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选官之术:在传统中国“君主—职官—民众”的国家等级框架中,职官处于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如何选拔这个职官群体就成为了备受君主重视的事情,进而形成了一套选官之术。3.1导言:了解为什么要学习本章内容。
3.2封建制与世卿世禄:在封建制下,选拔职官的体系必然包含血缘和世袭两个重要元素,世卿世禄制也就成为了最重要的职官选拔方式。
3.3郡县制与因能授官:郡县制的推行让诸侯国政权从族权体系中独立出来,因此,在职官选拔标准上,就会倾向于淡化血缘,强化才能,从而推动职官选拔制度的质变。
3.4秦的保举连坐制:秦律规定要成为官吏需要现任官员保举,保举人须对被保举人的行为负责,这种选拔制度一定程度地强化了对候选官员才能德行的要求,同时也对保举人的保举行为进行了限制,避免官员们因为私人利益或者裙带关系而推荐一些能力不足者进入职官队伍。
3.5汉朝的察举制:察举制是各郡每年得推举一些人才给中央的制度,汉朝早期的中央各部门官员多还是贵族官员,血缘仍是一个重要的选拔标准,察举制成为定制后,便开始在贵族官僚体制中注入新的力量,逐渐冲淡汉朝官员中贵族血液的浓度。
3.6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就是由特定的人物按照特定的标准对士人进行乡品的评定,吏部再由乡品的高低授予官品的职官选拔制度,起初以家世、道德、才能共同作为选拔标准,但是后来独重家世,沦为变相的世袭制。
3.7隋唐的科举制:科举制是采取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隋朝萌芽,唐朝确立的科举制,真正士人们实现了不论出身贵贱,都可以通过读书来培养道德,获得才能,然后通过统一的考试来入仕为官,实现政治抱负。
3.8宋朝的科举制:相较于隋唐,宋朝的科举考试扩大了规模,并严防舞弊,同时就经义取士还是文学取士展开争论,而明法科的几起几落,兴学的几经沉浮也体现出宋朝对完善科举制的尝试。
3.9明清的科举制:明清对科举程序进行了完善,但是却内容和科目上陷入单一化,使人才的培养—选拔—任用体系出现断层。
3.10对选官之术的理性审视:一个国家如何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这是一个从古到今都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传统的选官之术作出的尝试让我们可以有经验可借鉴,也给了我们许多教训和警示。
[多选题]下列各诸侯国中,属于周王室同姓诸侯国的是?
燕国
宋国
鲁国
齐国
答案:燕国鲁国
[多选题]下列属于卫鞅变法内容的是?
以军功授官爵
废除分封
创三选制度
推行县制[多选题]下列属于汉朝察举科目的是?
孝廉
秀才
进士
茂才[判断题]九品中正制以家世、道德和才能定乡品,三者并重,后来逐渐发展为独重才能。

[单选题]唐朝最受士人看重的科目是?
明经科
秀才科
明法科
进士科[多选题]下列不属于唐朝科举制特点的是?
重视出身
公开考试
自由报名
不重道德[单选题]相较于唐朝,宋朝的科举考试增加了?
殿试
省试
乡试
会试[判断题]王安石变法设新科明法,只考一科经术,其余都是考察律令、《刑统》大义和断案。

[单选题]殿试评定,将考生划分为哪三个等级?
状元、榜眼、探花
状元、会元、解元
贡士、举人、秀才
一甲、二甲、三甲[判断题]清朝科举考试只保留了进士一科,考试内容全部取自四书五经,考试格式采取八股文,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把各部分。

温馨提示支付 ¥1.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0)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