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红茶加工:红茶是是我国生产和出口的主要茶类之一,属于全发酵茶,素以香高、色艳、味浓驰名世界。小种红茶产制时间最早,工夫红茶其次,最后创制红碎茶,并成为国际茶叶市场的主销产品。红茶最基本的品质特征是“红汤红叶”。红茶初制工艺为: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发酵是红茶的特征性工艺,是在揉捻破坏细胞完整性的基础上,以多酚类化合物为代表的物质与内源酶接触,引起酶促氧化,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形。但不同茶类的具体加工工艺不同,如小种红茶青楼内加温萎凋和烟熏烘焙,过红锅技术等,形成“松烟香”“桂圆味”的特征;川红工夫的低温长焙技术形成特有的“橘糖香”;红碎茶重揉切、轻发酵技术等,形成“浓、强、鲜”的品质。8.1红茶产销简况和品质特征:红茶是是我国生产和出口的主要茶类之一,属于全发酵茶,素以香高、色艳、味浓驰名世界。中国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最早创制了小种红茶,后在小种红茶的基础上创制出工夫红茶。印度等国在工夫红茶的基础上发展出红碎茶,并成为国际茶叶市场的主销产品。红茶在国际茶叶贸易中占有主要的地位,但我国红茶外销有所下滑,不过国内红茶市场旺盛,刺激红茶产量逐年攀升。小种红茶以正山小种最为出名,工夫红茶的品类多,产地广。红碎茶主要分为叶茶类、碎茶类、片茶类和末茶类。红茶最基本的品质特征是“红汤红叶,味甘醇”,但不同茶类之间品质特征也各有差异。
8.2红茶初制技术:红茶初制工艺为: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在萎凋过程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物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失水,化学变化主要是水解作用,促使部分有机物质产生分解,增加可溶性物质的含量。揉捻除了塑造外形和增进茶汤滋味外,最主要是破坏萎凋叶的细胞,使内含物和酶进行接触,为发酵做足准备。发酵的本质就是鲜叶细胞组织,主要是液泡膜受到损伤,多酚类化合物与内源氧化酶接触,引起酶促氧化,形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有色物质。与此同时,偶联发生一系列内含物质的化学反应,从而形成红茶特有的香味物质。干燥过程不仅去除了水分,达到足干,便于贮藏,还在前期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形的形成。
8.3小种红茶加工:小种红茶是福建特有的红茶,其中以正山小种,品质最优。鲜叶一般采半开面三四叶,嫩梢较成熟,糖类含量高,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较少,有利于茶汤滋味的形成。小种红茶的加工分为萎凋—揉捻—发酵—过红锅—复揉—熏焙—复火七道工序。制法较其他红茶细致,具有独特的技术措施。小种红茶加温萎凋在“青楼”内进行,通过燃烧松柴达到加温萎凋的目的。过红锅主要是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适时停止发酵,保持部分可溶性多酚类化合物不被氧化,使茶汤鲜浓,滋味甜醇,叶底红亮。同时散发青草气,增进茶香。熏焙对形成小种红茶的品质特征十分重要,在熏焙过程中,吸收大量松烟香味,使毛茶具有浓厚而纯正的松烟香气和类似桂圆汤的甜爽、活泼的滋味。
8.4川红工夫红茶加工:川红工夫红茶主要选用四川中小叶群体种或从其选育的无性系良种。川红工夫红茶制作工艺流程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当环境适宜时,宜采用自然萎凋。萎凋适度后经揉捻使细胞损伤率达到80%以上,成条率达到90%以上进行发酵。发酵环境温湿度严格控制,发酵度以80%~85%的茶条叶色变成红黄色或黄红色为宜;低温长焙是生成川红工夫的香气的重要工序,主要促进焦糖化反应和美拉德反应生成吡嗪类、糠醛类衍生物,这些物质是茶叶烘炒香和橘糖香的物质基础。后经过筛分、捡剔、拼堆、复火提香等精制工序最终形成条索紧细,金毫显露 乌黑油润,匀净;内质香气橘糖香显著、持久;汤色红亮,显金圈;滋味浓醇鲜爽;叶底红亮匀整的品质特征。
8.5红碎茶加工:红碎茶亦称切细红茶,是目前国际茶叶市场上的主销品种。红碎茶根据外形和内质可以分为叶茶、碎茶、片茶和末茶四大类,但都要求色泽则乌黑,内质强、浓、鲜。红碎茶加工工艺为:萎凋—揉切—发酵—干燥。鲜叶原料要求鲜、嫩、匀、净。萎凋一般采用萎凋槽进行,采用轴流式风机用于鼓风和吸风。揉切是红碎茶品质形成的重要工序,主要包括揉捻、切碎和解块筛分三方面。由于国际市场要求红碎茶香味鲜浓,因此对红碎茶“发酵”程度要轻,即多酚类化合物的酶性氧化程度较轻。因为红碎茶颗粒细小,发酵进展较快,故干燥应先在高温热风下充分排湿,迅速停止酶的活性,固定品质,然后在稍低的温度下继续充分干燥,发挥香气、保持品质。
[单选题]下列以橘糖香著称的工夫红茶是( )。
湘红工夫
祁门工夫
川红工夫
闽红工夫
答案:川红工夫
[单选题]红茶初制工艺中特征性工艺为( )。
闷黄
发酵
做青
杀青[多选题]形成红茶“冷后浑”现象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儿茶素氧化产物
蛋白质
氨基酸
咖啡碱[判断题]红茶的英文为“Red Tea”

[判断题]红茶发酵从揉捻叶细胞破碎就已经开始。

温馨提示支付 ¥1.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0)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