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测试
1.“教室布置简单大方、教师服饰避免过度装饰,迅速妥善处理偶发事件,以免这些因素让学生分心”,是利用( )的规律进行教学的具体做法。
A:有意注意 B:有意后注意 C:随意注意 D:无意注意
答案:D
2.当人们从光亮的室外,来到黑漆漆的电影院,一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过一会儿就能慢慢看清过道、座椅信息了。这一过程叫做( )。
A:后摄抑制 B:明适应 C:视觉后像 D:暗适应 3.“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是( )的体现。
A:双避冲突 B:趋避冲突 C:多重趋避冲突 D:双趋冲突 4.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以丰富图式量的过程被称为( )。
A:同化 B:平衡 C:顺应 D:发展 5."跳一跳,够得着",是因为学生存在( )。
A:关键期 B:高峰期 C:最近发展区 D:平衡期 6.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2-15岁的儿童处于( )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
A:感知运动 B:具体运算 C:形式运算 D:前运算 7.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认为,教学要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应( )。
A:与学生发展同步 B:走在学生发展的后面 C:不受学生发展的制约 D: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8.( )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
A:性格 B:认知风格 C:气质 D:人格 9.青春期出现在( )。
A:13—18岁 B:10—14岁 C:10—19岁 D:12—15岁 10.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 )
A:对 B:错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49) dxwkba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