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测试
1.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
A:错 B:对
答案:B
2.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顺序是按照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组织课程内容。( )
A:对 B:错 3.直线式的课程内容组织就是按照难易程度,使一门课程的某些概念和基本原理重复出现,逐步扩展。( )
A:对 B:错 4.洛克提出的“绅士教育”。这在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中属于( )
A:普遍性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行为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5.《礼记·学记》中有句话“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体现的课程内容组织原则是 ( )
A:螺旋组织原则
B:垂直组织原则 C:水平组织原则 D:横向组织原则 6.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课程内容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是( )
A:基础性
B:整合性 C:顺序性 D:连续性 7.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是( )
A:活动本位的价值取向
B: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C: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D: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8.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是( )
A:生成性目标 B:表现性目标
C:普遍性目标 D:行为性目标 9.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是( )
A:社会生活的需求 B:学科的发展
C:学习者的需要 D:家长的需求 10.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是( )
A:尊重学生经验 B:注重基础性 C:渗透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D:凸显时代性 1.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 )。
A:瓦根舍因
B:布卢姆
C:巴班斯基 D:帕克赫斯特 2.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 )。
A:个别性 B:整合性 C:超体性
D:逻辑性 3.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是( )。
A:斯金纳 B:古德莱德 C:杜威
D:查特斯 4.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 )。
A:学术中心课程
B:人格中心课程
C:社会问题中心课程 D:儿童活动中心课程 5.把整个班级分成许多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性的共同学习,这种学习形式称为( )。
A:个别学习
B:交叉学习 C:分组学习
D:同步学习 1.组织课程内容时,强调每一后继内容要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地展开,这体现了课程内容组织的( )。
A:连续性
B:整合性
C:顺序性
D:实用性
2.20世纪40年代,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的三大目标,其中“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反映其在课程内容上的取向是倾向于( )。
A: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B:课程内容即教材
C:课程内容即社会要求
D: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3.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一课程管理方式体现了( )。
A:教育适度松绑
B:优化课程管理的参与度
C:满足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D:降低课程决定的集权程度
4.学习经验取向强调的是: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 )
A:对 B:错 5.本土性课程内容对于本国人民、本地区人民来说有“亲切感”、“力量感”, 本土性课程内容是课程内容不断更新的内在动力。( )
A:错 B:对

温馨提示支付 ¥3.00 元后可查看付费内容,请先翻页预览!
点赞(17) dxwkbang
返回
顶部