育率通常是对追踪数据进行分析。( )
  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结婚率呈现较大波动、离婚率快速上升。( )
  25. 死因死亡率能够反映各类疾病死亡对居民生命的危害程度,常用十万分数表示。( )
  26. 根据Lutz等人的观点,总和生育率低于一定水平时,会引发低生育率的自我强化机制。( )
  27. 指责、轻视、敌意等能够显著预测较低婚姻质量。( )
  28. 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
  29. 分年龄人口性别比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缓慢上升的趋势。( )
  30. 在观念领域,性别的社会差异表现为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以及女性应当从属于男性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以及一整套表达性别差异的象征和符号。( )
  31. 人口集中系数小说明土地分布不均匀。( )
  32. 人口密度是指某一时点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公里常住的人口数来表示,反映了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稠密程度。( )
  33. 在中国性别失衡治理实践发展中,国家形成了“5+1”治理工作机制以及多层次治理模式。( )
  34. 中国性别失衡治理是指中国政府及其他相关治理主体采取政策措施和手段削弱男孩偏好、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实现人口性别结构自然平衡的活动。( )
  35. 第二次人口转变实现的前提有多个,其中的“能够”反应个。( )
  36. 人口分布可以按照人口的行政区和人口居住地类型进行分类。( )
  37. 根据Lutz等人的观点,总和生育率低于一定水平时,会陷入“低生育率陷阱”。此时,阻碍生育率提高的力量包括( )。
  38. 我国学者刘建娥认为我国城镇化研究争论的焦点主要围绕哪些方面( )
  39.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两个假设是( )
  40. 在供给-需求理论中的核心变量包括( )
  41. 性别结构的影响因素包括:( )
  42. 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原因:( )
  43. 以下死因中,属于2019年中国人口死亡的前五大死因的是( )
  44. 西方人口学者在探讨人口迁移流动对生育的影响机制时,形成了如下几种解释( )。
  45. 生育峰值年龄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4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总人口性别比呈现高位震荡波动走势,主要有两个原因:( )
  47. 从2000年-2019年,在中低收入国家中,死因为( )的死亡人数下降幅度最大
  48. Lutz等人在其低生育率陷阱理论中,将总和生育率等于( )是为一个关键点。
  49. 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速度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后发优势。结合年龄结构的角度来看,( )是中国实现寿命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50. 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值范围:( )
  51. 反映新生儿性别结构的指标是:( )
  52. 死亡分析的工具有( )
  53. 以下哪个城市人口没有超过千万?( )
  54. 以下选项哪一个不是传染病大流行消退时期的特征:( )
  55. 更替水平生育率是指总和生育率等于( )。
  56. 根据诺特斯坦的观点,现代社会的人口再生产特点是( )
  57. 有关人口金字塔,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
  58. 低死亡模式的年龄别死亡率曲线现( )
  59. 从各大洲来看,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大洲是:( )
  60. 下面哪个不属于人口年龄结构的测量指标:( )
  61. 哪个不属于城市动力学理论中的动力?( )
  62. 不同学者对人口政策的定义有所差异,但在以下方面几乎都有共识( )。
  63. 在低生育率国家,家庭政策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生育率。( )
  64. 狭义人口政策包括生育政策、死亡政策、优生政策和婚姻家庭政策。( )
  65.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将多个方面一体化考虑,其中包括( )。
  66. 人口政策是政府有目的的对人口过程进行干预。这里的“人口过程”包括( )。
  67. 世界人口分布具有不均衡的特点,目前亚洲人口最多。( )
  68. 城市化指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城市数量增加及其规模扩大、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向周围农村扩散的过程。( )
  69. 中国人口密度高于新加坡人口密度。( )
  70. 城市化指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71. 人口再分布的方法有两种:扩散型人口再分布和内聚型人口再分布。( )
  72. 《婚姻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 )
  73. 目前世界上,独居人口主要集中在福利政策优越的北欧国家。( )
  74. 欧洲人口学家将同居率的增长视为第二次人口转型的标志。( )
  75. 基于同居的“社会扩散理论”,同居不会成为一种“婚姻的类型”。( )
  76. 婚姻从表象上是私人行为,从本质上是社会行为。( )
  77. 性别结构是( )
  78. 从各大洲来看,1950~2020年( )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具有波动相对较大而且持续偏高的特征。
  79. 以下国家中总人口性别比都偏高的是( )
  80. 性别分层的表现形态包括( )
  81.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原因是( )
  82. 测量人口性别结构的常用指标包括( )
  83. 中国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农村。( )
  84. 年龄可以分为年龄学年龄、生物学年龄、心理学年龄和社会学年龄。( )
  85. 人口老龄化指的是某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60岁或65岁及以上)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这是指一个动态的过程。( )
  86. 人口年龄金字塔可以分为人口增长型、人口静止型、人口减少型。( )
  87. 同期群是指同一年代出生的一群人,可理解为由年龄近似者构成的阶层。( )
  88. 个体主义的理论范式包括推拉理论,新古典理论等。( )
  89. 人口迁移研究中最初流行两种理论范式—个体主义的理论范式和结构主义的理论范式。( )
  90. 人口迁移一般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区之间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变动。( )
  91. 结构主义范式主要包括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世界系统理论、依附理论等。( )
  92. 乡城流动即使在户籍制度严格控制时期是不存在的。( )
  93. 诺特斯坦认为城市工业社会是人口转变的关键性因素。( )
  94. 人口转变就是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即人口再生产由一种类型转向另一种类型。( )
  95. 构成人口再生产核心内容的是( )。
  96. 汤普森提出人口转变这一概念时,根据人口增长率的不同,区分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其中的“马尔萨斯类型”是指( )。
  97. 诺特斯坦强调对人口转变起积极作用的因素包括( )。
  98. 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死因结构也会存在差异,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9年全球10大死亡原因中,中高收入国家死亡人数增长最多的是( )
  99. 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是( )
  100. 奥兰在1971年提出了“流行病学转变”这一概念,来描述现代化过程中死因模式的转变过程及其后果,其中流行病学转变分为三个时期,包括( )
  101. 中国目前死亡状况的主要特征有( )
  102. 较高的死亡率通常发生在( )
  103. 婴儿死亡率通常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保健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它是指婴儿出生后在到达( )前死亡的概率。
  104. 通常情况下一个社会的生育力为生育率设置的天花板很高,几乎没有因为生育力限制了生育率的提高。( )
  105. 下列生育指标中是队列指标的有( )
  106. 生育模式与生育水平反映生育的不同方面,而这没有联系。( )
  107. 终身生育率是一个时期指标( )
  108. 总和生育率这一指标的优点是( )
  109. 影响人口增长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 )
  110. 物质资料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人口生产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
  111. 马尔萨斯主张的“预防抑制”是指( )
  112.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指随着资本积累,劳动力的需求同总资本的量相比相对地减少。( )
  113.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两个假设”、“两个级数”、“三个命题”和“两种抑制”。( )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5)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