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师范大学
  1. 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有着深刻的影响,例如吃被涂以各种感情色彩( )。

  2. A:吃可以用来指代身份
    B:吃可以表达个人品质
    C:吃可以表达情绪
    D:表达人生境遇

    答案:吃可以用来指代身份###吃可以表达个人品质###表达人生境遇
  3. 饮食文化指的是( )

  4. A: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
    B:食物原料的开发利用
    C: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
    D: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答案: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食物原料的开发利用
  5. 下面哪部著作体现了中国历史上饮食著述与农学、医药学著作的不解之缘( )。

  6. A:《伤寒杂病论》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齐民要术》

    答案:《本草纲目》###《齐民要术》
  7. 伊斯兰教的清洁饮食习惯体现在( )。

  8. A:严禁食用不洁之物
    B:禁止非穆斯林动手打水
    C:食源洁净、加工洁净、运输过程洁净、进餐方式洁净
    D: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

    答案:禁止非穆斯林动手打水###食源洁净、加工洁净、运输过程洁净、进餐方式洁净###严禁食用不洁之物###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
  9. 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是指( )。

  10. A:饮食养生
    B:孔孟食道
    C:本味主张
    D:医食合一

    答案:饮食养生###医食合一###本味主张###孔孟食道
  11. 食生活包括( )。

  12. A:食料、食品获取和流通
    B:社会食生活管理与组织
    C:饮食社会活动与食事礼仪;
    D:食品制作;食品消费

    答案:食料、食品获取和流通###饮食社会活动与食事礼仪;###食品制作;食品消费###社会食生活管理与组织
  13. 下面体现了食志原则的句子有( )。

  14. A:“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
    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C:“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D:“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

    答案:“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15. 下面哪些句子体现了“本味主张”( )。

  16. A:“各有本味,自成一家”
    B:“五味使人口爽”
    C:“一物有一物之味,不可混而同之”
    D:“一碗各成一味”

    答案:“五味使人口爽”###“各有本味,自成一家”###“一碗各成一味”###“一物有一物之味,不可混而同之”
  17. 家风是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 )

  18. A:对 B:错
    答案:对
  19. 助人是中国最早的医德思想。( )

  20. A:对 B:错
  21. 古代延请客人有非常复杂的礼仪,中国人在置办隆重宴会前数天便以及其谦恭热烈的口气向拟邀请人呈送请帖,这种请帖一般是数天前呈上第一道,宴会的当天递上第二帖,约开宴前一个时辰前再送上第三帖。( )

  22. A:错 B:对
  23.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反之,家风不好,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

  24. A:错 B:对
  25. “老规矩”是长辈总结的生活经验,为了表示对长辈的尊重,我们必须遵守。( )

  26. A:错 B:对
  27. 时代发展了,视频通话、微信聊天很方便,家信已经过时了。( )

  28. A:错 B:对
  29. 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表示客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 )

  30. A:对 B:错
  31. 中国饮食文化注重原料的天然味性。所谓“味性”,具有“味”和“性”两重含义,“味”是人的鼻、舌等器官可以感受和判断的食物自然属性,而“性”则是人们可以直接感觉的物料的功能。( )

  32. A:对 B:错
  33. 价值既有其客观的存在形式,又有其主观的反映形式。( )

  34. A:错 B:对
  35. 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是万物的尺度,人类智慧与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所特有的且为人而存在的人类有史以来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人类的世代繁衍承传中一直占据着优先的地位。( )

  36. A:对 B:错
  37.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是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求。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 )

  38. A:错 B:对
  39. 饮食文化就是关于人类在什么条件下吃?吃什么?怎么吃?吃了以后会怎样等等一系列围绕“吃”而延伸出来的学问。( )

  40. A:对 B:错
  41. 食礼的“礼”已经萌芽于祭祀过程之中,但只有当食事的目的不是为了“死人”,而是为了“活人”时,也就是说,只有其目的、性质从天上转移到地上的人群当中时,才可能认识食礼的本来形态。( )

  42. A:错 B:对
  43. 王夫之认为理是宇宙空间的最根本的存在,其运动变化产生了人和万物。( )

  44. A:对 B:错
  45. 家风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与社会风气无关。( )

  46. A:对 B:错
  47. 医学史表明:医学是专门关注人的生命、关爱人的健康的。伦理就成为医学的木质属性之一。( )

  48. A:错 B:对
  49. 陈实功的《外科正宗》被美国1978年出版的《生命伦理百科全书》列为世界古典医药道德文献。( )

  50. A:错 B:对
  51. 文化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

  52. A:错 B:对
  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正是新时代家风的来源。( )

  54. A:错 B:对
  55. 饮食养生和饮食疾疗的涵义是相通的。( )

  56. A:对 B:错
  57. 价值属于关系范畴,从认识论上来说,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效益或效应关系的哲学范畴。价值作为哲学范畴具有最高的普遍性和概括性。( )

  58. A:错 B:对
  59. 自陶器作为原始人类的乘食器进入人类生活直至唐代,中国人一直是以各自的食具进食的分餐制。( )

  60. A:错 B:对
  61.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普遍存在于家风之中。( )

  62. A:错 B:对
  63. 一个词、一句话可以成为家风的载体。( )

  64. A:错 B:对
  65.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 )

  66. A:错 B:对
  67.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应念物力维艰。”属于家训。( )

  68. A:错 B:对
  69. 食志原则可以理解为以等值的劳动(劳心或劳力)成果来换取养生之食的过程。( )

  70. A:对 B:错
  71. 人文精神反应了人们的价值观、人性观。( )

  72. A:对 B:错
  73. 饮食养生和饮食疾疗的不同之处在于饮食疗疾针对已发疾病的医治行为,而衣食养生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去达到健康长寿、永葆青春与活力。( )

  74. A:错 B:对
  75. 扁鹊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神医、是战国时期的医学家、是中医学的开山鼻祖,反对巫术治病。( )

  76. A:对 B:错
  77.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内心道德要求,使人们致力于向内修身养性,而不是向外探索自然。( )

  78. A:对 B:错
  79. 传承家风是大人的事,与我们毫无关系。( )

  80. A:错 B:对
  81. 荀子主要是从仁的方面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升华和拓展。( )

  82. A:对 B:错
  83. 家风是一个家庭一代人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

  84. A:错 B:对
  85.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理论的源头活水。( )

  86. A:错 B:对
  87.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

  88. A:对 B:错
  89. 中国古代医学伦理道德的历史发展分为四个时期: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相对完善时期。( )

  90. A:对 B:错
  91. 教化是通过教育使风俗和人心发生变化。( )

  92. A:对 B:错
  93. 孙思邈是中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 )

  94. A:错 B:对
  95. 界的一切发展即有价值。( )

  96. A:对 B:错
  97. 在我国古代有很多关于孝顺的故事,比较有名的是“二十四孝”。其中,“扇枕温衾”讲的是( )的故事。

  98. A:郭巨
    B:待定
    C:黄庭坚
    D:黄香
  99. 荀子认为通过“_____”来节制欲望,让物质财富和人的欲望两者“相持而长”,互相限制又互相支持( )。

  100. A:礼
    B:智
    C:义
    D:仁
  101. 中国人进食由分餐向合食的转变,大约始于_,至_逐渐普及( )。

  102. A:汉代;唐代
    B:唐代中期以后;宋代
    C:唐代中期以后;元代
    D:唐代中期以后;明代
  103. _____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

  104. A:马融
    B:庄子
    C:董仲舒
    D:孔子
  105. 元代忽思慧是饮食专著在继承我国古代饮食学的经验上,第一次从营养学的角度提出了关于身体健康的重要观点,这部著作是( )。

  106. A:《饮食须知》
    B:《食疗本草》
    C:《饮膳正要》
    D:《食医心鉴》
  107. 王阳明的“理”是指孝. 忠. 信. 仁等道德原则。“心即理”指的是_____( )。

  108. A:人的道德意识存在于道德原则之中
    B:人的道德原则存在于外在事物之中
    C:人的道德意识存在于外在事物之中
    D:人的道德原则存在于道德意识之中
  109. 格物致知论以_____为主体。它的观点有“知先行后”和“知行互发”两个方面( )。

  110. A:实践作用
    B:道德认识
    C:道德实践
    D:实践认识
  111. 孟子生活的时代属于_____,当时七雄争霸。孟子反对为争夺土地. 城池完全不顾民众的生命,他四处游说诸侯,希望实行仁政( )。

  112. A:战国后期
    B:战国中期
    C:春秋后期
    D:春秋前期
  113. 食味归经理论是指某些食物以及五味对人体的脏腑、经络所具有特殊的超常的选择作用,主张患有相应的疾病就要有相应的饮食禁忌,这是-----的饮食文化观念( )。

  114.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115. 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 )。

  116. A:待定
    B:理想追求
    C:灵魂与生命
    D:价值取向
  117. “杏林”指代的是( )。

  118. A:曲艺界
    B:医学界
    C:商界
    D:教育界
  119. 儒家注重“_____”,道家尊崇天道( )。

  120. A:人事
    B:自然
    C:无为
    D:文饰
  121.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夫之认为朱熹主张_____,错误是“_____”;王阳明的“_____”导致“以知为行,则以不行为行”,错误是“_____”。他们的共同错误都是排斥行( )。

  122. A:知行合一,销行以归知;知在先行在后,先知以废行
    B:知在先行在后,先知以废行;知行合一,销行以归知
    C:知在先行在后,销行以归知;知行合一,先知以废行
    D:知行合一,先知以废行;知行合一,销行以归知
  123. _____的政治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最高成就( )。

  124. A:顾炎武
    B:颜元
    C:王夫之
    D:黄宗羲
  125. 信念、理想、规范、标准、关系、倾向、爱好、选择属于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时时、处处起作用,指导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动,评价某一事物就是来源于并反映了抽象的理想价值。这体现了价值本质的( )。

  126. A:待定
    B:抽象说
    C:关系说
    D:本性说
  127. 开创中国医药学先河的是( )。

  128. A:孙思邈
    B:扁鹊
    C:陈实功
    D:张仲景
  129. 韩愈认为_____是先秦道统相传的最后一人( )。

  130. A:子思
    B:曾子
    C:孟子
    D:荀子
  131. 治世或乱世是根据_____来确定。_____才是国家治乱的标志( )。

  132. A:战争的频率,战争是否频繁发生
    B:万民的忧乐,民众的利益是否得到了满足
    C:个人的忧乐,个人的利益是否得到了满足
    D:君主的忧乐,君主的利益是否得到了满足
  133. 中国人普遍实行合食制的重要物质条件是( )。

  134. A:适于聚而合餐的桌椅等坐具的逐渐普及
    B:食物更加丰富
    C:烹饪器具更加完备
    D:进食器具的多样
  135. 王夫之认为理分为两大类:“一则天地万物已然之条理,一则健顺五常,天以命人而人为性之之理。”前者是指_____,后者是指_____( )。

  136. A:自然界事物的内在规律性;社会治安秩序
    B:自然界事物的内在规律性;社会道德人伦法则. 规范
    C:自然界事物的外在规律性;社会治安秩序
    D:自然界事物的外在规律性;社会道德人伦法则. 规范
  137. 日常生活中邻里之间应( )。

  138. A:互不来往
    B:不必考虑邻里关系
    C:互尊互谅
    D:待定
  139. 儒家文化非常强调教化的作用,自始至终渗透了伦理道德观念。所以,汤一介先生认为,儒家学说的核心在于“教人如何做人”的方面,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有德行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这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的哪种?( )。

  140. A:会通精神
    B:自然精神
    C:人文精神
    D:奇偶精神
  141. 塔尔寺的( )被称为“艺术三绝。”

  142. A:雕塑
    B:建筑
    C:酥油花
    D:绘画
  143. 墨家的创立者是鲁国人_____( )。

  144. A:墨翟
    B:邹衍
    C:庄子
    D:韩非
  145. “庖丁解牛”出自我国古代著作( )。

  146. A:《论语》
    B:《庄子》
    C:《孟子》
    D:《春秋》
  147. 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中医理论,在食养上春夏之际宜进食些( )。

  148. A:甘凉之品
    B:燥热之物
    C:甘温之品
    D:寒凉之物
  149. 《老子》一书提出的“道法自然”,是中国传文化中强调要如实认识自然,不要附加人的主观想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 )。

  150. A:人文精神
    B:待定
    C:自然精神
    D:会通精神
  151. 朱子所说的“天理”指的是_____的原则,“人欲”是指人过分的不善的欲念( )。

  152. A:理性或理
    B:恶性或恶
    C:善性或善
    D:感性或感
  153. 伊斯兰教注重饮食清洁的良好习惯源于( )。

  154. A:《古兰经》
    B:《真境花园》
    C:《引支勒》
    D:《圣训》
  155. “民胞物与”出自_____的《西铭》( )。

  156. A:周敦颐
    B:张载
    C:朱熹
    D:王阳明
  157. 价值是一种有用的属性是属于那种认识( )。

  158. A:意义说
    B:抽象说
    C:待定
    D:属性说
  159.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

  160. A: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物质精神、社会精神
    B: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社会精神、奇偶精神
    C:待定
    D:人文精神、自然精神、奇偶精神、会通精神
  161. 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是_____. _____. _____( )。

  162. A: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兄为弟纲
    B: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兄为弟纲
    C: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D: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妇纲
  163. 中国古人认为“性源于味”。从哲学的高度对味的根本,食物原料的自然之味,调味品的相互作用、变化,水火对味的影响等均作了细致的论辩阐发,体现了人们对协调食材味性,保留其本味的追求与认识水平的著作是( )。

  164. A:《随园食单》
    B:《食宪鸿秘》
    C:《饮膳正要》
    D:《吕氏春秋·本味》
  165. 朱熹说“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这里的“气质之性”指的是_____( )。

  166. A:理与气相杂的现实的人性
    B:原本的人性
    C:人心中所含有的理
    D:人与生俱来的个人气质
  167.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知”是指心理上的认知,“行”_____( )。

  168. A:既指人的实际活动,也是内在行为
    B:既不是实际活动,也不是内在行为
    C:仅指人的内在行为
    D:仅指人的实际活动
  169. 主敬与穷理是_____. _____的( )。

  170. A:相互配合. 密不可分
    B:相互斗争. 相互排斥
    C: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
    D: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
  171.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各个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同时也吸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这种不断吸纳并完善的特质,属于那种精神( )。

  172. A:待定
    B:自然精神
    C:会通精神
    D:人文精神
  173. 孔子强调“_____”,并把它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重要标准( )。

  174. A:“先义而后利”
    B:“利在义中”
    C:“见利思义”
    D:“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175. 朱熹认为人有性有情,性是_____;情是_____( )。

  176. A:人表现出来的外在本质;外在本质的内在表现
    B:人未表现出来的内在本质;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
    C:人表现出来的内在本质;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
    D:人未表现出来的外在本质;外在本质的内在表现
  177. ______主张礼治,同时又主张行法,常常礼法并提。他说“隆礼至法,则国有常”( )。

  178. A:墨子
    B:荀子
    C:孟子
    D:孔子
  179. 仁、义、礼、智、( )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五大基本要素。

  180. A:忠
    B:信
    C:廉
    D:待定
  181. 藏族自古以来一直从事游牧为主的(A),因此有着丰富的( )生产经验。

  182. A:畜牧业
    B:手工业
    C:农业
    D:商业
  183. 西汉时----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 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

  184. A:班超
    B:霍去病
    C:待定
    D:张骞

温馨提示支付 ¥5.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1)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