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扭转:本章介绍了扭转变形的受力与变形特点,功率、转速和外力矩间的关系;介绍了扭矩的计算和扭矩图绘制;介绍了薄壁圆筒扭转时截面上的切应力计算;推导了圆轴扭转时切应力、相对扭转角的计算公式;给出了扭转的强度条件及刚度条件;介绍了非圆截面杆扭转时切应力的分布和计算公式。3.1概述:通过一些典型的工程相关概念和实例简要介绍扭转变形的受力与变形特点,了解功率、转速和外力矩间的关系
3.2扭矩和扭矩图:介绍外力偶矩、扭矩的计算和扭矩图绘制方法,分析出扭转时横截面上只有一个内力形式——扭矩,并给出扭矩的计算及正负号规定;
3.3薄璧筒的扭转:观察薄壁圆筒扭转的实验现象,得出其横截面上只有沿切线方向的应力,考虑到薄壁的特点及静力学关系,分析给出其计算公式,介绍纯剪切的概念及剪切虎克定律,并证明切应力互等定理;
3.4圆轴的扭转:讲述扭转的变形实验——平面假设——扭转时横截面上只有切应力,从变形、物理、静力三方面推出圆轴扭转时的切应力公式,说明极惯性矩,抗扭截面模量的含义及计算公式;通过典型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扭转破坏实验分析扭转破坏的失效机理,利用单元体分析方法得到扭转时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方法,介绍扭转的强度条件及应注意的问题,通过例题着重讲述强度条件的应用;介绍扭转变形的描述量——扭转角,然后推出扭转角公式,给出刚度条件的二种形式,通过例题着重讲解扭转刚度条件的应用。
3.5其他扭转问题:介绍非圆截面杆的扭转特点,特别是矩形截面自由扭转的应力情况,重点介绍开口、闭口薄壁杆件的自由扭转。
3.1概述:通过一些典型的工程相关概念和实例简要介绍扭转变形的受力与变形特点,了解功率、转速和外力矩间的关系
3.2扭矩和扭矩图:介绍外力偶矩、扭矩的计算和扭矩图绘制方法,分析出扭转时横截面上只有一个内力形式——扭矩,并给出扭矩的计算及正负号规定;
3.3薄璧筒的扭转:观察薄壁圆筒扭转的实验现象,得出其横截面上只有沿切线方向的应力,考虑到薄壁的特点及静力学关系,分析给出其计算公式,介绍纯剪切的概念及剪切虎克定律,并证明切应力互等定理;
3.4圆轴的扭转:讲述扭转的变形实验——平面假设——扭转时横截面上只有切应力,从变形、物理、静力三方面推出圆轴扭转时的切应力公式,说明极惯性矩,抗扭截面模量的含义及计算公式;通过典型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扭转破坏实验分析扭转破坏的失效机理,利用单元体分析方法得到扭转时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方法,介绍扭转的强度条件及应注意的问题,通过例题着重讲述强度条件的应用;介绍扭转变形的描述量——扭转角,然后推出扭转角公式,给出刚度条件的二种形式,通过例题着重讲解扭转刚度条件的应用。
3.5其他扭转问题:介绍非圆截面杆的扭转特点,特别是矩形截面自由扭转的应力情况,重点介绍开口、闭口薄壁杆件的自由扭转。
[单选题]圆轴扭转时的横截面上的扭矩仅与杆件所受外力偶矩有关,与杆件的材料及横截面的形状、大小等因素无关。(   )

选项:[对, 错]
[单选题]

薄壁筒扭转时横截面上有正应力的作用。(  )

选项:[错, 对]
[单选题]

有关切应力互等定理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只在纯剪切状态下成立, 只适用于弹性状态, 是由单元体的静力平衡关系导出的, 单元体中任意两个面上的切应力都是互等的]
[单选题]

由圆轴扭转变形的“平截面假设”可以推导出(  )

选项:[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均匀分布
, 横截面上有正应力的作用
, 横截面上的切应力线性分布
, 横截面上没有正应力的作用
]
[单选题]铸铁扭转破坏时破坏面与轴线成(  )

选项:[ 45度,  60度,  0度,  90度]
[单选题]空心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靠近内表面的切应力为零。(  )

选项:[对, 错]
[单选题]杆件承受扭转载荷时由于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最大,因此都是沿横截面破坏的。(    )

选项:[对, 错]
[单选题]一实心圆轴受扭转作用,若其变成内外径之比图片.png的空心圆轴,外载荷不变的情况下,其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变为原来的(      )。

选项:[ 2倍,  1.067倍,  0.5倍,  不变]
[单选题]单位长度扭转角θ(      )无关。

选项:[杆的长度, 扭矩, 截面几何性质, 材料性质]
[单选题]闭口薄壁杆件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位于壁厚最薄处。(  )

选项:[对, 错]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0)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