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1岁半以前,婴儿将所有与已有关的物体都为“我的”,这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

  2. 答案:错
  3. 在陌生情境中,能在母亲附近愉快地游戏,自信地探索环境,但并不时刻在意母亲是否在场。而且,儿童对陌生人表现出积极的兴趣。在依恋的类型中,这是回避型儿童的行为表现。( )

  4. 答案:错
  5. 为了让幼儿能够快速适应幼儿园环境需要在入园初期就迅速切断儿童与家人的联系。( )

  6. 答案:错
  7. 教师应该重视随机教育对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作用。( )

  8. 答案:对
  9. 文化归属感教育方面,教师在弘扬本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应引导幼儿接触不同的社区、民族、国家,体验不同的文化,欣赏他人的不同,接纳他人与自己的差异。( )

  10. 答案:对
  11. 社会规则是儿童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规则认知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任务之一。( )

  12. 答案:对
  13. 助人行为是指为了共同的目的而两人或多人,两个集体或多个集体共同完成某一工作或某一任务的行为。( )

  14. 答案:错
  15. 一般来说,情感具有随机变化性,情绪体现出稳定性、持久性和深刻性。( )

  16. 答案:错
  17. 社会情感主要包括( )

  18. 答案: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19. 社会认知包括个体对( )等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和理解的心理活动。

  20. 答案:他人###自我###社会规则###社会关系
  21. 学前儿童常见问题行为有( )

  22. 答案:退缩性行为###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
  23. 对情商的考察通常包含三个维度( )
  24. 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认为儿童情绪分化阶段中0~1岁为( )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情绪反应较笼统,且往往是生理需要引起的情绪占优势。
  25. 27( )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对美丽的自然环境、艺术作品和社会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等都属于此范畴。
  26. ( )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前儿童通过谈话、相互提问、对答的方法,教师借助于恰当的问题,启发幼儿思考,表达对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感知经验,这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经验与水平,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策略。
  27. ( )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行为既不特别主动、友好,也不特别不主动或不友好,同伴有的喜欢他们,有的不喜欢他们,他们既非被同伴特别的喜爱,也非特别的被忽视、拒绝。
  28.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即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 ),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
  29. ( )的认知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护公共利益,维持社会秩序而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衡量行为的社会价值的标准。
  30.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各方面的发展是( )、非等速的。
  31.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 )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
  32. 儿童的物权意识发展主要阶段中,( )是“大家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逐渐认识到一些物品是共有的,必须要通过协调的方式才能获得。
  33. 教师的提问、讲述、演示中的语言应该多用专业化术语。( )
  34. 自我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善用教师评价。( )
  35. 气质类型中,安静稳重、忍耐沉着、反应缓慢,情绪不外露,注意力稳定,有毅力,这是多血质的典型特征。( )
  36. 性别恒常性是指儿童对一个人不管外表发生什么变化,而其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儿童一般到了3~4岁获得性别恒常性的认识。( )
  37. 在学前期,随着儿童自我评价逐渐发展,成人对儿童的评价在儿童个性发展上已经不再产生影响。( )
  38. 性格按照不同的方式,可以分为不同类型。按内外向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按独立程度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
  39. 巴甫洛夫在自己长期的研究中,发现高级神经活动的神经过程有三个基本特征包括( )
  40. 在社会教育过程中,以下属于语言引导为主的方法包括( )
  41.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方法包括( )
  42. ( )将正常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成人晚期,分为8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个人都面临并克服新的挑战。
  43. 著名心理学家( )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
  44. 以下关于学前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45. ( )是教师为幼儿提供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情境,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以这个角色的身份处理问题、体验角色情感、了解角色需求和感受,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特征和规范。
  46. 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不相同的。每个人各有其能力、爱好、认知方式、情绪表现和价值观。这体现了个性的( )。
  47. 关于幼儿情绪情感教育,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48.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途径与方法中不需考虑的是( )
  49. 下列绘本中,哪个不属于引导孩子克服恐惧心理的绘本?( )
  50. 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指出婴儿的依恋行为可分为三类,其中C型也称( ),这类婴儿表现出很高的分离焦虑。
  51. 教师是幼儿心目中的权成,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其一言一行都会给幼儿深刻的印象。所以,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和细节为幼儿做好行为、语言的指导和示范。( )
  52. 个性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情感、需要、价值观等等,但在真实的人身上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密切联系的,组合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动力系统。这是个性的独特性特征。( )
  53. 幼儿的同伴关系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5岁左右,为非社会性游戏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以独自游戏,旁观游戏为主,彼此间没有多少联系。( )
  54. 针对幼儿良好表现的评价,幼儿教师应该经常夸奖“你真聪明”。( )
  55. 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其抚养者之间进行的,伴随情感关系的交往过程。与其他人际关系相比,亲子交往具有( )等特征。
  56. 一般来说,学前儿童社会交往分为亲子交往、( )和同伴交往三类。
  57. ( )原则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应渗透在幼儿的教育活动和一日生活中,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58. 精力旺盛、易于冲动、反应迅猛、难以自制,是( )的主要特征。
  59.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领域要注重活动体验,避免简单说教( )
  60. 分享行为的发展与物权意识的发展有关。当儿童能够分清某一物品的归属权时,他就能清晰的判断是否与他人分享。 ( )
  61. 同伴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是儿童学习社会交往的初始阶段。( )
  62. 教育目标的提出通常有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维度。( )
  63. 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
  64. 儿童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社会规则和社会期望,儿童要成为未来社会成员,就必须理解这些规则。( )
  65. 同伴不仅是有关性别角色的相互模仿者,而且还是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肯定与否定的重要执行者。( )
  66. 归属感又称隶属感,是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心理学中将其作为一个术语,指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落实感。( )
  67. 面对孩子出现的破坏性行为,教师首先要冷静的对待,争取与孩子沟通,并通过观察和倾听,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 )
  68. 作为幼儿教师,对儿重的评价首先应做到公平公正,良好的师幼交往能够增强儿童安全感、自信心以及探索精神,有助于儿童自我概念及社会性的发展。( )
  69. 面对儿童由于性别问题引发的性好奇,成人应刻意地回避。( )
  70. 家长若过分溺爱,在一些小事上一味包办,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幼儿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在进入集体生活之后,就会面临众多挑战,从而感到挫败,是我们在教育中需要规避的。( )
  71. 归属感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72. 教育评价有助于探索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个体差异。( )
  73. 皮亚杰对儿童的道德判断及其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 )
  74.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
  75. 学前儿童助人能力的培养方面,需要培养学前儿童情绪认知能力,正确判别他人需要。( )
  76. 社会环境认知的发展中,2-3岁左右儿童主要接触的生活环境是幼儿园和社区。( )
  77. 在进行自我意识教育活动设计时应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课题和个体差异进行有计划的教育。( )
  78. 在在合作能力培养方面,教师应该重视创设合作情境。( )
  79.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分享等行为。( )
  80. 儿童的物权意识发展主要阶段中,1-2岁是“大家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逐渐认识到一些物品是共有的,必须要通过协调的方式才能获得。( )
  81. 当幼儿助人结果失败时,成人的批评指责或急功近利的做法容易导致幼儿产生胆怯心理,从而不愿意再去帮助他人。( )
  82. 同伴交往无论是在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社会化,还是积极情感、社会交往乃至个性养成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
  83. 社会认知不包括对自己的认知。( )
  84. “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社会领域目标之一。( )
  85. 讨论分享法是指教师和幼儿围绕某个话题进行思想碰撞、互相启发、交换看法,从而分享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法。( )
  86. 学前儿童多元文化教育应立足于本地区和本园的实际,富有本地区特色,并借鉴其他地区乃至其他国家文化的园本文化教育。它包含三个层次( ),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87. 根据社会退缩行为产生的动机,将其分为( )三种类型。
  88.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主要包括对( )的评价
  89. 《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人际交往目标包括( )
  90. 根据“陌生情境”测验,将儿童的依恋类型分为( )三类。
  91.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应是浅显的、( )的、启发性的知识,是为儿童发展所必须学习的基础知识。
  92. 4岁儿童回答“我不打架”或“我不抢玩具”。而6岁儿童则可以说到一些比较抽象、内在的品质特点,如“我听话、遵守纪律”或“我会谦让、对小朋友友好”,体现出自我评价( )的特点。
  93.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相关理论方面,科尔伯格的( )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不同。他认为,儿童首先建立起一种稳定的性别认同,然后再积极地寻找同性别榜样,从而学会让自已像一个男孩或是女孩。
  94. 学前幼儿个性培养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95. 依恋的发展阶段中,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出现在( )
  96. 以下哪个不属于学前儿童社会情感教育的目标( )
  97.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是( )。
  98. 中大班的幼儿,成人不在场时也能服从规定,对他人违反规定的行为产生厌恶感等都属于( )的范畴。
  99. 个性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情感、需要、价值观等等,但在真实的人身上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密切联系的,组合成一个有机的动力系统,这体现了个性的( )特征。
  100. 学前儿童由于知识经验较为缺乏,语言理解能力有限,他们通常对反话、隐晦的话经常理解不来,因此教育的时候,简要的告诉他们要做什么,这是( ),他体现了对学前儿童的尊重,符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规律。
  101. 同伴关系类型中,喜欢与人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且常常表现出友好的交往行为,乐意与人分享,遵守规则,在同伴中享有较高地位。这类幼儿属于( )
  102. 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
  103.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训练:( )
  104. 鲍尔比提出依恋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对人反应无差别的阶段是( )
  105. 教师向儿童出示实物、图片、直观教具、录像等可以被感知的材料,并用口头语言进行系统生动的解释与描述,使儿童较为具体的理解社会教育的内容,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的方法是( )
  106. 集体教学活动的优点不包括:( )。
  107. ( )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108.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中,6、7岁的儿童处于( )阶段。
  109. 儿童的依恋类型中,其中属于积极型依恋的是( )
  110. 性别恒常性是儿童性别认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儿童一般到了( )岁才能获得性别恒常性的认识。
  111.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培养儿童完整人格的教育,是引导儿童做一个健康的、和谐的、服务于社会的人的教育。这是教师进行社会教育时要确立的基本观点。
  112. 对幼儿教师来说,孩子的发展是一个充满变化的过程,教师要善于适应这种变化。社会的适应力需要经验,但更需要一种开放和接纳的心态。
  113. 社会能力主要是指胜任各种社会生活与事务的能力,它包括(  )
  114.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种整合性教育。
  115.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教法课,学习学前儿意社会教育就是单纯地学习如何设计与组织专门的社会教育活动。
  116. 观察分析法是指在自然状态或准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的外显行为进行现场直接观察、记录和分析,从而获得幼儿社会领域发展、幼儿社会性发展、教师社会领域专业发展信息的一种方法。观察分析法也是研究学前儿童最基本的方法。( )
  117.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意义是为了评价教师教育行为是否科学。( )
  118. 学前儿童自我认识水平的稳定性是指幼儿对自己的认识清晰或模糊。自我认识水平较高的幼儿对自己的认识往往比较清晰,对自己的认识也比较稳定,不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
  119. 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
  120. 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教育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
  121.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应当依据社会现实的要求、儿童本身的特点和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来确定。( )
  122. 活动目标的设计应满足目标全面、表述主体一致、明确具体可操作、难度适中和数量适中的要求。( )
  123. 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中,活动目标越多越好。( )
  124. 确定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内容时要遵循基础性的原则是指儿童了解和学习的内容要考虑儿童自身的需要和接受能力的关系。( )
  125. 以下活动名称不正确的是( )
  126.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攻击性行为会自然消失,所以家长只需对孩子的行为采取忽视态度即可。( )
  127. 根据攻击的目的和性质,将攻击性行为分为( )
  128. 幼儿说谎行为可分为( )
  129. 无意说谎是幼儿期出现的一种独特行为,是一种不存在说谎的主动动机,没有觉察到自身说谎的说谎行为。( )
  130. 有问题行为的儿童就是问题儿童。( )
  131. 下列哪一项不是学前儿童多元文化教育的原则( )
  132. 环境是孩子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被誉为“孩子的第三任老师”。( )
  133. “文化尊重”的教育,是通过面向世界的教育帮助孩子们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学会尊重其他文化。( )
  134. 学前儿童多元文化教育应立足于本地区和本园的实际,并借鉴其他地区乃至其他国家文化的园本文化教育。它包含三个层次( ),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135. 在多元文化教育中,应该以突出表现差异和颂扬优越感的方式来强调民族特性,在赞扬民族精神的同时,贬低其他文化。( )
  136.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通过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两种途径来学习性别常模和社会文化的期望。( )
  137.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包含( )等方面。
  138. 性别恒常性是指儿童对一个人不管外表发生什么变化,而其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性别恒常性是儿童性别认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
  139. 谢弗将性别角色的发展阶段分为( )。
  140. 幼儿理解事物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素材,因此家长和幼儿教师可以选择生动的绘本故事,来解读生命来源的问题。( )
  141. 罗杰斯等人在1969年提出了陌生情境测验,观察儿童在此情境中的反应,判断儿童依恋关系的类型。( )
  142.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以下( )属于亲社会行为
  143. 鲍尔比提出依恋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 )属于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也是依恋形成阶段。从这时候起,孩子对母亲的存在尤其关注,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起,与母亲在一起就很高兴,而当母亲离开时则非常不安,表现出一种分离焦虑。
  144. 儿童的物权意识发展中,第二个阶段是“你的”阶段,大约在1.5-3岁,这一阶段的幼儿能够分清自己与他人物品所属的区别,甚至会顽固的地维护这一区别。( )
  145. 心理学家采用“同伴现场提名法”对幼儿的同伴交往类型进行研究,主要包括( )。
  146. 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认为儿童情绪分化的三个阶段中5岁以后为( )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情绪生活的高度社会化。这个时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多种高级情绪达到一定的水平,有关世界观形成的情绪初步建立。
  147. 下列绘本中,哪一本不属于引导孩子正确纾解生气情绪的绘本?( )
  148. 根据林传鼎的观点,泛化阶段儿童的情绪反应比较笼统,而且往往是生理需要引起的情绪占优势。( )
  149. 绘本《妈妈,我真的很生气》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帮助幼儿学会表达愤怒、受挫和其他难以处理的情绪。其中包括 ( )
  150.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 )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
  151. 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规则认知主题绘本的是( )
  152. 社会关系认知的发展中,3~4岁的儿童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理解对方的想法与观念。( )
  153. 《小羊和蝴蝶》是一本能让孩子们看到人与人之间差异的绘本。( )
  154. 皮亚杰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
  155.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内容不包括( )。
  156. 幼儿教师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契机,通过培养幼儿的独立自理能力,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来树立幼儿正确的自我认识。( )
  157. 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自我认识、( )和自我调节。
  158. 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对自身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评价和控制。( )
  15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自我意识对学前儿童发展的积极作用的是:( )
  160. 安静稳重、忍耐沉着、情绪不外露,注意力稳定,有毅力,是( )的主要特征。
  161. 所谓渗透性原则是指在社会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和创设各种情境,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前儿童参与其中。( )
  162. 幼儿教师无论是在结构化的教学活动中,还是在非结构化的一日生活各环节中,都应时刻明确自身的教育影响,树立明确的目标意识。( )
  163. ( )是指教师或家长通过儿童的现实生活事件或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方式,让幼儿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位置去体验他人的情感、理解他人的需要及活动的教育方法。
  164.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
  165. 在以情感体验为主的方法中,主要包括( )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8)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