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犯罪原因的意义在于促进( )。

  2. A:治理犯罪 B:犯罪学学科的发展 C:从深层次上认识犯罪现象 D:犯罪预防 E:犯罪人的改造
    答案:犯罪人的改造###治理犯罪###从深层次上认识犯罪现象###犯罪预防###犯罪学学科的发展
  3. 天生犯罪人论是塞林提出的观点。( )

  4. A:错 B:对
    答案:错
  5. 犯罪现象不是自古就有的,也不永恒存在的,是进入阶级社会出现的。( )

  6. A:错 B:对
    答案:对
  7. 对于“犯罪”的概念,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界定,对犯罪学影响较大的学科是( )。

  8. A:社会学 B:法学 C:心理学 D:经济学 E:生物学
    答案:法学###社会学
  9. 犯罪心理矫治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 )

  10. A:集体灌输 B:改善生活态度   C:培养健全的意识结构 D:消除思想障碍 
    答案:消除思想障碍###培养健全的意识结构###改善生活态度
  11. 犯罪学研究中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有( )

  12. A:文献法 B:访谈法  C:实践法 D:问卷法    E:观察法 
    答案:访谈法###问卷法###文献法###观察法
  13. 犯罪行为运作机制的动作方式具有( )。

  14. A:律动性 B:间断性 C:不规则性 D:连续性 E:向度性
    答案:B:间断性 C:不规则性 D:连续性
  15. 《论犯罪与刑罚》一书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学者边沁。( )

  16. A:错 B:对
    答案:错
  17. 犯罪学以承认犯罪的不可避免为研究的逻辑起点。( )

  18. A:对 B:错
    答案:对
  19. 犯罪数量与经济发展速度成正比关系。( )

  20. A:对 B:错
  21. 根据被害人是否承担责任及其应此享有什么权利,被害人可划分为( )。

  22. A:潜在被害人 B:机会性被害人 C:状态性被害人 D:无责任被害人 E:既然被害人 F:有责任被害人
  23. 古典犯罪学派主张,犯罪是犯罪人自由意志的选择。( )

  24. A:错 B:对
  25. 犯罪现象的不可避免性和某些积极功能构成对犯罪预防必要性的否定。( )

  26. A:错 B:对
  27. 依据行为的性质,可以将犯罪分为( )

  28. A:风俗犯罪 B:暴力犯罪  C:智能犯罪 D:破坏犯罪 E:财产犯罪
  29. 刑罚在适用中应注意( )。

  30. A:刑罚使用的必然性 B:刑罚适用的及时性 C:刑罚适用的教育性 D:刑罚适用的正确性
  31. 成瘾性犯罪行为主要由以下特征( )

  32. A:行为人并没有处心积虑的反侦查手段 B:犯罪人有明确的犯罪动机  C:犯罪行为有连续性 D:犯罪人的动机不合常情常理  
  33. 犯罪预防是治理犯罪的最根本途径。( )

  34. A:错 B:对
  35. 犯罪学研究的出发点的基础是( )。

  36. A:对犯罪原因的研究 B:对犯罪现象的研究 C:对犯罪矫治方法的研究 D:对犯罪对策的研究
  37. 加强对收购生产性废旧金属与信托寄卖行业的管理和控制的预防措施属于犯罪防控系统的( )。

  38. A:第一道防线 B:第四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 D:第二道防线
  39. 根据犯罪预测的范围,把犯罪预测分为( )。

  40. A:个体预测和综合预测 B:宏观预测、微观预测和综合预测 C:长期预测、中观预测和近期预测 D:宏观预测与微观预测
  41. 犯罪心理主要由( )因素构成

  42. A:情感结构  B:认知结构  C:需要结构  D:意志结构  E:人生观结构
  43. 菲利学说的核心是功利主义理论,或称“幸福计算”理论。( )

  44. A:错 B:对
  45. 犯罪学的体系是指有关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的知识与理论,相互联系,环环相扣,共同构成的系统的整体。( )

  46. A:错 B:对
  47. 天生犯罪人论是龙勃罗梭提出的观点。( )

  48. A:对 B:错
  49. 女性较少进行的犯罪类型是( )

  50. A:诈骗 B:抢劫 C:投毒 D:杀人
  51. 根据被害人的自然属性,可以将被害人区分为:( )。

  52. A:少年被害人 B:轻浮型被害人 C:机会型被害人 D:女性被害人
  53. 根据犯罪现象的存在状态,犯罪现象可分为静态犯罪现象与动态犯罪现象。( )

  54. A:对 B:错
  55. 犯罪行为形成的过程一般包括( )

  56. A:犯罪决意   B:犯罪实施  C:犯罪处理 D:犯罪准备  
  57. 下列诸项中,不属于有利于犯罪行为产生条件的是( )。

  58. A:有杀伤力的工具 B:犯罪人的贪欲 C:无监控的车站码头 D:被害人的疏忽大意
  59. 将犯罪预测划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等类型所依据的标准是( )

  60. A:犯罪预测的内容 B:犯罪预测的条件 C:犯罪预测的时间 D:犯罪预测的空间
  61. 下列学者中是古典犯罪学派代表人物的是( )

  62. A:萨瑟兰 B:龙勃罗梭 C:贝卡利亚 D:加罗法洛
  63. 犯罪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 )

  64. A:对 B:错
  65. 在犯罪的四维结构原因是指( )

  66. A:社会生产方式结构 B:私有制 C:社会意识  D:个体心里结构 E:个体人生观
  67. 对可能发案或经常发案的区域和场所,进行预防犯罪的相关设计,制约和限制犯罪发生的预防措施是( )

  68. A:社会预防 B:刑罚预防 C:情境预防 D:被害预防 
  69. 个人对自身、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关系的认知程度及评价被称为( )

  70. A:人生观 B:世界观 C:自我意识 D:规范意识
  71. 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关系不正确的描述是( )。

  72. A:相同的犯罪目的不一定是相同的动机 B:有犯罪动机必有犯罪目的 C:不相同的目的不一定是不同的动机 D:相同的动机不一定是相同的目的
  73. 刑罚对犯罪的预防功能主要通过以下( )三个途径发生作用。

  74. A:具体适用刑罚 B:实际执行刑罚  C:执行缓刑 D:明示刑罚适用的对象 
  75. 在下列因素中,不属于掠夺性犯罪所必备之因素的是( )。

  76. A:适宜的作案目标 B:潜在的犯罪人 C:存在冲突的家庭 D:缺乏有保护能力的人
  77. 在一定时空内犯罪数与人口总数之比是( )

  78. A:犯罪率 B:报案率 C:破案率 D:立案率
  79. 个人对自身、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关系的认知程度及评价被称为( )。

  80. A:人生观 B:世界观 C:自我意识 D:规范意识
  81. 犯罪人的认知结构是犯罪人( )的总称

  82. A:判断能力 B:观察能力    C:分析能力    D:认识能力 E:知识水平  
  83. 在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帮教工作原则的是( )

  84. A:联系实际原则 B:坚持平等原则 C:区别对待原则 D:成本效益原则
  85. 下列不属于犯罪生物学派观点的是( )

  86. A:体型论 B:内分泌论 C:天生犯罪人 D:双生子论
  87. 最早将实证研究方法引入犯罪学研究的是19世纪德国的实证犯罪学派。( )

  88. A:对 B:错
  89. 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关系不正确的描述是( )

  90. A:不相同的目的不一定是不同的动机 B:相同的动机不一定是相同的目的 C:相同的犯罪目的不一定是相同的动机 D:有犯罪动机必有犯罪目的
  91. 犯罪的个体原因是最终推动( )。

  92. A:犯罪行为产生的因素 B:犯罪结构变化的因素 C:犯罪现象产生的因素 D:犯罪类型变化的因素
  93. 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国外犯罪预防理论开始注重犯罪预防的( )

  94. A:操作性 B:抽象性  C:实际效果  D:具体性  E:平行性       
  95. 因主动实施了某种刺激性行为,招致加害人对其实施犯罪行为而受到侵害的人,在犯罪学理论中被称为( )。

  96. A:贪婪型被害人 B:受挫型被害人 C:轻浮型被害 D:挑衅型被害人
  97. 在犯罪防控系统中,第一个层面的防控措施旨在( )。

  98. A:限制犯罪工具和手段 B:预防重新犯罪 C:抑制犯罪动机 D: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
  99. 古典犯罪学派所提出的预防犯罪思想,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 )几点。

  100. A:心理强制论 B:报应刑论  C:法律控制论     D:犯罪控制论 
  101. 下列有关犯罪人的表述中,合理的有( )。

  102. A:犯罪人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 B:犯罪人包括无刑事责任能力,但实施了符合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行为的精神病人 C:犯罪人是犯罪行为的载体 D:犯罪人包括不被刑法规范为实施刑罚的未成年犯罪人 E:犯罪人是犯罪现象构成的核心
  103. 自然犯罪是只违反道德但可以不受到法律制裁的犯罪。( )

  104. A:错 B:对
  105. 研究者通过收集、考察文件,从中取得资料用于研究犯罪现象的方法被称作( )

  106. A:观察法 B:访谈法  C:文献法  D:问卷法 
  107. 突发性犯罪行为是指有预谋实施的犯罪行为。( )

  108. A:错 B:对
  109. 下列行为不是犯罪行为( )。

  110. A:身体遭受暴力强制下的动作 B:睡梦状态中的动作 C: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 D:反射动作
  111. 文化冲突对人的社会化进程不会产生影响。( )

  112. A:对 B:错
  113. 犯罪学上的犯罪概念不包括下列哪种行为( )

  114. A:待犯罪化的行为 B: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的危害行为 C:待非犯罪化的犯罪 D:准犯罪
  115. 将犯罪预测划分为犯罪主体预测、犯罪对象预测、犯罪形式预测、犯罪手段预测、犯罪结构预测、犯罪率预测等类型所依据的标准是( )

  116. A:犯罪预测的空间 B:犯罪预测的内容 C:犯罪预测的时间 D:犯罪预测的条件
  117. 《论犯罪与刑罚》一书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学者边沁。( )

  118. A:错 B:对
  119. 天生犯罪人论是塞林提出的观点。( )

  120. A:对 B:错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1)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