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城市学院
  1. 小说教学的第一步是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情节梳理、整体把握。一般来讲,教师可使用“概述情节”的方法帮助学生整体把握小说。( )

  2. A:错 B:对
    答案:B: 对
  3. 环境描写对小说情节展开帮助不大,因此可以不用重点分析。( )

  4. A:错 B:对
    答案:A: 错
  5. “作文教学支架”这一概念的提出,促使教师不但要考虑“教什么”的问题,还要思考“怎么教”的问题。( )

  6. A:错 B:对
    答案:对
  7. 整体感知注重理清文章内部的逻辑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掌握文章的精髓。( )

  8. A:错 B:对
    答案:对
  9.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在阅读中实现的,都要借助语言达成对内容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学习主体往往“得意忘言”。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在于不仅要关注“意”,还要关注“言”。( )

  10. A:错 B:对
    答案:对
  11. 多媒体课件因其强大的功能,正在逐步代替传统板书。( )

  12. A:错 B:对
    答案:A: 错
  13. 作文教学中有的写作知识、方法、原理等可以借由同伴的具体写作经验做示范,这样做会更有效地支持学生理解。( )

  14. A:对 B:错
    答案:对
  15. 意象是构成诗歌的基本元素,“意”即主观情思,“象”即客观物象,意象是两者的结合与交融,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 )

  16. A:错 B:对
    答案:对
  17. 反复朗读是最朴素也是最主要的语文教学方法,很多文本的理解通过“口而诵”就能抵达“心而惟”。这一点在语感派阅读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

  18. A:对 B:错
    答案:对
  19. 文言文自身是传统的,但是文言文的教学材料可以是现代的。( )

  20. A:错 B:对
  21. 下作文教学流派本质上属于“文章本位”的有:( )

  22. A:钱梦龙以“文体中心论”为指导的“模仿—改写一仿作—评析一借鉴—博采”作文训练过程 B:丁有宽的“读写结合”训练 C:常青的“写作基本训练分格教学法” D:于漪的“文体为纬一过程为经”训练模式
  23.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要领有( )

  24. A: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B:整合诠释、复杂推论:创造性阅读,得出探究结果 C:比较探究:适时引入可视化框架,引导群文探究深入 D:信息提取:围绕议题,有目的地阅读
  25. “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能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者学生整体参与的角度,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评、探究、创编、欣赏过程中重要的提问和问题。它具有如下特点:( )

  26. A:吸引学生进行整体品读的牵引力 B:形成一个教学板块的支撑力 C:具有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 D:组织课堂教学的结构力
  27. 群文阅读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

  28. A:思维的高阶性 B:学习的合作化 C:阅读的结构化 D:议题的丰富性
  29. 语言鉴赏是诗歌鉴赏的最基本方法,鉴赏对象包括( )

  30. A:表现手法 B:语言风格 C:表达方式 D:语言特点
  31. 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势有( )

  32. A: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B:能够仿真、还原、模拟 C:形象直观 D:即时性、表现力强
  33. 语文学习型专题阅读的主要特点有( )

  34. A:阅读探究的话题聚焦、难易适中 B:专题探究的重点是进行文本的异同比较 C:“阅读、思考、写作”的紧密融合 D:阅读文本是语文教材的选文或选文的重组
  35. 诗歌诵读教学的常见方法有( )

  36. A:分角色读 B:重点品读 C:设问导读 D:情境助读
  37. 传统板书的优点有( )

  38. A:形象直观 B:随写随擦,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C:即时性、表现力强 D:学生学习书法的借鉴
  39. 语感派主要的教学方法有( )

  40. A:调一调 B:加一加 C:换一换 D:减一减
  41. 教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教师安排学生整理“送别”主题的作品,下列作品不合适的是( )。

  42. A:李白《渡荆门送别》 B: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C:秦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 D:李贺《雁门太守行》
  43. 教师讲解文言文专题,要求学生梳理“宾语前置”句式。下列语句符合要求的是( )。

  44. A:因击沛公于坐 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请息交以绝游
  45. 教学《中国的拱桥》教师围绕“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这一主题,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

  46. A:叶圣陶《苏州园林》 B:宗璞《紫藤萝瀑布》 C:汪曾祺《昆明的雨》 D: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47. 老师将《望江南》和《武陵春》放在一起,让学生讨论:两首词中的女子哪个更愁?这是采用了( )的方式教学。

  48. A:将“心”比“心” B:合作探究 C:知人论世 D:对比阅读
  49. 教学文言文复习课,教师举例说明一些字词的使动用法,下列例句适合的是( )

  50.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思元书》) 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记》) D:策勋十二转,赏赐千百强(北朝民歌《木兰诗》)
  51. 教学契诃夫《变色龙》,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讽刺小说比较阅读活动,下列作品适合选用的是( )

  52. A:夏目漱石《我是猫》 B: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C:都德《最后一课》 D:阿西莫夫《基地》
  53. “文学作品的( )是作品所描绘的全部生活现象,……它是作品内容的核心、灵魂和统帅。”

  54. A:人物 B:情节 C:主题 D:环境
  55. 钱梦龙提出的“以( )为主体,( )为主导,( )为主线",在我国教育界影响深远。( )

  56. A:学生——训练——教师 B:教师——学生——训练 C:教师——训练——学生 D:学生——教师——训练
  57. 学习 《岳阳楼记》,教师讲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出这两句文意互相交错,上下互 文, 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又找出一个例子让学生加以体会,下列适合的是( )。

  58. A: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D: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59. 教学“活动·探究”新闻单元,教师根据单元提示和选文特点确定活动目标,下列不适合的是( )

  60. A:通过想象尝试常见新闻体裁的写作 B:通过比较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 C:揣摩作者隐含在事件中的态度倾向 D:联系历史背景分析课文的社会价值
  61. 教研组针对作业和考试开展研讨,老师们发表了一些看法,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62. A:考试评价要健全主观性、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 B:语文知识的概念有必要作为作业和考试的一部分 C:教师要严格控制作业数量,达到量少质优的标准 D:作业设计和试题编写是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63. 据现有资料表明,群文阅读由我国台湾地区小学语文教育学会会长( )最早提出。

  64. A:王荣生 B:洪镇涛 C:赵镜中 D:窦桂梅
  65. 教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单元重组,有学生重组了“家人亲情”主题单元,下列不适合选入本单元的作品是( )。

  66. A:泰戈尔《金色花》 B: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 C:朱自清《背影》 D: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67. 语感派是指以( )为代表的,以加强语感训练为主,遵循特定的语言学习路径,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语文教学流派。

  68. A:窦桂梅 B:宁鸿彬 C:洪镇涛 D:钱梦龙
  69. 一般来讲,( )在空间上占据黑板或课件页面的中央位置,分配到大部分的空间。

  70. A:副板书 B:基本板书 C:辅助板书 D:主板书
  71. 指导阅读《朝花夕拾》后,教师拟结合其他散文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阅读散文集的基本方法,下列适合的是( )。

  72. A:沈从文《湘行散记》 B:柳青《创业史》 C:法布尔《昆虫记》 D: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73. 在“文化常识知多少”知识竞赛备赛过程中,教师安排学生收集并整理“文学史上的第一”,下列正确的是( )。

  74. A:《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鲁迅先生于1918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 C:《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D:契诃夫是世界短篇小说创作第一人,主要作品有《项链》《警察与赞美诗》等
  75. 学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师讲解“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一句的修辞手法,需要补充该修辞手法的其他例句,下列适合的是( )。

  76. A: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茅盾《白杨礼赞》) B: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臧克家《说和做》) C: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鲁迅《藤野先生》)
  77. 学习共同体指的是由学习者及( )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78. A:专家 B:辅导者 C:教师 D:助学者
  79. 学习《登幽州台歌》时,教师带领学生整理其他登高诗,下列适合的是( )。

  80.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B: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C: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1. 教师准备结合例子为学生讲解“选择复句”的特点,下列适合选用的是( )

  82. A: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还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B: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C: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D: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83. 洪镇涛老师对语文学习提出了全新的看法,认为语文学习是一种能力建构,要遵循( )的途径。

  84. A:感受——领悟——积累——运用 B:感受——积累——领悟——运用 C:感受——领悟——运用——积累 D:感受——积累——运用——领悟
  85. ( )是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86. A:专题阅读 B:主题阅读 C:群文阅读 D:“1+X”阅读
  87. 一位教师在讲授《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时,要求学生比较原文与改文的差别:原文:“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改为:“我没有亲见,听说她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这是采用了( )的教学方法。

  88. A:语感派 B:情感派 C:导读派 D:思维派
  8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下列教学行为体现了该要求的是( )。

  90. A: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并翻译文言课文 B:教师让学生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 C:教师让学生学习并总结“之”的用法 D:教师要求学生背诵、默写文言课文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4)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