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不影响毒性的因素是( )
A:接触途径 B:剂量 C:物质形态 D:接触期限
答案:AI参考:正确选项是:D:接触期限。\n\n影响毒性的因素包括接触途径、剂量、物质形态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毒性的大小和程度。而接触期限只是影响接触毒物的时间长短,不会直接影响毒性的大小和程度,因此不是影响毒性的因素。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接触期限。'
2.关于彗星试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理是大片段DNA比断裂的DNA片段迁移的快,电泳后出现彗星状 B:试验过程中需要制备单细胞悬液 C:该方法敏感性高,要求的细胞数少 D:以DNA损伤为检测终点
答案:AI参考:关于彗星试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选项D:以DNA损伤为检测终点。\n\n彗星试验是一种用于检测DNA损伤的方法,通过电泳分离DNA片段,迁移较快的完整DNA片段呈现为彗星状。该方法敏感性高,要求的细胞数较少,适用于检测细胞受到低剂量辐射或其他DNA损伤因子的影响。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制备单细胞悬液,即将细胞分离并悬浮在一定的介质中,以便于后续操作。\n\n因此,选项D“以DNA损伤为检测终点”是正确的。其他选项均描述了彗星试验的相关原理和特点。'
3.关于脂水分配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物的脂水分配系数越大,则越容易以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B:解离的无极性化合物脂水分配系数较非解离化合物的大 C:在同系化合物中,对于在水中溶解度越大的化合物,由于其较易随尿排出体外,故毒性越小 D:脂溶性物质易在脂肪蓄积,故肥胖者对脂溶性毒物的耐受性总是较强的
答案:AI参考:正确选项是C:在同系化合物中,对于在水中溶解度越大的化合物,由于其较易随尿排出体外,故毒性越小。\n\n脂水分配系数是衡量化学物在脂水两相间分布情况的指标,脂水分配系数越大,说明该化学物越容易溶于脂质,越容易通过细胞膜,因此可能会以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但这并不意味着该化学物就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膜的通透性、化学物的极性等。A选项表述不准确。解离的无极性化合物脂水分配系数较非解离化合物的大这一说法也不完全正确,需要看具体物质和环境条件。B选项描述的也不是脂水分配系数本身的规律。脂溶性物质易在脂肪蓄积这一说法也不能说明肥胖者对脂溶性毒物的耐受性较强,因为这和个体差异、摄入剂量等有关。D选项也未完全正确描述脂溶性物质与毒物耐受性的关系。\n\n而在C选项中,同系化合物中,脂溶性越大,越容易溶于水,也越容易随尿排出体外,因此毒性相对较小。这是脂水分配系数的一个规律,也是本题正确答案。'
4.

白细胞减少属于( )


A:免疫异常增强 B:免疫抑制 C:全部都是 D:免疫功能正常
答案:AI参考:正确选项是【免疫抑制】。\n\n白细胞减少是指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这通常意味着身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或受损。在这种情况下,其他选项中的A免疫异常增强和C全部都是都是错误的描述,因为白细胞减少并不代表免疫异常增强或免疫功能正常。只有B选项的免疫抑制符合白细胞减少的定义,因此它是正确的选项。免疫抑制是指一种状况或疾病,导致身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功能减弱或受损。在这种情况下,白细胞减少可能是由于某些药物、疾病或生活方式因素引起的,导致身体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
5.

化学毒物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可表现为( )


A:全部都是 B:感染死亡率增高 C:肾炎、关节炎 D:哮喘
答案:AI参考:正确选项是【C:肾炎、关节炎】。\n\n化学毒物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会导致肾炎、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其他选项如感染死亡率增高、哮喘等虽然也可能与化学毒物有关,但不是自身免疫反应的典型表现。因此,C选项是正确答案。'
6.前致癌物( )
A:经代谢活化才有致癌活性的物质 B:活化过程中接近终致癌物的代谢产物 C:不经代谢活化就有致癌活性的物质 D:经代谢活化仍无致癌活性的物质
答案:AI参考:正确答案是C:不经代谢活化就有致癌活性的物质,这类物质我们称之为前致癌物。也就是说前致癌物直接经皮肤,眼睛或口腔黏膜接触等,能导致某种类型的细胞发生永久变化。有些物质不经代谢活化就可对动植物发生有害作用。例如过氧化物可致突变或染色体畸变,与遗传物质DNA反应使细胞损伤;汞可引起肾脏损伤;硝酸铅使大鼠骨畸形。这些物质是真正的前致癌物,他们必须首先和细胞或DNA发生接触才有可能引发癌症,他们不通过代谢活化过程转化为具有致癌活性的物质。\n\n其他选项中,A选项的物质在活化过程中才有致癌活性,所以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的物质需要接近终致癌物,与C选项描述的内容相矛盾;D选项说明该物质即使经过代谢活化也没有致癌活性,但并没有描述这种物质具有什么特性,不符合题意。\n\n所以选择C作为正确答案。'
7.河豚毒素的毒性比氢氰酸强100倍。( )
A:错 B:对
答案:对
8.摄入量不准确,但符合人实际情况的给药方式是灌胃法。( )
A:对 B:错
答案:错
9.大鼠致畸试验多于受精后第5~15天进行染毒。( )
A:错 B:对
答案:对
10.淡水鱼类很容易出现组胺中毒。( )
A:对 B:错
答案:错
11.染色体两次断裂后中间节段倒转180度重接叫插入。( )
A:错 B:对 12.急性毒性实验不宜选用喂饲法。( )
A:对 B:错 13.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是有机氯农药污染食品的重要途径。( )
A:错 B:对 14.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容易引发耳毒性,特别是婴幼儿更敏感。( )
A:对 B:错 15.以蒸气、气溶胶、烟、尘状态存在的化学毒物经呼吸道染毒。( )
A:对 B:错 16.铅在人体内的半衰期短,故蓄积性强,易在体内残留。( )
A:对 B:错 17.新鲜的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本身有剧毒,所以食用新鲜的黄花菜要注意。( )
A:错 B:对 18.关于农产品中的农药和兽药的残留超标问题,其中农残中毒对人体的危害更为严重。( )
A:错 B:对 19.自由基不会对生物膜的脂质、蛋白质和DNA造成的氧化损伤。( )
A:对 B:错 20.在Ames实验设计中,为了更好的评估缺陷型菌株是自发突变还是诱导突变,在实验中,都不需要要设立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 ( )
A:错 B:对 21.出现功能蓄积不一定出现物质蓄积。( )
A:错 B:对 22.I相反应和II相反应不是根据外源物质在体内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区分的,即先发生I相反应,然后才能发生II相反应。( )
A:错 B:对 23.功能蓄积是机体一次接触外源物质后引起的损伤效应累积的结果。( )
A:错 B:对 24.CCl4 染毒大鼠100只中,有50只GPT升高,即效应发生率为50%,此为反应。( )
A:错 B:对 25.慢性毒性试验期很长,对啮齿类动物几乎占去生命期的绝大部分或终生。如小白鼠试验期 一般为18个月,大白鼠为24个月。( )
A:错 B:对 26.毒物的被动转运是指透过生物膜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处转移的过程。( )
A:错 B:对 27.LD50的值越小,毒物越不安全。( )
A:对 B:错 28.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 )
A:雌雄各半 B:成年动物 C:啮齿类或非啮齿类动物 D:大鼠100 g左右,小鼠15 g左右 29.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A:转基因作物本身成为杂草的可能性 B:抗生素标记基因可能使人和动物产生抗药性 C:转基因产品营养成分的变化,可能使人类的营养结构失衡 D: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过敏反应 30.胎仔检测内容有( )
A:称重 B:内脏检查 C:外观检查 D:骨骼检查 31.关于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为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依据 B:进行毒性分级 C:确定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水平 D:探讨亚慢性毒性的阈剂量 32.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影响食物中外源物质的吸收( )
A:胃肠道内容物 B:肠内菌群组成 C:外源物质的结构 D:胃肠道蠕动情况 33.判别化学物质致癌性所使用的系统包括:( )
A:短期试验 B:一般毒性试验 C:人类流行病学研究 D:动物诱癌试验 34.亚慢性毒性试验设三个剂量组(高、中、低)及对照组,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A:各剂量组无组距关系 B:高剂量组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可引起个别动物死亡。 C:低剂量组无中毒症状或极轻微反应 D:中剂量组出现轻微中毒的症状,不出现动物死亡。 35.关于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
A:为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依据 B:确定未观察到毒效应的剂量水平 C:确定受试动物的最低致死剂量 D:探讨亚慢性毒性的阈剂量 36.以下有关毒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毒性是一种物质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 B:同样条件下,毒性越大,往往毒效应越强 C:毒性越大所需的剂量越大 D:决定毒性的因素是该化学物本身 37.细胞色素P450没有参与下列哪种反应( )
A:还原 B:氧化 C:水解 D:结合 38.确证的人类致癌物不一定有( )。
A:人类流行病学及动物致癌实验方面充分的证据 B:已建立了动物模型 C:经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有一定的线索 D:充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 39.描述S-9混合液正确的是( )
A:含葡萄糖 B:肝匀浆9000g上清夜 C:多氯联苯诱导 D:为代谢活化系统 40.肾脏排泄的机理有( )。
A:肾小球简单扩散 B:肾小球主动转运 C:肾小管主动分泌 D:肾小球滤过 41.谷胱甘肽结合反应不需要( )
A:NADPH B:UDPGA C:GSH D:PAPS 42.毒性物质进入机体的方式有( )。
A:主动转运 B:简单扩散 C:易化扩散 D:胞饮 43.下列不是以原发性DNA 损伤为检测终点的致突变试验是( )
A:微核试验 B:染色体畸变试验 C:基因正向突变试验 D:Ames 试验 44.下列属于非酶促氧化损伤防御系统的是( )
A:维生素C/E B:G-SH C:SOD D:金属硫蛋白 45.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特点的是( )
A:顺浓度梯度转运 B:转运过程中不消耗能量 C:需要载体 D:转运有一定的特异性 46.下列哪些是物质的贮存库? ( )
A:心脏 B:骨骼 C:脂肪组织 D:肝脏 47.下列哪些形式属于基因突变( )。
A:颠换 B:大段损伤 C:倒位 (染色体畸变) D:移码突变 48.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结果分析指标是( )
A:肿瘤发生率,肿瘤多发性,肿瘤潜伏期 B:肿瘤发生率,肿瘤多发性,肿瘤死亡率 C:肿瘤多发性,肿瘤潜伏期,肿瘤死亡率 D:肿瘤发生率,肿瘤存活率,肿瘤死亡率 49.染色体数目异常的表现不包括( )
A:五倍体 B:二倍体 C:三倍体 D:单倍体 50.化学毒物引起过敏反应可表现为( )
A:全部都是 B:哮喘 C:肾炎、关节炎 D:感染死亡率增高 51.在众多的环境致癌因素中,化学性致癌因素约占( )
A:80% B:60% C:70% D:90% 52.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
A:肾脏 B:汗液 C:唾液 D:肠道 53.化学结构与毒效应之间的关系( )
A: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决定该化合物的化学活性 B: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化学活性及理化性质 C:理化性质决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D: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决定理化性质 54.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
A:简单扩散 B:载体扩散 C: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 D:滤过 55.化学毒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肠肝循环可影响化学毒物的( )
A:毒作用发生快慢 B:代谢解毒 C:毒作用持续时间 D:毒作用性质 56.人体必需的元素及化合物,主要是研究制订( )
A:最低容许限量 B:最高容许浓度 C:最低供给的限量 D:最高容许浓度及最低供给的限量 57.化学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称( )。
A:ADME过程 B:生物转化 C:生物转运 D:消除 58.器官发生期易发生( )
A:致畸作用 B:功能缺陷 C:胚胎毒性 D:胚胎致死作用 59.苯环上的一个氢被烷基取代.其毒性发生改变( )
A:苯对造血功能主要是抑制作用,而甲苯为麻醉作用 B:苯为致癌物.甲苯为工业毒物 C:苯主要从呼吸道,对呼吸系统有毒性作用,而甲苯没有 D:苯中毒产生过量的儿茶酚胺刺激心肌细胞发生心室颤动,而甲苯没有 60.关于倒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旋转180度 B:染色体只发生一次断裂 C:染色体两臂均断裂断片互换 D:染色体上的基因有丢失 61.急性毒性研究的接触时间是( )
A: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 B:一次或8小时内多次 C:一次或14天内多次 D:一次 62.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 )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半数致死剂量(LD50) D:最大耐受剂量(LD0) 6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合理应用剂量-反应关系概念的前提( )
A:反应的强度与剂量有关 B:反应的强度与时间有关 C:所研究的反应是由化学物接触引起的 D:要有定量测定毒性的方法和准确表示毒性大小的手段 64.在启动之前使用无致癌作用( )
A:无机致癌物 B:促癌剂 C:直接致癌物 D:间接致癌物 65.在染色体畸变试验中,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不能观察到( )
A:染色体环 B:断片 C:微核 D:微小体 66.60年代初期,震惊世界的反应停(thalidomide)事件,首次让人们认识到( )
A:化学物的致突变性 B:化学物的致癌性 C:化学物的致畸性 D:其余选项都是 67.不含河豚鱼含毒素的部位是( )
A:卵巢和肝 B:肾和眼睛 C:胃肠 D:血液和皮肤 E:鱼肉 68.Ames 试验的遗传学终点为 ( )
A:DNA 完整性改变 B:细胞恶性转化 C:细胞坏死 D:染色体畸变 E:基因突变 69.关于年龄对毒性作用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
A:代谢后增毒的毒物对婴幼儿的毒性作用较成年人强 B:年龄越小毒物的毒作用越强 C:代谢后解毒的毒物对老年人的毒性作用较成年人强 D:年龄越大毒物的毒作用越强 70.与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发生结合反应的内源性底物,不包括( )
A:S-腺嘌吟蛋氨酸 B:乙醇 C:UDPGA D:PAPS 71.关于生物学标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检测样品可为血、尿、大气、水、土壤等 B:生物学标志研究有助于危险性评价 C:检测指标为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和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 D:又称为生物学标记或生物标志物 E: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类 72.一般用于过敏反应实验的首选动物为( )。
A:小鼠 B:大鼠 C:猫 D:狗 E:豚鼠 73.下列各种类型自由基中,哪种类型是最主要的( )
A:以氧为中心的自由基 B:以碳为中心的自由基 C:以氮为中心的自由基 D:以氢为中心的自由基 74.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结果分析指标是( )
A:肿瘤发生率,肿瘤存活率,肿瘤死亡率 B:肿瘤多发性,肿瘤潜伏期,肿瘤死亡率 C:肿瘤发生率,肿瘤多发性,肿瘤死亡率 D:肿瘤发生率,肿瘤多发性,肿瘤潜伏期 75.急性毒性是指 ____
76.LD50的局限性分别是什么?
77.什么是蓄积作用?
78.什么是生物转化?
79.什么是致突变作用?
80.自由基的特点有哪些?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2)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