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单元测试
  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 )。

  2. A:范例法 B:示范法 C:观察法 D:参观法
    答案:范例法
  3. 通过利用良好的班级气氛,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安全感的平等发展的集体,让儿童深入其中,从而培养儿童关爱、互助等良好品质,该教师运用了( )。

  4. A:演示法 B:直观形象法 C:参观法 D:环境体验法
  5. 在有关邻居关系的故事中,某教师让儿童对邻居王阿姨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问:” 王阿姨心里怎么想的?有什么感觉?”该教师运用了移情法中的( )训练技术。


  6. A:情境表演 B:认知提示 C:情绪追忆 D:巩固深化
  7. 教师引导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该教师运用了( )。

  8. A:范例法 B:演示法 C:示范法 D:观察法
  9. 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午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

  10. A:尊重儿童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D:实践性原则
  11. 我国学前教育中特有的一条原则是( )。

  12. A:综合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独立自主原则 D:保教结合原则
  13. 教师这样来解释雨的形成:云彩在天上挤呀挤呀,挤在一起遇到冷空气,就变成雨降落下来了,教师遵循了( )。

  14. 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B:积极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开展性原则
  15. 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是指( )。

  16. A: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B:只有综合教学才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C:分科教学不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D:主题教学不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17. 发展适宜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 )。

  18. A:个体适宜性 B:心理适宜性 C:性格适宜性 D:性别适宜性
  19. 由于幼儿没有学习系统学科知识的任务,所以学习内容没有任何( )。

  20. A:知识性 B:系统性 C:强制性 D:科学性
  21. 幼儿园教学活动是通过幼儿在具体的活动中的( )来学习的过程

  22. A:认知 B:操作 C:感知和体验 D:练习
  23. 某中班一次美术活动”画熊猫”,教师制定的目标之一是:让幼儿掌握画圆和椭圆的技能。这目标属于幼儿园的( )。

  24. A:中期目标 B:近期目标 C:远期目标 D:活动目标
  25. 儿童的发展是通过( )。

  26. A:观看电视频道节目而发展的 B: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 C: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 D: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
  27. 一般来讲,幼儿园教学活动过程经历了从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探索研究→表现和表达→评价的过程,关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认识不正确的选项是( )。

  28. A:设计活动过程时,可以只按活动进行的先后顺序逐条写 B:活动过程包括开始局部、根本局部、结束局部 C:教学活动过程只能以提出问题作为过程的起始局部 D:活动过程的开始局部,不管使用哪种方法,都应注意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
  29. 活动准备可以分为( )。

  30. A:设备准备和人员准备 B: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 C:一般准备和特殊准备 D:室内准备和室外准备
  31. 教师与幼儿沟通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32. A:注意倾听 B:言语专业 C:用点头、抚摸鼓励幼儿 D:注意蹲下去与孩子平等对话
  33. 运用惩罚要做到“三要”( )。

  34. A:惩罚要及时、惩罚要公平、惩罚时间要长 B:惩罚要及时、惩罚要严厉、惩罚时间要长 C:惩罚要及时、惩罚要公平、惩罚时间要短 D:惩罚要及时、惩罚要严厉、惩罚时间要短
  35. 儿童观包括( )共三类儿童观。

  36. A:个人、家族和社会本位儿童观 B:国家、民族和世界本位儿童观 C:家族、国家和个人本位儿童观 D:家族、社会和国际本位儿童观
  37. ( )是组织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38. A:教学内容 B:教学活动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组织形式
  39. 加德纳倡导的幼儿学习观是( )。

  40. A:整体学习 B:从做中学 C:自我建构 D:多元学习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1)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