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标准(2011年版)》规定:第一学段只学习统计,第二学段开始学习概率。( )

  2. 答案:对
  3. 奥苏伯尔与鲁滨逊问题解决模式不仅描述了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而且着重说明了认知结构中各成分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 )

  4. 答案:对
  5. 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要使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 )

  6. 答案:对
  7.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 认知规律。 ( )

  8. 答案:对
  9. 小学第二学段教学中要突出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在统计量方面既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又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 )

  10. 答案:错
  1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对扇形的要求定位为“掌握”。( )

  12. 答案:错
  1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提出了六个核心概念。( )

  14. 答案:对
  15. 数学实验的基本特征:一是重复性,二是可以实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

  16. 答案:对
  17. 按照小学数学设置的“综合与实践”内容的侧重不同,我们可把第一学段称为综合应用,第二学段称为实践活动。( )

  18. 答案:错
  19. 不属于杜威问题解决模式的是( )

  20. 答案:填补空隙
  21. 在第一学段对“立体图形的认识”的教学要求中,以下正确的是 ( )

  22. 答案: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体
  2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 ( ) 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4. 除法时,在百位上的9除以3,商是 ( )
  2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总目标表述为知识技能、 ( ) 、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
  26. 小强所在的兴趣小组人数不足30人,但比20人多,那么这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的比不可能是( )
  27. 570÷3=190,其中的9是 ( ) ÷3的商,表示这一位上的商是9个十,所以对应写在十位上。
  28. 除法时,在百位上的8除以2,商是( )
  29. 在第一学段计算技能评价要求中,百以内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口算的速度要求 ( )
  30.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①基础性 ②科学性 ③普及性 ④发展性
  31. 不属于问题情境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的是( )
  32. 不属于数学问题从要素分析的角度分类的是( )
  33. 教师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 ( ) ,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34. 关于平均数,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35.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 )。
  3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核心理念是 ( )
  37. 以下不是数学三大特性的是 ( )
  38. 以下不是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是 ( )
  3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 ( )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0. 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中,探究启发式策略是最有效的。( )
  41. “综合与实践”中的专题研究包括文献研究、实验研究和项目设计三类。( )
  42. 不同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关于小数和分数的出现顺序都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
  43. “图形与几何”板块教学内容承载着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等重要任务。( )
  44. 在小学数学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内容教学中,应该要求学生对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量描述,并和同学交流。( )
  45. 《标准(实验稿)》将统计在第一学段的内容称为( )
  46. 在第二学段知识技能方面要求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 )的意义。
  47.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是一类( )的学习活动。
  48. 小明所在班级的人数不足40人,但比30人多,那么这个班级男、女生人数的比不可能是 ( )
  49. 数据的随机性主要含义指( )
  50. “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的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目标动词 ( )的含义。
  51. ( ) 是小学数学建立数感的核心,是体现数感的最重要内容。
  52.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智发展水平,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中的综合主要以( )为主。
  53. 目标动词“了解”的含义是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 )
  54. 数学问题解决学习的过程与数学程序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组织基本一样。( )
  55. 定势是影响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的因素,对问题解决产生负迁移作用。( )
  56. 小数相乘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
  57. 数与数量的感悟是小学数学建立数感的核心,是体现数感的最重要内容。( )
  58. 多位数乘一位数可以把多位数写成不同计量单位数的( )的形式,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归结为表内乘法来计算。
  59. 小学数学教学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 ( )
  60. 假设游泳池的浅端为1.2米深,深端为1.8米。 一位1.6米的学生到这个游泳池游泳,是否有危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61. 数学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数学学习为目的,运用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以及实验器材,通过某一事物或现象发生、发展或变化,( )数学规律的活动过程
  62. 小学图形与几何的课程核心目标在于:积累丰富的几何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初步的推理意识。( )
  63. 每锯一次需要2分钟。现在要把一根木条锯成6段,需要的分钟数是 ( )
  64. 小学某班级要去春游,需要考虑时间安排、费用预算、路线设计等,学生形成春游计划书这一过程属于“综合与实践”学习形式的 ( )
  65. 有A、B、C三个班,从每个班中任意选出若干人举行长跑比赛,获得每个人的参赛成绩。现在要确定这三个班长跑比赛成绩的好坏,我们一定会用到平均数。( )
  66.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深度表征是问题模式辨别的重要内容,也是认知检索的必要条件。( )
  6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提出的“四基”包括 ( )
  68. 钝角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2度,另两个角互质,这两个角可能是多少度?( )
  69. 数学学科的逻辑结构特点具有显示科学内在逻辑性和适应学生心理发展逻辑性的双重特点。 ( )
  70. 与实验稿相比,《标准(2011年版)》减少了“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降低了教学要求 ,“统计与概率”内容将整体延后。( )
  71. 人教版关于20以内退位减法的编排顺序是,先学习十几减9,再学习十几减8。 ( )
  72. 数学教育理论的研究方法和数学的研究方法是一样的。( )
  73. 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首先将直观性作为一项基本教育原则,他在《大教学论》中指出:“我们由此可以为教师找到一条金科玉律。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可能地放在感官跟前。” ( )
  74. 在数学中,零就是表示一无所有。( )
  75. 数学课中不需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
  76. 问题解决就是指以思考为内涵,以问题目标为定向的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 )
  77. 在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理解问题阶段,理解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是基础,通过分析和综合构建模型、检索图式是关键。( )
  78. 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现行人教版的安排是先学习立体图形,再学习平面图形。( )
  79. “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是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 ( )
  80. 过程动词经历的含义是:综合使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 )
  81. 数学问题是指人们在数学活动中所面临的、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经验和方法解决的一种情境状态。( )
  82. 数学问题中定义不明确的问题也称为“常规性问题”。( )
  83. 学生解决以前解过的数学问题也是数学问题解决。( )
  84. 对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水平、学习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 )
  85. 小学数学统计课程内容的第二条主线是( )。
  86. “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是过程动词 ( )的含义。
  87. 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学段的学习要求逐步深入,学生将逐步经历更加完整的数据分析过程,并且( )。
  88. 在第一学段计算技能评价要求中,两位数和三位数加减法笔算的速度要求 ( )
  89. 小学数学统计课程内容的第一条主线是( )。
  90. 在第一学段计算技能评价要求中,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的速度要求 ( )
  91. 根据实施环节,教师在“综合与实践”教学时,除了注意选择新颖有趣的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积极赞赏的评价这些方面外,还应该注意( )
  92. 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提出的关于问题解决模式分为几个阶段( )
  93. 从信息论的角度考察,下列哪个不是数学问题的基本元素 ( )
  94. 小学数学中的“综合与实践”是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让学生在活动中( ),感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95. 在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时,“看减法、想加法”是用加减之间互为逆运算的方法来计算的。而这个过程通常表述为“因为9+6=15,所以15-9=6”,事实上这里没有把“加减之间互为逆运算”这个大前提表述出来,加上这个大前提就是一个完整的( )的过程。
  96. 某小组有12人,这个 “12”用的是自然数的 ( ) 意义。
  97. “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是目标动词 ( )的含义。
  98. 推理一般包括 ( )
  99. 小学低年级用十根小棒扎成一捆,这个动作的意义是说明 ( )
  100. 在第一学段计算技能评价要求中,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和三位数笔算的速度要求 ( )
  101. 通分的主要依据是( )
  1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安排了四个领域的学习内容,它们是 ( )
  103. 运算能力的具体要求有如下三个方面( )
  104. 《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105. 教室里原来有一些学生,后来又进来两次学生,每次15 个人,现在教室里一共45 个学生。原来教室里有多少个学生? 用方程来解这道题,可以这样列式子 ( )
  106. “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是过程动词 ( )的含义。
  107. “数与代数”的学习中,我们要把握两个重要的数学模型是 ( )
  10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提出了不同的目标。以下不属于结果目标的是 ( )
  109. 《标准(2011年版)》将统计观念扩展为( )
  110. 关于传统的数学活动课的局限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11. 在第二学段对“测量单位、长度的测量”的教学要求中,以下不正确的是 ( )
  112. 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两支铅笔的长短属于 ( )
  113. “ 从一只装有2个红球、8个黑球的袋子里摸一个球,这10个球除了颜色外完全相同。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有多大?摸到黑球的可能性有多大?”,关于这一例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14. 我国现行小学教材组织结构的基本编写方式是的 ( )
  115. 在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 )
  116. 数学教育“问题解决”的先驱和奠基人是 ( )
  117. 《标准(实验稿)》将“综合与实践”提升到 ( )
  118. 在数学核心素养中,以下属于与多个领域相关的核心素养是( )
  119. 关于扇形统计图,不要求小学生( )
  120. 判断题:数学问题的基本结构主要指数学问题包含的基本元素,也是数学问题解决的充分条件。( )
  121. 判断题:小学第一学段的儿童和第二学段的儿童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采用的策略既有相同,又有差异。( )
  122. 下列不属于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的是( )。
  123. 下列不是数学问题的主要特征的是( )。
  124. 问题表征的准确与否和深浅程度对问题解决的可逆性与效果有间接影响。( )
  125.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次( )
  126. 判断题:数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 )
  127. 判断题: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中的综合就是指在活动中,注重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 )
  128. 《标准(2011年版)》安排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 )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 )
  129.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 )、计算、( )、( )等活动过程”。以上关于课程基本理念的学生学习的叙述,三个括号处依次为( )
  130. 《标准(2011年版)》在“统计与概率”内容上整体上安排( )
  131. 下列四种统计图中,小学生应最先学习的( )
  132. 判断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条形统计图、拆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教学要求完全相同。( )
  133. 判断题:与《标准(实验稿)》相比,《标准(2011年版)》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总体上增加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要求。( )
  134. 关于小学数学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方面的教学要求,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135. 判断题:“三角形相似”是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 )
  136. 在第一学段对“测量单位、长度的测量”的教学要求中,以下不正确的是( )
  13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扇形”的教学要求定位为( )。
  138. 判断题: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 )
  139. 平面上的4条直线将平面分割成8个部分,则这四条直线中至多有( )条直线互相平行。
  140. 判断题:某场足球比赛的比分是6:2,可以用比值描述。( )
  141. 除法时,在百位上的6除以2,商是( )
  142. 在四则运算中,括号的作用是( )
  143. 判断题:约分和通分的主要依据是分数基本性质。( )
  144. 在第一学段计算技能评价要求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速度要求( )
  145. 讲解法的特点有:( )
  146. 教学反思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
  147. 分析教材内容的四个特性是:科学性、思想性、智力性、趣味性。 ( )
  148. 小学数学的设计原则有:体现数学知识本质的原则、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原则、体现螺旋式上升的原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原则、注重教学方案可行性原则。 ( )
  149. 教学目标指定的原则有:系统性原则、明确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弹性化原则、可行性原则。 ( )
  150. 构成问题的四个特性是:( )
  151. 小学数学学习的方式有:( )
  152. 影响数学问题解决的因素有:问题的情境因素、学生的个人因素、解题策略的应用。( )
  153. 数学问题的三个显著特征是:障碍性、探究性、可接受性。( )
  154. 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环境有: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 )
  155. 数学问题的解决一般需要精力四个阶段:( )
  156. 小学数学概念的表现形式有:( )
  157. ( )的含义是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158. 核心素养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 )等特征。
  159. 判断题:数学运算技能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
  160. 推理一般包括( )
  161. 判断题: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四个领域中“数与代数”是主线。( )
  162. 判断题:“数学学科”就是“数学科学”。( )
  163.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
  164.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 )过程。
  165. 判断题:“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
  166.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2)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