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法治兴則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建设法治中国,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和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是法治的必然要求。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大学生肩负着重要责任。本章作为“基础”课教材“法治观”部分的内容,坚持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法治教育更侧重法治观念的引导和法律意识的培养”的课程建设理念,从宏观上帮助学生建构法律体系,注重法治观念、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尊重法律权威意识的确立,很少涉及具体的法律条文,与“基础”课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即实现道德与法律的有机结合更为契合 .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法律的含义、历史发展;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了解我国宪法的形成和发展,掌握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了解各个法律部门的基本功能和原则,让学生懂得遵循正确的程序实施法律行为,懂得通过法定程序解决法律纠纷。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准确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增强建设法治国家的使命感。牢固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准确把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五个坚持”;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使学生养成心中有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准确把握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内涵,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要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各种矛盾,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教学重点1、法律的舍义、特征和种类。(重点)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重点) 3、宪法的地位、基本原则和制度。(重点、难点4、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和功能。(重点)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重点) 6、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重点、难点) 7、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五个坚持”。(重点、难点)8、法治思维的内涵和基本内容。(重点) 9、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重点) 10、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含义及其关系。(重点) 11、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重点、难点)主要内容、逻辑结构本章从讲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开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规则,整体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自觉培养法治思维,最后落实到行动上,即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从而提升自己的法治素养,积极参与和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形成了“法学原理→法律体系→法治体系→法治道路→法治思维→权利义务”这样一个新的法治观教育内容体系。6.1法律的含义:第一节主要讲述“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本节从法学基本理论入手,主要讲授的是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分析了社会主义法律是如何运行的。本节从法律含义、特征、产生与发展三个方面对“法律”进行了阐释,使学生对“法律”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重点从法的创制、实施、法律借以产生的物质生活条件、法律内容所体现的意志等角度来定义法律,旨在使大学生深刻理解法律的本质含义,奠定进一步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的基础;教材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明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性质总是与其所处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所以法律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类型,顺理成章地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社会主义法律。与法律本身的内涵相比,社会主义法律既有一致性方面也有特殊性方面是法律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具体表现形式。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就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动态过程。
6.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第二节主要讲述“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本节重点解读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了解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总体介绍构成我国法律部门的实体法律体系和程序法律体系。这样的设置既是作为上一节内容的具体展开,也是将宪法这一国家根本大法视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法律内容,更是下一节内容的逻辑架构。
6.3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第三节主要讲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使学生理解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核心要义,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的内容,也是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法治建设现实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了解党的十九大对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表述,有助于大学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构想关于依法治国的相关内容以及党的十九大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部署。
6.4培养法治思维:第五节主要讲述培养社会主义法制思维.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必须养成良好的法治思维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大学生要准确把握法治思维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正确理解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逐步培养法治思维,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在解读法治思维的基本含义与特征区别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围绕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展开,并指出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养成守法思维,积极参与和支持法治中国建设.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是建设法治国的根本保障和前提条件.
6.5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要落实到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上。什么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公民应该如何理解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如何依法行使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以及滥用法律权利和违反法律义务后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大学生应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妥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各种矛盾,也是提高自己法治素养的途径。
[单选题]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党章
章程
宪法

法规
答案:宪法
[单选题]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  )
地理环境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人口
最高统治者的意志[单选题]我国《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如果一个道德品质高的人捡到了手机,他会自觉归还。但是对于道德水平低的人来说,《物权法》形同虚设。这说明(   )
要坚持公正司法,发挥司法断案惩恶扬善功能
要坚持严格执法,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
良好的道德环境有利于法律的实施
要在道德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单选题]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推进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一切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追究。这体现了我国宪法的哪项基本原则?(   )
民主集中制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多选题]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它强调对任何人都一律平等,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法治具有  (     )
层次性
统一性
根本性

决定性[多选题]我国宪法为什么要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把党的领导确立为宪法的首要原则(  )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多选题]尊重法律权威要求我们(   )
服从法律
维护法律
信仰法律
遵守法律[判断题]我国公民的平等权利是指公民在执法上一律平等。(  )

[判断题]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

温馨提示支付 ¥1.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0)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