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内容已经过期谨慎付费,点击上方查看最新答案

青少年犯罪心理学

  1. 未成年人犯罪一般具有突发性特点。

  2. A:对 B:错
    答案:对
  3. 校园欺凌和学生欺凌是完全一样的。

  4. A:错 B:对
    答案:错
  5. 抢劫犯罪的特点包括:

  6. A:抢劫犯罪的主体以青少年居多; B:抢劫的手段和方法多样化; C:抢劫目标的精心选择。 D:抢劫犯罪的时间和地域特征;
    答案:抢劫犯罪人在认识上,往往具有反社会的野蛮英雄观;犯罪人的情绪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有时甚至出现强烈的恐惧心理;希望获得需要的立刻满足是抢劫犯罪人的主要特点;性格类型看,抢劫犯罪人多为兴奋型.外倾型人.
  7. 在司法实践中,大胆将心理评估和干预机制引入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有助于为完善法制做出有益探索和准备。


  8. A:错 B:对
    答案:对
  9. 激烈的动机斗争和心理冲突是初犯犯罪动机的典型表现。

  10. A:对 B:错
    答案:初犯
  11. 性格能够决定一个人是否犯罪。

  12. A:对 B:错

  13. 犯罪心理矫治(矫正)的内容包括:


  14. A:帮助犯罪人改变认知结构和思维模式; B:增强犯罪人的思想认识水平; C:培养犯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等。 D:疏导犯罪人的消极情绪;

  15. 犯罪人在准备和实施犯罪的过程中,为了在心理上说服自己,确信其犯罪行为的合理性,防止产生对犯罪的罪恶感和对被害人的怜悯心,消除犯罪后的罪恶感,往往将犯罪人视为非人,进而否认或抹杀其与自己同属一类的人的性质。


  16. A:错 B:对

  17. 惯犯具有犯罪习惯自动化的心理特征。

  18. A:错 B:对

  19. 惯犯的行为特征一般包括:


  20. A:犯罪行为的疯狂性; B:犯罪行为的连续性; C:犯罪行为的残忍性; D:犯罪行为的偶发性。

  21. 从犯罪性质看,青少年犯罪呈现出暴力化的特点。

  22. A:对 B:错

  23. 父母的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忽视。


  24. A:错 B:对

  25. 家庭结构对犯罪心理的影响因素包括:

  26. A:缺损家庭 B:不和睦的家庭 C:有不道德、违法或犯罪成员的家庭 D:贫困家庭

  27. 纠正犯罪人的不良行为习惯是犯罪心理矫治(矫正)的重要内容。


  28. A:错 B:对

  29. 逻辑分析:犯罪心理研究的案例分析法,是选择一定数量典型的各类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犯罪人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方法。因此,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两点:()

  30. A:案例必须是最新的 B:案例必须是本国的 C:案例要达到一定数量 D:案例要典型,具有代表性
    AI参考:通过对题干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逻辑关系:案例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发现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方法。因此,选项D:“案例要典型,具有代表性”是最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因为只有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案例,才能更好地揭示犯罪心理的规律。而选项A、B、C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案例的选择和分析,但不是逻辑分析中特别强调的要点。因此,正确选项为D:案例要典型,具有代表性。'
  31. 青少年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青少年犯罪主体的心理活动,心理因素和有关行为表现,以及青少年犯罪对策中的心理问题的一门科学。


  32. A:对 B:错

  33. 如果学校教育中缺乏必要的青春期教育,使未成年人对性有一种好奇心理、神秘感和尝试的欲望,易于接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

  34. A:对 B:错

  35. 青少年犯罪的典型特征是重体能,暴力犯罪仍旧比较突出。


  36. A:对 B:错

  37. 在我国,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为相对负刑事责任阶段。


  38. A:对 B:错

  39. 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特点包括:

  40. A:暴力犯罪动机的复杂性; B:犯罪主体绝大多数是青少年; C:暴力犯罪的突发性; D:暴力犯罪的恶劣性。

  41. 犯罪心理学所研究的惯犯,主要是指反复多次实施同类犯罪行为,并且形成了犯罪习惯,或以犯罪所得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犯罪分子。

  42. A:对 B:错

  43. 人对犯罪心理的因素的影响包括:

  44.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地理环境 C:群体意识 D:人为因素激发、激怒等其他情况

  45. 在我国,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以下哪些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事件:

  46. A:枪支 B:语言 C:肢体 D:网络

  47. 对于青少年犯应加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技术教育,使违法犯罪青少年得以改邪归正。

  48. A:错 B:对

  49. 青少年犯罪的生物学原因论,认为犯罪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因素,犯罪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无不受社会因素的制约。


  50. A:错 B:对

  51. 气质可能影响犯罪人选择的犯罪手段和方式。


  52. A:对 B:错

  53. 无论是强力性社会制裁,还是非强力性社会制裁,对于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4. A:错 B:对

  55. “流失生”易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后备军”。

  56. A:对 B:错

  57. 对于人们的行为,社会的反应、态度和评价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

  58. A:对 B:错

  59. 一般来说,犯罪未遂时的心理状态有:懊恼;悔恨;愤怒;恐惧等。

  60. A:错 B:对

  61. 一般来说,少年犯罪多为盗窃、流氓及其他轻微的罪行;青年期暴力性犯罪及较严重的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现象大为增加。

  62. A:错 B:对

  63. 刑罚一般预防的具体心理功能包括:

  64. A:威慑功能 B:教育功能 C:刑罚的补偿功能和安抚功能 D:抑制功能

  65. 能够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可以忽略不计。


  66. A:对 B:错

  67. 关于犯罪心理预防的意义、原理和特点,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68. A:犯罪心理预防是教育培养和自我修养的结合 B:犯罪心理预防的主要目的是使人形成健全的人格 C:犯罪心理预防是一种积极预防,在广义上它面向所有社会成员 D:犯罪心理预防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贯穿于人的一生

  69. 被害人非人格化即不把被害人视为人的犯罪心理,是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心理文饰技巧。


  70. A:错 B:对

  71. 在我国,相对负刑事责任阶段的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罪行负刑事责任


  72. A:错 B:对

  73. 青少年刑事责任的心理基础,包括犯罪动机的形成和转化规律,犯罪人格的形成和特征,有关刑事责任的心理因素(认识因素与认识能力,意志因素与控制能力,感情状态及其对刑事责任的影响)等。

  74. A:错 B:对

  75. 从犯罪组织形式看,青少年犯罪具有团伙性特点。

  76. A:对 B:错

  77. 刑罚特殊预防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78. A:刑事审判活动 B:刑罚执行 C:个体身心特点 D:刑事立法

  79. 第一次犯罪,往往要经历许多矛盾,既有对犯罪所要达到的目的的追求、向往,又有惧怕法律处罚的的心理。

  80. A:对 B:错

  81. 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82. A:对 B:错

  83. 课程问答热点问题分析:对于反社会性人格的青少年,能预防他犯罪吗?

  84. A:能。反社会性人格者不一定犯罪。 B:不能。反社会性人格者一定会犯罪。
    AI参考:答案A。因为文中明确指出反社会性人格的青少年“不一定犯罪”。即并不是反社会性人格的人就一定会犯罪,而针对这个特性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和行为引导,防止反社会性人格的青少年发生犯罪行为。总的来说,题目的选项和内容都是在探讨对反社会性人格的青少年是否能够预防犯罪的问题,但是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境,答案应该是A选项,即能够预防反社会性人格的青少年犯罪。'
  85. 犯罪心理预防的作用在于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使人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具体场合下能够作出符合社会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行为选择。

  86. A:对 B:错

  87. 美国心理学家爱伯特‧班度拉认为,犯罪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得的。


  88. A:对 B:错

  89. 考虑到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所以,我国刑法规定,对这部分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90. A:错 B:对

  91. 犯罪动机是推动犯罪人进行犯罪行为的直接心理动力,是促使犯罪人处于实施犯罪行为的积极状态的内部原因。


  92. A:对 B:错

  93. 一般共同犯罪心理,即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与共同犯罪,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94. A:对 B:错

  95. 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学原因论,将犯罪心理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人的生理因素,认为人之所以犯罪,是由于其生理因素异于常人。


  96. A:对 B:错

  97. 青少年犯罪具有反复性特点。

  98. A:对 B:错

  99. 有组织犯罪的心理特征包括:

  100. A:权威与服从心理。 B:罪责扩大,安全感增强; C:犯罪组织的内聚力强; D:反社会意识增强;

  101. 从历史上看,无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犯罪人数一般都是男性高于女性。

  102. A:错 B:对

  103. 抢劫犯罪具有(  )和(  )的双重性。


  104. A:过失犯罪 B:团伙犯罪 C:财产犯罪 D:暴力犯罪
    AI参考:正确选项为D:暴力犯罪。抢劫犯罪是一种以暴力手段获取财物的犯罪行为,具有暴力性和财产性双重特征。因此,选项D“暴力犯罪”是正确答案。选项A、B、C都不符合抢劫犯罪的特征。'
  105. 青少年犯罪在法律上主要是指已满14周岁而未满25周岁的青少年,触犯了刑事法律而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106. A:对 B:错

  107. 从犯罪的性别比例看,一般仍然以男性犯罪为主,但是女性犯罪有上升的趋势。


  108. A:错 B:对

  109. 一般而言,女性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男性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因而女性的思维特点偏重于形象性、具体性。这些区别对于研究犯罪心理的性别差异是有意义的。

  110. A:错 B:对

  111. 暴力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应当是一个因素群,是犯罪人的(  )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112. A:生理因素 B:心理因素 C:社会环境因素 D:受害人因素

  113. 意大利精神病学家、犯罪学家、犯罪心理学家龙勃罗梭是犯罪的生物学原因论的创始人。


  114. A:对 B:错

  115.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

  116. A:意外事件 B:间接故意犯罪 C:直接故意犯罪 D:过失犯罪

  117. 社会异常论是犯罪生物学派的分支学说。


  118. A:错 B:对

  119. 在犯罪心理的预防中,一般心理预防的内容有:()

  120. A:客观上排除和减少主体外环境中的消极因素 B:主观上防止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 C:情感冷漠无情 D:经不起犯罪诱惑

温馨提示支付 ¥2.65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1)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