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突发事件的可视化“数据新闻”应用,只表现在用可视化“数据新闻”观进程和用可视化“数据新闻”讲故事这两个方面。( )

  2. 答案:错
  3. 突发事件信息较少、时间紧急、决策难度大等综合客观因素,危机决策时采用“完全理性模型”。( )

  4. 答案:错
  5. 从世界各国历史来看,公共危机管理的缘起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导源于灾害管理,另一类导源于民防。( )

  6. 答案:对
  7. 相关主体直接否定责任,一是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发声,撇清责任;二是由“官方自媒体”发声,辅助否定责任。( )

  8. 答案:错
  9. 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部门应区别对待有些新闻媒体。( )

  10. 答案:错
  11. 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主要在事后应急环节开展。( )

  12. 答案:错
  13. 危机决策要在缺乏完全、准确信息的前提下做出至关重要的决定,既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也不能一味追求信息的完全。( )

  14. 答案:对
  15. 在与媒体开展有效合作的同时,政府需要充分重视媒体的负面效应和潜在风险,依法依规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规避媒体因操作失误、人为破坏、客观压力等因素而出现的问题。( )

  16. 答案:对
  17. 对灾区民众的心理疏导间接关系到善后的顺利程度和秩序情况。( )

  18. 答案:错
  19. 在我国,由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应急响应工作,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基层自治性组织配合开展应急响应,相关单位和群众参与应急响应。( )

  20. 答案:错
  21. 跨区域的联动响应及其管理应急响应的跨区域联动,由各相关区域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建立长效合作、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平台共建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形成互联互通、协同处置的格局。( )

  22. 答案:对
  23.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的建设问题,提出要从举国救灾向举国减灾转变,从减轻灾害向减轻风险转变。( )
  24. 我国相继出台了三年一期的《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中国的减灾行动》、《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等重要文件。( )
  25. 微博、微信平台相比移动客户端而言,在新闻来源、报道形式、功能设计、平台结构等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
  26. 遵循专业导向的原则,在各类公共危机事件主管部门的牵头下,设置应急管理专项工作机构,常设的应急管理专项工作机构一般涉及不是突发事件,对于其他突发事件,成立临时专项机构,具体负责相关突发事件的指挥和处置等应对工作。( )
  27. 危机是突发事件,是具有危险的事件,但突发事件不一定都是危机。( )
  28. 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公关主体应将责任作为新闻发布和危机公关的决策标准,根据被管理方的责任采取相应的危机公关模式。( )
  29. 在应急管理实践中,会经常发现许多应急预案不能起到预设的作用,这与现代社会突发事件的高度不确定性密切相关,所以,不要固守预案。( )
  30. 心理疏导的沟通技术,有助于了解灾区民众的内在想法,掌握其需要救助的心理症结,为实施正确的救助策略提供诊断基础。( )
  31. 公共危机的产生和发展是确定的、可预知性和可控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识别和应对。( )
  32. 发事件新闻发布可借鉴“关联性”思维,为加强与社会公众的关联,对新闻发布的内容和形式做出调整和完善,以提升新闻的阅读数量和传播效力。( )
  33. 新闻发布由新闻发言人通过新闻发布会、新闻吹风会、新闻通气会、提新闻稿、应约接受记者采访、口头或者书面回答记者提问等多种形式进行。( )
  34. 科学决策支持系统需要建立“研判预警关”,以对风险信息的有效鉴别为基础,分级评定风险程度,科学研判信息,准确分析趋势走向。( )
  35. 综合研判组,承担研判和计划的职能,负责收集多方面信息,根据事件的性质组织涉事单位和相关专家进行研判会商,开展信息互通、技术协同、资源联动等工作。( )
  36. 逻辑导向的减轻批评法是指将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的某些规律或原理应用于实践中,以缓解或减轻公众指责。( )
  37. 应急响应过程中需要多个维度的联动管理:一方面,一旦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超出基层的响应范围,则需要向上的层级联动;另一方面,跨区域、跨部门的应急响应往往超出某一属地政府、部门单位的能力范围,需要及时开展区域、部门的联动。( )
  38.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公共危机进行不同的分类,从基本性质进行分类,可分为自然危机(如自然灾害、某些传染病)和人为危机(如恐怖活动、犯罪行为、破坏性事件)等。( )
  39. 古代的应急管理是对突发事件的一事一议式的临时性管理。大多数国家对某一具体灾难实施行政或立法行为予以管理,也形成了针对此后发生的灾难的持久性、普遍性管理责任和义务。( )
  40. 风险是“已爆发”的危机,危机是“未爆发”的风险。( )
  41. 针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特定领域及其专项功能,设置相应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一般包括重要目标物保护预案和资源保障应急预案两类。( )
  42. 根据不同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与规律,有相应的政府管理部门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责部门,从而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公共危机管理策略、措施、方法,这是分级负责的重要体现。( )
  43. 根据危机的情况,危机管理有事前、事中、事后阶段,具体是决策、预警、应对与现场处置、恢复与重建几个阶段。( )
  44. 舆情传播的定性,是指对舆论传播状况的定性分析,不用对舆情制造传播者进行定性分析。( )
  45. 资源保障组负责突发事件的处置、救援等具体的执行活动,同步匹配相应的组织资源。( )
  46. 中国古代虽然重视救灾,但是中央政府并没有出现专职的机构来司掌,到了清代,为了有效应对灾害,政府已经能够制定一整套较为完备严格的救灾制度。( )
  47. 现今危机管理强调多灾种综合管理,这反映出后工业化时代复杂风险的应对要求。( )
  48. 在传统媒体“把关人”角色定位和媒体报道的道德准则约束下,媒体可能作为政府的“合作方”,开展有利于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的工作。( )
  49. 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的首要原则是以人为本。( )
  50. 胡乱联系,为凑全报道逻辑,对本无关联的事件强加主观臆断的联系,这是媒体作为“对立面”中夸张夸大的具体表现。( )
  51. 宣传说理式引导是指,相关主体通过直接向受众说明情况、说清政策、讲明道理,以达到说服对方、正面引导的效果。( )
  52. 公共危机负面影响的产生、升级、扩散,以及危害,是因为有以下哪几个 “推手”( )。
  53. 公共危机舆情的相关主体定责,通常参考以下哪些效应下的责任模式( )。
  54. 危机舆情管理需要舆情分析和负面影响评估,更需要加强舆情引导。在舆情引导时,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科学策略( )
  55. 现场指挥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
  56. 媒体报道应遵守哪几个基本准则( )。
  57. 涉外能力包括( )。
  58. 怎样寻求与新闻受众的“关联性”( )。
  59. 社会协同应对能力包括( )。
  60. 突发事件发生后,媒体也有可能作为政府的“对立面”而存在,可概括为种以下哪几种类型( )。
  61. 城市运转秩序管理的表现有哪些( )。
  6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单一责任的危机公共关系模式?( )。
  63.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是( )。
  64. 以下哪种是社会安全事件( )。
  65. 以下哪个选项是从主要成因对公共危机进行的分类( )。
  66.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部分责任的社会协商模式的基本要求( )。
  67.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 )起施行。
  68. 以下哪个不是公共危机舆情的全面分析的维度( )。
  69. 我国的政府系统中,管理自然灾害救助的行政部门是( )。
  70. 在危机状态下,由于时间紧迫,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去搜集大量信息,只能依据不充分的信息作决策,这指的是( )。
  71. 社会责任是在哪种效应下产生的?( )。
  72. 以下哪个选项是从影响范围对公共危机进行的分类( )。
  73. “舆论场维序维稳效应”会产生什么责任?( )。
  74. 一般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一般由( )负责组织处置。
  75. 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第一道防线是( )。
  76. 以下哪个选项是针对生理层面的物质需求的补偿( )。
  7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应急管理基础能力?( )
  78. 风险管理,是( )机制。
  79. 以下哪种是事故灾难类事件( )。
  80. 以下哪个是公共危机的特征( )。
  81. 在危机公共关系的“双SPACE”原则中,双s原则是( )。
  82. 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快速反应,最迟要在( )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
  83. 在实践中,突发事件新闻发布逐渐形成规范性、流程化的过程,其基本流程可分为( )个基本环节。
  84. 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发布的基础平台,是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的重要渠道和平台。( )
  85. 主动发布的首要工作是做好议题设置,具体包括:提前设置“备用议题”,初期主动发布“有效议题”,中后期善于提炼“焦点议题”。( )
  86. 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应结合全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不断创新内容生产和新闻报道的形式,提高新闻发布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
  87. 对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的全方位理解和掌握,应从其( )入手,其中内容和形式是关键,步骤和流程是基础,组织机构和常态运营是保障。
  88. 新闻发布的核心内容有( )。
  89. 公共部门要善于让媒体改善形象,转危为机。对此应做好“深挖掘”工作,对报道层次进行深度挖掘。( )
  90.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部门通常通过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形式,依法依规开展新闻发布,让公民能够获取和掌握相关信息,从而( )。
  91. 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的多个平台之间的“交互关系”需要优化,从而提升平台之间的密切关系,综合提升报道效果。( )
  92. 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基本生活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基本公共服务恢复是社会层面的整改需求。( )
  93. 灾区重建的全面实施,既要有序重建,根据灾区现状和具体规划,确定重建实施中各领域和板块的优先次序,也要有效重建,确保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提供充分,并通过监督检查、绩效考核等方式确保重建措施落实到位。( )
  94. 心理层面的精神补偿,是指针对受害者和被救者在心理和精神方面所受的创伤,通过合法合理的精神补偿、危机干预、心理援助,疏导“受害者”情绪,遏制灾区的“恐慌心态”。( )
  95. 灾区重建应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灾区群众的期待和安危冷暖体现到每一项工作中,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重建成果的最终标准。( )
  96. 根据灾区重建的资金来源,重建模式可分为“输血”与“造血”两种,以此为基础形成灾区重建的工作思路和组织机构。( )
  97. 公共危机后需有效恢复和切实管理的社会秩序主要包括救援救灾、灾民安置、城市运转、社会治安、市场秩序、生产秩序等。( )
  98. 不同的群体对于灾难的认识和反应不尽相同。心理疏导要根据其特征,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心理恢复、辅导、咨询。( )
  99. 公共危机事件后的次生衍生灾害具有滞后性、破坏性,对此要把防范应对次生衍生灾害放在与救灾重建同等重要的位置。( )
  100. 过渡安置的首要工作是设置临时安置区域,将灾民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妥善安置,做好相应的区域建设、综合保障、管理服务工作,同步开始全面恢复秩序,并准备灾区的规划重建。( )
  101. 安置区域选址只需遵循、规避安全隐患、规避环境污染以及方便群众这三个原则。( )
  102. 公共危机应急响应遵循( )的原则。
  103. 现场指挥部承担研判和计划的职能,负责收集多方面信息,根据事件的性质组织涉事单位和相关专家进行研判会商,开展信息互通、技术协同、资源联动等工作。( )
  104. 现场指挥系统的模块化构成中( )负责突发事件的处置、救援等具体的执行活动,同步匹配相应的组织资源。
  105. 由于现场应急的目标多样、主体复杂,且面临随机性和多样化的应急问题,因而现场指挥系统需遵循( )。
  106. 应急响应过程中需要多个维度的联动管理:一方面,一旦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超出基层的响应范围,需要及时开展区域、部门的联动;另一方面,跨区域、跨部门的应急响应往往超出某一属地政府、部门单位的能力范围,则需要向上的层级联动。( )
  107. 危机预警的作用在于通过向相关主体发布预警、触发响应,促使其开展前置性的危枂应对或实时的应急处置。( )
  108. 公共危机预警的具体技术平台分前端、中端、后端三个部分:前端是连接应急指挥部门的预警发布系统,中端是面向不同受众群体的终端设备,后端是连接各种发布渠道的预警信息传播系统。( )
  109. 危机预警的调整离不开预警的信息反馈。信息反馈是对预警信息的跟踪监测,能够实时了解和掌握危机发生发展的情况,及时调整预警,减少预警失误、预警不当、预警过度等带来的人财损失和负面影响。( )
  110. 预警信息的集成发布,有助于实现危机预警信息的一键式触发、多渠道综合发布。( )
  111. 随着危机规律的深入掌握和高新技术的全面应用,危机预警在静态监测和动态预警方面的精确度有所提升,这有利于提高预警的效能,更好地发挥预警的作用。( )
  112. 由于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公共危机决策面临着环境复杂、时间紧迫、信息不对称、条件受限等挑战的特征。( )
  113. 危机决策的全面风险控制,重在内部风险控制,尽可能减轻公共危机所带来的人财损失和负面影响。( )
  114. “部分理性模型”是在( )假设的基础上
  115. 确保危机决策的风险准则本身具备科学性。应满足以下要求( )
  116. 风险控制的策略措施有哪些( )。
  117. 危机决策的风险准则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不同国家、不同部门、不同危机事件,决策准则可能不一。( )
  118. 危机决策的环境复杂主要表现在( )三方面。
  119. “完全理性模型”是在( )假设基础上形成的。
  120. 建立高效率的动态运行机制,即全面加强机制建设,实现信息传递的动态运行。信息在各级层面的及时传递是实现信息价值的必要要求。为此,信息网络应做到( )。
  121. 风险准则的本质是选择和取舍,决定了决策时应最先考虑的问题和保护的利益。( )
  122. 应急预案体系的顶层设计一般是指中央层面以国家法律形式所形成的应急预案,以此形成( )的总体原则和规范要求。
  12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券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各类由其业务主管部门作为主要管理机构。( )
  124. 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至少每( )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
  125. 应急准备的首要工作是( )。
  126. 针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特定领域及其专项功能,设置相应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一般包括以下哪三类( )。
  127. 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重大调整应该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更新。( )
  128. 有了应急预案就等于有了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
  129. 中央和地方均应设置统一领导机构来统一指挥和统筹安排,具体包括哪几个层面的统一领导( )。
  130. 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主要包括( )。
  131. 常态时,要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捐赠和援助。( )
  132. 2020年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12项重要举措中,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 )
  133. 2012年以来至今,党的十八大后,进入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建设的新时期。( )
  134. 自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了构建应急管理法律体系的历程。( )
  135. 20世纪下半叶是战后经济高速恢复发展的半个世纪。由于人口迅速增长,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突发事件的形势呈现新的特点,总体趋势是挑战更加严峻。( )
  136. 我国常发的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事件以及生态破坏事件等。( )
  137. 我国常见的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重大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
  138. 风险管理是处理机制。危机管理是预警机制。( )
  139.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公共危机进行不同的分类,从影响范围进行分类,可分为( )。
  140. 风险是“未爆发”的危机,风险是假定而又会在某个时候发生并存在的一种警示;危机是“已爆发”的风险,危机是现在时的,已经发生了的没有及时能力处理的风险。( )
  141. 公共危机界定的核心是分类分级,分类分级让公共危机管理得以操作化并具有科学性,其中:分类便于高效化的公共危机管理,分级便于精细化的公共危机管理。( )
  142. 危机是已经爆发和兑现的风险,所以,风险评估是公共危机管理的( )环节。
  143. 较大等级的突发公共事件一般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政府负责组织处置。( )
  144. 危机管理者要遵循风险管理的理念,进行致灾因子识别、风险分析和影响分析,体现了( )原则。
  145. 我国的四类突发公共事件有哪几类( )。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8)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