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孟子》一书的作者,下列观点比较可信的一种是( )
A:孟子本人所作 B:孟子的弟子的记录 C:孟子本人及其弟子共同编订 D:孟子的再传弟子编订
答案:孟子本人及其弟子共同编订
2.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按孟子的说法,孔子本人曾经基于以下哪项理由出仕过?( )
A:见行可之仕 B:三者都是 C:公养之仕 D:际可之仕
答案:三者都是
3.孟子《良知良能章》以____说明人皆有良知良能

答案:AI参考:正确选项是“良知良能”。\n\n在孟子的《良知良能章》中,他强调了人皆有良知良能,即每个人都有善良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填空处应该填入“良知良能”。'
4.孟子区分人爵与____,认为____是人之所得自于天而存乎己者。

答案:AI参考:正确选项为:天爵与地爵,天爵。\n\n孟子区分人爵与天爵,认为天爵是人之所得自于天而存乎己者。具体来说,人爵是人为的、暂时的,而天爵则是自然的、永恒的。孟子认为,只有追求天爵,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5.“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____”

答案:AI参考:“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必先__”\n\n选项B:改革\n\n解释:这句话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强调了要实现天下太平,当前的社会环境需要先进行改革。因此,填空处应选择“改革”。'
6.“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出自____

答案:AI参考:“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出自《孟子》。'
7.在“圣道”的传承过程中,存在____类道的传承者或担当者。

答案:AI参考:正确选项是“多”。\n\n根据上下文,圣道传承过程中存在多种道的传承者或担当者,因此填空处应该填写“多”这个字,表示存在多种道的传承者或担当者。'
8.____,则可以为善矣。

答案:AI参考:答案为“推而行之”。\n根据前后文推测,这句话表达的是只要能将已经知道的事情推行出去就可以做好事情了,所以空格处应该填入“推而行之”。'
9.孟子所谓“才”,非后儒所谓____之才

答案:AI参考:正确答案是:资治通鉴\n孟子所谓“才”,非后儒所谓资治通鉴之才。故本题答案为C。'
10.“乃若其情”之情有二义,一作____解;一作____解。

答案:AI参考:正确选项为:【填空题】“乃若其情”之情有二义,一作“实情”解;一作“感情”解。'
11.无尺寸之肤不爱焉,____。

12.故凡同类者,____,何独至于人而疑之?____。
13.“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____”
14.先圣之道,____,____,邪说者不得作。
15.在孟子看来,“言”的本在于____
16.宋代____、二程、____、____等皆尊崇孟子
17.“良者,本然之善也。”出自____
18.爱人者,____。敬人者,____。
19.孟子对孔子有极高的评价,曾借有若之口说“自生民以来,____”
20.君之视臣如____,则臣视君如寇雠。
21.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____”
22.孟子知言的内容是知____
23.闻柳下惠之风者,____,鄙夫宽。
24.“____,王道之始也。”
25.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____”
26.“金声也者,____;玉振之也者,____”
27.被孟子评价为“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的是____
28.孟子在《人之于身也》章主要讲____
29.孟子认为施行仁义是霸者的最终目标。 ( )
A:对 B:错 30.有人认为禹没有尧舜贤良,因为他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启,孟子赞同这种看法 ( )
A:错误 B:正确 31.良知,乃就人之存在言;良能,乃就人之自觉言 ( )
A:错 B:对 32.孟子认为个人的“先天”善性内在贯通并显著于“情” ( )
A:错 B:对 33.孟子有一种强烈的道统意识和圣道担当之精神 ( )
A:错误 B:正确 34.孟子是反对霸政的,霸道对国家有害而无利。 ( )
A:正确 B:错误 35.知言养气章批评的是杨、墨 ( )
A:错误 B:正确 36.孟子认为人爵只是天爵的附属,天爵才是最珍贵的。 ( )
A:对 B:错 37.孟子认为人手指疼痛知道求医问药,但是内心被邪恶之事浸染却不知道治心病。( )
A:错误 B:正确 38.孟子认为施行仁义是霸者的最终目标。 ( )
A:正确 B:错误 39.《滕文公下》主要批评的是告子 ( )
A:错误 B:正确 40.孟子认为“人爵”是得于外,“天爵”是得于内的。 ( )
A:正确 B:错误 41.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强调根据人性来进行教化,认为最好的政治是“以人治人” ( )
A:错误 B:正确 42.孟子重视是非之心,但不是很重视羞恶之心。 ( )
A:正确 B:错误 43.孟子对管仲的看法与孔子一致,持赞赏态度 ( )
A:正确 B:错误 44.“乃若其情”的情只可理解为情感的情。 ( )
A:错误 B:正确 45.孟子之“可欲之谓善”是讲善及善的根源之所在的问题, ( )
A:对 B:错 46.“良知良能,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是朱子的观点 ( )
A:错 B:对 47.孟子认为孔子是“圣之时者也”,是集大成者。 ( )
A:错误 B:正确 48.孟子认为是“汤放桀,武王伐纣”是符合道义的行为 ( )
A:错 B:对 49.义利之辨出自《孟子 告子下》 ( )
A:错误 B:正确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8)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