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单元测试
  1. 在讲“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一节时,教师鼓励同学们以小品的形式表演长颈的长颈鹿和短颈的长颈鹿适应环境的情况,通过学生自身的参与,寓教于乐,学生们明白了“生物适应环境就生存,不适应环境就会被淘汰”这一知识点。这一案例中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 )特点?

  2. A:自主性 B:任务驱动性 C:实践性 D:开放性
    答案:实践性
  3. 下列选项中属于概念图与思维导图共同的特征是( )

  4. A:知识点间有明确的逻辑关系 B:主题从中央向四周放射 C:各分支间有节点 D:概念和命题间交叉连接成空间网络结构图
  5. 下列科学史融入生物学课堂的应用中说法正确的是( )

  6. A:错误的科学发现是没有教育价值的。 B:教学过程中科学史应用的越多,教学效果越好。 C:教材中涉及到的科学史都应该详细讲述。 D:在教学中科学史的选择要循序渐进。
  7. 一节优秀的基于PBL 教学策略的课堂,教师需要完成哪些内容( )

  8. A:指导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学习 B:引导学生通过课内、课外多种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分资料 C:创设具有科学前沿价值的问题情境 D:创设真实、有意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
  9.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案例中教师运用PBL教学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与下列哪些因素是分不开的( )

  10. A:定位好教师的角色 B:教师是主导者 C:引导学生树立主体意识 D:合理规划时间、为学生提供方便
  11. 合作学习的组织原则( )

  12. A:信息交流、由单变多 B:分配角色、分享领导 C:任务分割、结果整合 D: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13. 在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有许多科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经过不断的修正最后总结出了大家公认的流动镶嵌模型。而在教材中仅选择了欧文顿、罗伯特森、桑格和尼克森等几位科学家的史料,这体现了在将科学史融入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


  14. A:循序渐进原则 B:少而精原则 C:价值优先原则
  15. 有位教师在讲《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这节课中“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时,让学生对这个史料进行阅读,然后指出:“拉马克的主要观点“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是错误的,不可取的,是影响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这位老师对科学史的应用方式正确吗,为什么?( )

  16. A:正确的,错误的科学发现是伪科学,使社会的发展滞后。 B:错误的,对科学史上的错误理论应给予理性的评价。 C:错误的,科学史讲解不科学,拉马克的观点是正确的。 D:正确的,错误的科学发现没有教育价值,在课堂上应弱化处理。
  17. 一位老师在讲解“性别由谁决定”时,引用一则消息:英国北部有个女儿村,该村妇女所生的孩子全为女孩,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位教师的情境创设体现了情境创设的哪些特点( )

  18. A:目标性 B:多样性 C:趣味性 D:探索性
  19. 在学习“种子的结构”时,教师先以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在学完种子的结构后,再通过提问,让学生把“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和“果皮”“种皮”、“胚”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从以上案例可看出,该教师情境教学策略实施较为成功,主要是因为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 )

  20. A:设备的有效性 B:教师语言的魅力 C:学生认知水平 D:教师的知识储备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4)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